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89,分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七言律诗
星轺一路隔年馀,传舍留灯枉驷车。
谈笑宛如倾盖久,襟期先得识荆初。
桑麻绕境门无牒,松桂开衙案有书。
怊怅声光从此远,塞云飞尽雁归疏。

三峰亭峙雁行开,飞阁高临第二台。
宛在水中如有待(诗宛在水中坻),无根山脚自何来(列子。海中五山之根。无所连者。)
春归不逐桃花去,雨后偏看翠霭堆。
到此天工逞巧手,瀛洲方丈又蓬莱
⑴ 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经营几日返茅茨,风雨攸除故少迟。
天下已无如意事,人间何恨不吾知。
清蝉在树秋声近,晚棹乘潮月色宜。
独卧静听沙际语,渔翁生理最于斯。

晚计江湖矢不迁,木缨蓑笠送残年。
天光绿水溶溶画,渔火黄昏点点船。
久息机心门欲掩,夬开佛眼界无边
丁宁惠好前宵约,未了东冈数亩田。
⑴ 佛家语无边刹海。不隔毫端。果熟因固。自然发现。

薄入城闉信宿迟,小檐残暑惹归思。
时将七夕星流火(诗七月流火),夜到三更月上枝。
言论各从吾所好,心期何必旧相知。
明朝踏向玄江路,老柳西风拂面吹。
⑴ 左传一宿为舍。再舍为信。过信为次。

三宿自今唤是秋,犹然暑气欲金流。
蝉声远近皆清韵,雨意东南更旅愁。
未狎白鸥离水渚(列子海上之人狎鸥),独留清月在江楼。
频年惯踏西关路,对面青峰小店头。

青罗带水剑铓峰,茅屋松篱一壑封(苏诗。竹篱茅屋趁溪斜。)
行远两州留使客,地中三路号要冲。
农歌已占祁祁祝,风俗犹多贸贸容。
朝店忽成亲戚会,小杯馀醉至今浓。
⑴ 韩诗。江作青罗带。柳诗。海上群山似剑铓。
⑵ 剑水在瑞兴凤山两州之间。置一长亭以待使客。

偶和圃岩韵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冰江初合夜来风,寒月徘徊镜面中。
直是人情随处变,已多清韵扫尘空。
农家峙积秋光敛,渔户生涯雪路通。
百事由来为口腹,漫飞独有数群鸿。

塞月初圆朔气收,辽阳城下路悠悠。
苍茫野色三千界,灭没人烟一点州。
极目但知天上际,停骖遥听水东流。
多君不负平生志,数十年来始壮游。

其三
七言律诗
天子旌旗出沈阳,行人玉帛自东方。
秋风故国楼台白,八月关河黍粟黄。
文话须凭于学士(于公敏中。时为内阁学士。),旧知元有李铨郎(李公调元。时为吏部员外郎。)
男儿快事无如此,四海应传锦绣章。

吾爱吾庐岸大江,中宵虚白掩书窗。
话际凡俗琴三叠,几净缁尘烛一双。
赑屃影流临渚月,咿哑声在钓鱼艭。
邻童早贩蔓菁去,唱罢晨鸡又吠厖。
⑴ 虚室生白。出庄子。

志感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忘言忘世又忘年,强学西方入定禅。
心似冷灰嘘不起,形如槁木动无缘。
何曾少被穷经力,犹且欣看悟道篇。
商略平生成底事,苍茫佛海剧风烟。

一霈今朝万象圆,上林滴翠剧风烟。
久悬民望方如渴,终格宸诚验有天。
菡萏香清凉枕簟,杨沟流泛没庭砖。
承明故事欣相睹,喜雨诗筒唱四仙
⑴ 长安御沟。名曰杨沟。出长安志,汉书。严助为会稽太守。帝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张晏曰。汉承明庐在石渠门外。
⑵ 唐近臣有喜雨诗唱和。见白香山集。中堂后有四仙阁。以两翰林两注书。谓之四仙也。

朝朝呵引赴宸清(呵引即翰注前引之朝章。),小吏传呼礼数成。
右位风棱堪戏剧,太平记注但阴晴。
遥檐不断霏微色,近树犹闻淅沥声。
寄语诸君须勉勉,文明至象瑞躔生。

疏雨滴梧桐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凉气先秋满碧桐,淡云轻霭细濛濛。
玄蝉抱叶添新响,彩凤移栖舞晚风
可但笼阴宜月色,好看滴翠洗尘丛。
知时润物皆天意,繁衍孙枝永不穷。
⑴ 庄子。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注鹓雏凤雏也。练实竹实也。

旋随新叶起新知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往过来续总精神,培得灵苗日日新
半亩繁阴方自爱,八𤗉初影更堪亲(半亩八窗。皆用儒家论置。)
虚中静看存心妙,洒墨还胜种纸人
庭草床梅皆玩物(庭草周子事。床梅邵子事。),一般生意占氤氲
⑴ 苏东坡梧桐诗。下有孙枝欲出林。注凡木皆本实而末虚。惟桐反是。琴用孙枝为贵。
⑵ 张子诗。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唐僧怀素。贫无纸。常种芭蕉。以供挥洒。
⑶ 熊禾解张子诗义曰。新心养新德。存德性之工也。新叶起新知。道问学之工也。

万年枝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绛霞初拂上林枝,池翠篱黄竞妒奇。
庆节于今添是月,秋容从古报如期。
根蟠玉陛疑裁锦,叶缀铜罳若染脂
肇锡万年符瑞志(沈约作宋书。创之符瑞一志。),词臣华祝又新诗。
⑴ 两朝庆节。俱在九秋。而春宫诞辰。又添是月。
⑵ 古人诗。一林蜀锦横秋色。万叶胭脂染夜霜。

琅玕千尺种蓝田,孚尹潜通锦瑟边。
美质温温初润石,朝晖灿灿更生烟。
但将律吕调和气,非是玫瑰饰雅弦。
晓蝶春鹃无限意,终条玉振乐之全。

橘老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藐姑冰雪隔先天,橘谱年来异事传。
一瓣清香归道士,四邻珍叶待神仙。
终令齐野荒唐说,谩托巴园吊诡篇。
凝酒玉尘还有否,十洲外史太荒颠。
⑴ 藐姑冰雪。见庄子。

警枕 清 · 徐滢修
七言律诗
焚膏兀兀自穷年,底事先生一枕圆。
最妙圣功存夜气,不须苦剂搅酣眠
起看河曲寒星烂,惊听床头晓漏传。
已到七分犹慥慥,晚来相业赖遗篇。
⑴ 韩文。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⑵ 唐柳公绰。粉苦蔘黄连熊胆。和为丸。赐诸子。每永夜习学。含之以资勤苦。
⑶ 先儒以温公为七分人。


共89,分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