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7,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七言律诗(续上)
彻地寒威暖尚遥,岂同春日落还消。
醉翁不道盐并絮,阿母难专池是瑶。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
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

其二
七言律诗
腊祀祁年瑞雪飘,共知帝力最难消。
无边世界银为阙,不动根荄草变瑶。
人悦自然天意得,时和岂待乐声调。
月娥似更怜鲜洁,清影亭亭彻永宵。

龙山西转浙江横,宝势岧峣切太清。
照海晓光来阙角,穿花宫漏带潮声。
风生剑佩班初上,雾歇旌旗色更明。
共说中兴似光武,南都赋合继东京。

由来天意眷明昌,偏向神宫发喜祥。
和气潜蒸方蔓蔓,灵华托柱益煌煌。
披图正与端宸合,纪美还增原庙光。
汉室但闲生禁宇,作歌空复咏斋房。

其二
七言律诗
圣孝神明已默通,皇猷德业更兼隆。
昌期适契千龄会,上瑞宜生九庙中。
异彩光凝何煜爚,灵葩色正自昭融。
天将福庆资宗佑,方至如川岂有穷。

花影频移夜向阑,重檐突兀倚云端。
木天西畔银河响,陆海中间贝阙寒。
风软严更传玉漏,月和清露滴金盘。
不嫌上界多官府,请便乘风驾紫鸾。

其二
七言律诗
玉宇沉沉易觉秋,暮云开尽夜悠悠。
天风斜转苍龙阙,宫月遥连紫桂楼。
宝画深严神物护,仙山缥缈瑞烟浮。
惭无逸藻陪诸彦,归兴惟思理钓舟。

词格森严气不寒,华星灼灼出云间。
中兴喜见天方启,高议期追汉已还。
正值朝家求切直,岂容奇逸恋云山。
愿公淬笔参晁董,大对亲瞻睟穆颜。

中兴修政似周宣,共理聊烦命世贤。
凋瘵气苏真肉骨,豪强胆落怯冰渊。
远猷岂合淹千里,温诏俄颁自九天。
解释邦人去思恨,为言行复入陶甄。

其二
七言律诗
晴虹词彩冠群才,淡墨名高北斗魁。
史笔继闻登左省,庙谟今复赞中台。
方传召命驰三节,顿使清风动九垓。
想见君王偏注意,凤池虚位待公来。

次韵送卢汝舟 宋 · 刘才邵
七言律诗
秋鸿社燕若为情,歧路东西亦可惊。
入夜朔风摇画角,满空星斗罩高城。
吴江浪阔兼天涌,楚塞山长尽日横。
记取别筵看剑处,怕听庭树晓鸡声。

送江虞仲 宋 · 刘才邵
七言律诗
烜赫家声四海闻,材猷超绝出凡伦。
清规映物无尘隔,实德临民蒙惠均。
器远自应当要路,政成还合觐严宸。
禁途虚位须贤俊,伫庆登崇宠渥新。

生世才如石火光,应怜不早见卢郎。
碧蟾自合来栖月,黄耳何缘得上床。
但使知音同卓氏,何妨服猛似梁鸯。
观音妙相谁能测,暂化身为无厌王
⑴ 自注:《华严》十行中菩萨,欲治世间多不善行,故示威严,自化其身作无厌足王,使见者恐怖,惧而不犯。信臣云:济夫目孺人为观音。而浚明末句有“从前谑浪今收拾,尽听人呼张大王”之语,此必有所闻也,但取梁鸯服猛、菩萨化身之事以释之。

其二
七言律诗
庾妇休誇意智强,却因诈魇唤江郎。
自从呼婢曾开口,不复连宵只对床。
春晚燕狂捎蛱蝶,汀闲沙暖睡鸳鸯。
凤栖已协和鸣兆,谁记东家人姓王
⑴ 自注:古诗悔不嫁与东家王,谓王昌也。信臣有三宵别床之句,闻今已不然,故此篇为一洗之。

国朝制策得群贤,隆栋才高异众椽。
温诏久颁崇旧典,英辞初喜见新编。
伫登文陛三层峻,还寄家声万古传(自注:修撰公奏议,世多传。)
圣主忧民收远策,欲令枕奠得安眠。

其二
七言律诗
麟阁岧峣倚碧天,道山宿直烛如椽。
谁怜老眼今多病,喜读危词屡绝编。
一鹗奋飞方远举,双鱼缄素肯轻传。
益思张胆论时事,未敢昏昏只醉眠。

次韵王民瞻 宋 · 刘才邵
七言律诗
野外萧条供给稀,愧烦车马顾柴扉。
正怜习懒成痴钝,欲使乘时试奋飞。
高义杉松度冰雪,好诗星斗转璿玑。
如公亦岂宜深隐,早晚光芒动少微。


共37,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