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5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古风(续上)
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
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
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
浅儒急名誉,夸人矜智谋。
语默偕蟪蛄,生死等蜉蝣。
不如知足者,澹然乐忘忧。
袖手阅万变,默坐观九州。
众舍吾独存,同波终异流。
君看至足处,无得亦无修。
万物固皆备,反照靡不周。
昧者彊务外,巧伪日向偷。
昔饥止愿饱,既饱思膳羞。
昔寒止愿温,既温思狐裘。
非徒漫自苦,动辄成赘疣。
相圃有足亭,可见好善优。
公孙皆秉哲,克念践先猷。
欲种岂弟德,求异恩泽侯。
秀岭耸苍玦,寒溪摇翠钩。
云传邓林雨,月送沧浪秋。
晓暝竹烟暗,午薰花气浮。
凉飔泛南荣,返照过东畴。
所遇皆可乐,觞咏友浮丘。
岂必朝玄圃,弭节夕瀛洲。
永怀树亭意,足焉此优游。

① 此水自山石中来,水石相激于暗窦,琮琤有声如琴,故曰鸣琴。今为道士深池,遂塞其窦,水满则不复鸣矣。吁,可笑也
昔闻流水操,想见流水音。
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
可笑山中人,强作碧沼深。
暗流不复鸣,遗声杳莫寻。
近闻石钟山,苏辨正古今。
郦元与李渤,地下当噤喑。
惜乎不闻此,使我徒登临。
道人笑谓余,胡不求琴心。
何劳弦上声,况此非徽金。

缪承名卿后,煜煜赞皇裔。
闵途遘伶俜,勉力济颠坠。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
胸中经纶策,偃蹇未获试。
衰残蚤二毛,坎轲穷五技。
探珠极溟海,耻逢骊龙睡。
辛勤禹门浪,千仞复中踬。
吾道有用舍,无乃天所否。
岩廊与沟壑,荣悴同一戏。
俱非本来物,吾无穷途泪。
季父勉问学,弓冶付吾弟。
营营米盐虑,役役裘葛计。
虽服贫贱劳,无损刚大气。
慎乃百胜术,早拔万夫萃。
老去重别离,悲歌感棠棣。

明缗钓香饵,彼取亦已微。
金丸往抵黾,我用一何卑。
余生宇宙间,动辄多愿违。
天王十二闲,玉勒黄金鞿。
奈何骥与騄,不使备六蜚。
盐车初未脱,伯乐第兴悲。
宁甘生刍饿,不为场藿嘶。
京都足风埃,士气随亦淄。
君于万夫间,独若三秀芝。
浩气久已定,得丧亮难移。
对之忘忿戾,澹然移安夷。
论交有斯人,是用久敬之。
吾生三十年,二十九年非。
末路各相望,奋庸会有时。
贵如未可求,守余北山薇。

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
章圣旌隐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笺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于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天地怒气散,凯风若颠喜。
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
北风何其凉,雨雪雱不止。
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
六月如蒸炊,执扇犹秉燬。
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
老农悲不穫,飞鸟喜自恣。
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

啄木鸟 北宋 · 李廌
小虫蠹坚木,自意吻颊刚。
蟠身宅幽窦,心期千岁藏。
尔非虎而翼,何乃巧取将。
剥啄绕树腹,卷舌利钩芒。
一身祸众命,曾未厌饥吭。
流怨入胡琴,美人借馀商。
鹈鴂相唯(宜秋本作唱)和,次第歇芬芳。
吾生独何事,有喙三尺长。
富岁常苦饥,不能餍糟糠。
宁饥忍效汝,岂复思随阳。

紫荷媚曲塘,青秧舞平畦。
晨光泫晞露,众木含华滋。
咸惊物外慕,归休及良时。
⑴ 《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三作警勿

封禅碑 北宋 · 李廌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
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
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
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
昭明众才子,文囿俾蒐选。
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
尚应愧河间,笔削非大典(以上《济南集》卷二)

汝阳使君如孙武,文章绝人喜军旅。
要知谈笑能治兵,戏教红妆乐营女。
白氎新袍锦臂鞲,条脱挂弓腰白羽。
䌽错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陈部伍。
须臾观者如堵墙,彷佛如临矍相圃。
一人中的万人呼,丝管呶嘈间钲鼓。
臂弓上为使君寿,遍及四筵乐具举。
使君一笑万众喜,堂上酒行堂下舞。
锦段银荷翠玉钿,意气扬扬皆自许。
傥令被甲执蛇矛,恐可横行擒赞普。
大胜吴宫申令严,两队宫娃啼且怖。
阖闾台上呼罢休,将军虽贤亦觕卤。
岂知使君不忘战,聊以戎容娱樽俎。
夕阳卷旗去翩翩,使君要客登画船。
美人不暇别妆洗,战士结束围华筵。
皆疑征南汉将帅,楼船下濑方凯还。
军中不应有女子,偏裨校尉何其儇。
使君湖光照楼观,一碧不辨水与天。
渐看暝色著疏柳,已见白蘋浮暮烟。
银汉斜横北斗淡,明月碧玉疏星联。
舟人罢唱时弄笛,艇子趁鱼行扣舷。
隔浦荧荧见渔火,意中竹篱青旆悬。
虽无荻花与枫叶,全似送客湓江壖。
亟令周娘作新曲,周娘琵琶京洛传。
不惜千呼与万唤,便时转轴仍拨弦。
冯夷阳侯或静听,穹龟大鱼或后先。
且言白傅时落寞,草草会遇仍嫣然。
使君闻名满台阁,虎符熊轼聊周旋。
风流乐事虽可记,皆过孙白二子前。
会看和戎竟先列,铁骑百万临三边。
报功女乐赐二八,粉白黛绿皆婵娟。
青云乞身归旧里,汾城故地依林泉。
琵琶亭中望汝海,无忘饮中今八仙。

山人跨鱼天上来,识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
蚩蚩众目如瞽矇,白马羽雪皆皑皑。
古有仁贤不愚者,举足疐路心徘徊。
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萧洒天与才。
谗言屡改耻自雪,政事报成羞援媒。
临川先生久知己,十年执政居公台。
横飞后生尽豪俊,往往拔越自草莱。
洪炉造化岂一端,如何不与珽填坯。
盛朝能诗可屈指,少师仆射苏与梅。
少师新为地下客,苏梅骨化成尘灰。
金陵仆射今已老,班班丝雪侵颐腮。
当今儒生迂此道,如使杞柳为棬杯。
好古爱诗惟有君,独使笔力惊风雷。
清音绕齿嚼鸣玉,烂光满纸如琼瑰。
古原夜烧光夺月,立使万物有灰煤。
清泉漱石白凿凿,湍落急濑成渊洄。
才雄句险骇人胆,九月秋水滟滪堆。
有时清贞叩玄关,至诚直可歆郊禖。
公才颖栗公望异,牢落下位命何乖。
岂无白虹夜贯斗,犹使宝剑丰城埋。
几年令尉困下国,板简青衫趋郡阶。
犹将富贵委脱毂,苟不知命安为怀。
竹溪逸人杜陵翁,当年得意称壮哉。
直言时病傲宫禁,谓可立致青云阶。
公行孰避蹲草虎,由径不畏当路豺。
输忠献策恃才藻,宰辅切齿全班排。
遂离黼座谪千里,翻疑方直为祸胎。
杳如蹑云上幽顶,文石嵲屼悬虚崖。
下视黑潭鳄鱼窟,山雨润泽浮苍苔。
临危惴惴惧石陨,况更步滑粘青鞋。
上愬逢怒下见诮,愠望宁与群小偕。
秋江接天夜如练,桂宫隐见琼瑶台。
泛舟夜披紫绮裘,兴发鼓枻倾金罍。
岸人疑是王子猷,美女揶揄言谑谐。
沧浪水深波浪阔,醉谓止可探一柴。
徜徉濯缨傲巨浸,掬月不得翻委骸。
上皇虽悼屈平善,千载乃得为朋侪。
秋霜何草不玄黄,蜀山戌削青崔嵬。
马如蹇驴不惯远,陟险色变成豗隤。
阁道繁霜晓成澌,古壑暴雨飞阴霾。
散关野哭夜悲怨,倏见鬼燐明岩隈。
长蛇食象留齿骨,猛虎噬人馀钏钗。
故人招庇岂惮远,军谋宥密惟参陪。
春雨霢霂兴槁苗,膏润不及枯根荄。
正风寝熄雅颂废,吾言来自单于垓。
古今厩马讵为匹,骅骝骃骆驽与騋。
力良调俊惟骐骥,李杜故得其梧魁。
前辈攀辕让驰道,下石夹毂谦争推。
二公当年走声价,日月左运天旋回。
方今明时废声律,将使湮沦如烬煨。
非君鼓吹力主持,是道不世将倾颓。
关西鄙夫怀此愤,白石空炼如女娲。
命违时否口常钝,如挂风铎环堵斋。
安得献言彤庭下,出入金马如皋枚。
秉钧庙堂司惨舒,建旌立节如张裴(自注:九龄、说,休、度。)
古云能诗多坎轲,苟或信矣良可哀。
傥使文章敌天下,再使神禹驱秦淮。

柳眼脱壳花将飞,麦梢弄黄青穗肥。
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误落沾人衣。
树外浮阳湖水渌,漠漠不动含晴晖。
沙暖浴凫遗翠羽,岸深老蚌吐明玑。

黄河 北宋 · 李廌
昔我初为入秦客,残雪埋关闭长陌。
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澌流剑戟。
西风细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
归时细雨正溟濛,冷落关河已秋色。
惊沙惨惨塞云黄,远树昏昏秋水白。
济川壮志愈衰迟,日送烟波问河伯。

流浪沧浪二十年,三江五湖一钓船。
江神海若谙忠信,此身常在蛟龙渊。
欲渡黄河滨,小儿语相玩。
鲸鲵嗜人正饕餮,忠信难凭彼方悍。
我尝夜泛子胥湾,钱塘大浪如银山。
崇明海门水如墨,况此相望一苇间。
为吾鼓桨为君歌,气凌河伯惊鼋鼍。
醉披紫绮傲风波,济川迟暮奈天何。

上林道 北宋 · 李廌
忆昔驱车度函谷,解鞍访古骊山麓。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琴台 北宋 · 李廌
广陵散成不忍传,渊明援琴葛为弦。
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或闻一曲山月前,轻飏如坐春水船。
逆随河源上青天,口胶不语生醴泉。
鼓舞和气如陶埏,至乐默默坐忘年。

少华山 北宋 · 李廌
少华连延翠烟永,细路缘云上高顶。
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荆郢。
昔年蛟龙忽变化,怒蹙山巅压州境。
山灵吐怪助豪彊,地轴狂推如转梗。
盘龙七社万户馀,卵覆巢倾伸臂猛。
近来又说神羊岭,六里横开罅如井。
居民惴惴已忧疑,惟恐蛟龙怒还逞。
勿令岸谷复颠移,鼓铸神功烦禹鼎。

回心岭 北宋 · 李廌
万仞嵩峰接天远,妖武登封艰步辇。
初登峻岭已回心,何事艰难能黾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见王阳临蜀坂。
老子山林兴不浅,兴尽中涂犹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
世上风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劝。

我思佳人在何许,太行之阳济川上。
结茆赋诗临清流,我情摇摇日西向。
盘谷秋来阴复晴,谷口与谁来耦耕。
卖刀买犊便能尔,功名付之勃与平。
嗟余追逐老闾里,吟诗作赋不直水。
韦编铅椠幸忘忧,甘与牛衣同卧起。
相从当及壮年时,莫年多感定多悲。
此身安归送归客,岂堪登临行路岐。
万事纷纷战蛮触,不须白眼憎时俗。
但愿如公无荣亦无辱,临流赋诗老亦足。


共45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