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81,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伏雨阑风倦暑途,傍檐疏竹暂清虚。
蓝田颇畏赵卿日,裹饭频经乾竺居。
过岭黄云收䆉稏,隔溪烟瞑点舂锄。
山川信美怀吾土,何必临川更羡鱼。

风雨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凄凄风雨卷重茅,幽径荒凉杞菊凋。
媚学仅能延赵子,言诗何遽失参寥。
人情狙诈真难测,愁绪牛毛未易消。
静闭柴门谁与晤,惟堪痛饮读离骚。

括苍泛舟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一溪春水碧潺湲,舟溯奔滩激浪喧。
雨洗陇苗何限绿,日催林杏不胜繁。
峰峦环合疑无路,草木蒙茸忽见村。
自叹经年久为客,静听啼鸟更消魂。

邦求置酒赏梅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短篱深院独开迟,似恐芳心别有期。
细雨班班珠溅泪,苦寒戚戚玉消肌。
数枝屋角争先见,万点墙阴烂漫披。
冷艳清香能几许,虚堂犹得荐瑶卮。

再赋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破腊开花苦恨迟,雪中辜负赏心期。
铅黄犹见涂娇额,獭髓应难补病肌。
泪滴玉容空寂寞,妆成半面已离披。
莫教点缀苍苔地,要对残芳釂屈卮。

赋雪 其一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六花撩乱似飞蓬,落处宁分室与宫。
墨突不黔非减爨,秦乌变白罢盘风。
华颠欺我三千丈,劲气输他十八公。
待得烛龙衔耀至,冰消云卷静归空。

其二
七言律诗
深巷高眠路不通,谁知车骑谒王宫。
威凌布被秋宵雨,色比麻衣曹国风。
乱击雁陂思李将,闲披鹤氅忆王公。
凄凉惟有诗人苦,忍冻孤吟四壁空。

韬霞掩日冷云同,恍惚身游银色宫。
善巧作花轻堕砌,强名解舞漫随风。
四郊普覆沾丰泽,万室平分荷至公。
兴减有时无著相,观空是色色还空。

其二
七言律诗
瑶花飞舞下洪濛,冷落茶烟古佛宫。
剪水装花俱是幻,开帘入隙总因风。
门无行迹知袁令,坐拥重裘属卫公。
遥想净名禅榻上,蒙头端坐万缘空。

再赋 其一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寒威逗晓入帘栊,乱雨天花帝释宫。
皓皓易污休拥彗,纷纷何似祗从风。
能文谁复延枚叟,乘兴真宜访戴公。
老去映书无眼力,夜阑惟喜月当空。
⑴ 《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四作逼

其二
七言律诗
霭霭云衢凝不通,人间化出玉华宫。
汗漫光转方舆地,淅沥声随广莫风。
飞絮比轻知酷似,寒梅妒洁谅非公。
已占三白为嘉瑞,愁杀贫家甔石空。

对雪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朔风千里冻寒云,三白呈祥副所闻。
洒处萧萧仍淅淅,风来霭霭复雰雰。
模糊碧瓦俱同色,挺特疏梅自出群。
忽忆去年诗酒会,邹枚司马尽能文。

舟中值雪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百里清波一苇航,茅檐灯火照渔梁。
寒吹褐袂风头急,夜洒篷窗雪片飏。
乘兴去寻戴安道,异书思见蔡中郎。
胸怀礧碨须倾倒,樽酒相看气味长。

酬德邵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三年绝域寄孤身,齧雪吞旃踵昔人。
琴奏南音惟念楚,鸡鸣中夜忽离秦。
重来泽国寻渔父,免向沙场逐雁臣。
好在五湖波浪阔,解缨濯尽塞垣尘。

珥笔风声播上流,旧闻道院颇优游。
好将省闼弥纶手,聊寄朝廷共理忧。
阖境钩锄知少盗,他时襦裤会腾讴。
自惭为郡无佳政,且作卢敖汗漫游。

凛然气节压冰霜,经岁朝绅惹御香。
吾道难行惊俗眼,斯文将堕振颓纲。
他年致主千秋鉴,此日荣亲太守章。
父子相仍居两省,莱衣归奉冻醪觞。

奉和元叔锡服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荣路回翔莫叹迟,郊居连岁捧泥芝。
虎符已被新章绶,茜绂犹循旧品仪。
应佩宝瓶三日宠,却同显祖四明时。
一门丰泽知难报,就日倾心比露葵。

① 按:《宋诗拾遗》卷一四在首句后尚有四句,作律诗;明《山堂肆考》卷一七三亦引律诗前四句。
新种修篁翠叶稠,凛然清节坐惊秋。
官曹咸类崔斯立,风味仍同王子猷。
暂却鹭鹓仍退食(以上四句原缺,据《宋诗拾遗》补),鸾凰此日小迟留。
吟哦自是公家事,我亦身閒愧食浮。
⑴ 《宋诗拾遗》作他时鸾凤
⑵ 《宋诗拾遗》作名

福廷村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云海茫茫天一涯,田园芜没竟何归。
福廷自可求灵药,夜月虚传掩少微。
莫讶长须寻不得,只缘双鲤别来稀。
三间茅屋何时办,白发相看傍钓矶(《永乐大典》卷三五八一)

中兴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中兴功业竟如何,决胜终疑算未多。
使者出疆思陆贾,君王当馈忆廉颇。
深思社稷堪流涕,闻说风尘合枕戈。
自叹书生无远略,五湖烟浪整渔蓑(以上同上书卷七九六一)


共181,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