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67,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六经圣人心,言以寓微意。
著示万世教,大略归简易。
先儒事研覃,传注发奥秘。
其间岂无失,十数才一二。
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
学者不务此,纷纷竞非是。
所得方一毫,已谓尽千里。
譬如就寸管,窥觇九清位。
又如持小蠡,测度巨浸水。
近年经术兴,众说尤鼎沸。
或沿老佛解,或取鬼神议。
或以对偶求,或用点画治。
往往勤万言,区区释数字。
茫昧超洪荒,高阔等天地。
幽欲根死生,明欲混愚智。
五常孰为常,百氏孰为氏。
古今名家学,一旦尽委弃。
老生分退缩,钳口深有畏。
晚辈互驰骋,锐力不少避。
兹事系风化,贤者慎措置。
吾乡句夫子,天禀最纯粹。
事亲存至行,执卷考精理。
平生耽道腴,大嚼得鼎味。
使之典胄席,琢玉成贵器。
不尔坐泮宫,好音变恶类。
头白颜已苍,犹从一麾寄。
普慈实名郡,良俗先礼义。
斯文久磨淬,浮笔耻诵记。
有心欲闻韶,作乐虑惉懘。
有道欲适远,驱车患轩轾。
兹焉遇儒师,于学有统帅。
公若舜权举,明若轩鉴视。
珍若太羹饱,快若醇酎醉。
诗书文翁治,教育孟轲志。
虽则憩甘棠,清风似槐市。

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
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
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
君常露华采,流品推第一。
西南有豪俊,自此贵名出。
天池可直上,中减扶摇力。
不免逐鹪鹩,抢榆暂栖息。
北窗换五斗,轻重固不敌。
况当念赤子,安忍负愧色。
归来林下泉,屡把尘衣涤。
南溟徒尔慕,腐鼠莫我吓。
清樽及黄卷,两与圣贤觌。
伊予最不肖,厚幸蒙贲饰。
归田尚无计,苟禄惟自责。
因循得瘖病,放荡成笑疾。
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

西风起高原,万象动秋色。
渺瀰洁寒流,惨淡升杲日。
嗈嗈云端雁,所响知自择。
岂独顺寒暑,行将避矰弋。
萧萧林间叶,早暮见疏密。
危梢怯摇撼,懔若遇彊敌。
骚人与志士,趋向在幽寂。
悲歌节物变,浩叹岁月失。
远忧积不解,难以斗酒涤。
中夜抚鸣琴,馀声写沈郁。
窃尝穷天运,舒惨固其职。
胡为世网中,情熊异休戚。
达观殊不尔,旷怀居自适。
伟欤当世贤,明爽照今昔。
孤高松柏操,肯与霜雪易。
磊落鹰隼拳,何惮狐兔击。
天涯共一笑,肝胆露纤悉。
相从恨不早,此别重嗟惜。
夷途快览望,还驭忘涉历。
悲哉宋玉赋,安可赠行客。
⑴ 原作集,据文津阁本改

明月有深意,辉光满层台。
佳景岂易得,对此持酒杯。
坐久转清旷,雄风为时来。
夜阑兴未倦,归步犹徘徊。

湘中佳山水,使指重他部。
高贤驻行节,儒雅饰治具。
虽云入郡广,曾不假多虑。
一扇清微风,融和及生聚。
川原发阳和,草木均雨露。
疏网悉举纲,和声已载路。
时登华远亭,每与胜景遇。
秀岩及南峻,碧江争北注。
回环如户庭,彷佛若绘素。
弥望快遐目,纵吟尽幽趣。
雍容接诸生,谦屈存异顾。
饮食出诚眷,上下捐礼数。
贱子惭不肖,万里困飘寓。
屡尝造宾除,幸此听谈绪。
斐然无所裁,安可继大句。

送蒋熙州(1092年) 北宋 · 吕陶
昔登蒋公门,忽忽五十载。
于今见犹子,省记似前代。
庆源得馀波,家范禀性诲。
笔下吐雄文,滔滔涌江海。
胸中抱英气,落落等嵩岱。
十尝试一二,卓荦已称最。
还朝才几时,何时又补外。
河湟复古地,形势壮且大。
册府图籍存,充国城垒在。
临洮建都府,节制中机会。
守之扼喉吭,动则攻腹背。
西羌辄犯顺,种落异向背。
呼嗟秦雍间,氛祲恐未艾。
连年困飞挽,何日贮仓廥。
一病费调养,已甚其可再。
绥怀与剪荡,黑白灿利害。
吾君鉴勤远,静制六合内。
仁如天地心,万类悉容贷。
不矜灵旗伐,未奏短箫凯。
一旦春风来,生意入穷塞。
载瞻将军钺,犹识使者旆。
治边信有术,岂徒威克爱
⑴ 自注:庆历中,蒋公希鲁侍郎守成都,某蒙赖数载,今五十年矣。观熙州之为人,彊裕清敏,盖得其家法云。

送张子公(1069年) 北宋 · 吕陶
康定用兵日,府谷尤孤危。
属当治安久,多事尽废隳。
三面枕贼境,平易如通逵。
重城辄议葺,浮论多背驰。
贤哉光禄公,定虑先本基。
百堵大兴作,据险成藩篱。
城完贼已至,善守莫敢窥。
泉源众所汲,公为亲解围。
兵势弱不振,公能屡张威。
贼退城可处,生聚始有归。
于今三十年,功勋书鼎彝。
边人每记忆,言者感涕挥。
近日羽书至,讨伐加羌夷。
庙算出帷幄,王师整熊罴。
壮夫思报国,志士窃忧时。
寒日朝惨淡,凄风夜号悲。
昔人何卓荦,往事可追维。
夫君实贤嗣,仕宦图奋飞。
家声贵不坠,儒学当有为。
归欤自磨砺,门阀增光辉。

朝家设贤科,留意在豪彦。
三道询天人,万言极贯变。
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
昧者鲜知此,荣禄生贪羡。
讨论遗本原,文采事藻绚。
假之为捷涂,得以步华选。
亦有附群邪,藉以肆绮辩。
心迹既自异,事业安可见。
遂令权贵人,待物少明辨。
概为天下材,皆同秦士贱。
夫君非好名,力学久忘倦。
天资固彊直,道业益丰羡。
纯如后夔音,发若老羿箭。
深有启沃诚,恬无宠荣恋。
时事方艰虞,乾心屡告谴。
远忧何时已,长策殊未献。
期君为国医,起疾须瞑眩。

送杜翁东行(1078年) 北宋 · 吕陶
我为怀安官,君作什邡令。
封疆苦不远,音驿稍频并。
乘閒强吟诗,寄去同赋咏。
其言类谐谑,间或有讥病。
蒙君屡酬答,往问复来聘。
长谣颇壮赡,短语亦清劲。
大率如为人,圭璋有馀莹。
得之每急读,醉魄时暂醒。
方从文字乐,忽尔报成政。
秋风飘行色,万里去意迥。
知君最留滞,文价早驰骋。
策名二十载,位未立朝廷。
一官奚足论,百态委前定。
自古有通塞,谁与造物争。
任此不系舟,所至遂游泳。
西山白云起,回首念温凊。
恭闻陛前语,归拜堂上庆。
仆驭倦游否,尘中多捷径。

前山翠光凝,后圃秾秀合。
惜此众景会,聊以一亭纳。
地势得高爽,人情远嚣杂。
纵怀百虑清,极望四远匝。
风行讼牒简,昼永县扉阖。
居常玩文史,间亦理杯榼。
雅趣适安静,嘉章属酬答。
门外有通衢,华轮正腾踏。

南山有嘉木,秀拔何亭亭。
盘根盖得地,直干自挺生。
朝为杲日照,暮得甘雨零。
气敌雪霜劲,势凌云霄青。
岂非涧下材,独赋轮囷形。
属当构大厦,量度审重轻。
彼尺我已丈,一柱支百楹。
夫君承显家,累世公与卿。
天质由庆禀,湛然宝纯明。
膏粱莫能迁,志操务洁清。
纷华未易胜,仁义思力行。
学殖固原本,词章露葩英。
早夜勤琢磨,日望贵器成。
间岁下明诏,时哉会光亨。
遥遥万里涂,思君如户庭。

凄风苦朝寒,爱日惜影短。
翘首望馀照,曝背希一暖。
温如袭裘褐,美若悦刍豢。
在阳颇舒畅,适性易饱满。
支颐殆忘形,缩手岂执版。
却笑假春衣,无乃求之晚。

少年事辛勤,老大涉忧患。
抚时感零落,发白亦已惯。
每思初白时,黑者尚千万。
晨梳满一握,中有素丝间。
及其白已甚,色势颇滋蔓。
种种渐无几,星星忽大半。
常情恶衰飒,不欲姿容变。
持镊屡剪摘,煮药勤点换。
久之反自笑,遂事固不谏。
万物入形器,盛衰有期限。
葩英乘春芳,凋灭向秋晚。
人生止百岁,稚耋如早晏。
光阴白驹走,安得常总丱。
形骸任驱役,膂力资治办。
其间得与丧,大率皆梦幻。
既老遂休佚,万熊无足盼。
方当齐椿菌,未暇语鹏鴳。
霜雪华满头,长吟又何怨。

进退为大节,君子贵其全。
献替实大事,良臣所宜先。
二者苟一失,胡得称至贤。
况乃势利诱,中性殊易迁。
趋时或勇锐,顾义少悫坚。
昆山有良玉,烈燄不敢燔。
太华有苍松,严霜岂能干。
公以学行起,华涂三十年。
器业饱夔卨,文章富云渊。
徐行自廊庙,群望惟陶甄。
适会薰风琴,为民更五弦。
洁情思恤物,有道当危言。
一旦谢簪绂,易若忘蹄筌。
冥鸿飏云霄,老鹤得芝田。
天真适旷荡,世网脱拘牵。
安居返故里,盛事光尘寰。
父老相叹诧,谓公乃神仙。
士林素矜式,仰公如绮园。
试阅前代史,昔人难比肩。
尝闻乔与固,精诚动皇乾。
愿仗至忠力,区区塞奔川。
不幸遭戮辱,何由老林泉。
徒使国士泪,至今为之潸。
又闻广与受,知止皆求还。
都门祖帐盛,乡里千金捐。
青以大论议,寂寞空简编。
犹有绘画手,屡将丹青传。
四士所出处,得之皆一偏。
惟公逢圣明,雍容卷舒间。
任职思补报,乞身享安閒。
素履莹如玉,贵名重于山。
知公享寿考,岁月方遐延。
壮容换老骨,绿发藏华颠。
谅公保福祚,子孙庆绵绵。
高门纳驷马,旧物还青毡。
令德终报验,化工可推研。
小智泥畛域,通怀究渊源。
方尔泥物我,其谁计寒暄。
超遥诚自得,局缩亦徒然。
再拜远门下,长吟歌此篇。

奉和胡右丞视学所赋(1072年) 北宋 · 吕陶
成都学最古,肇自西汉时。
寥寥千馀载,间有或盛衰。
庆历始下诏,四方如响随。
良哉乐安伯,治体由本基。
远模类文翁,故事循鲁僖。
课试月为度,讲解日有规。
教育犹父兄,片言不迩遗。
学子五百人,弦诵何仪仪。
陶成礼义俗,大变西南维。
距此已一世,继者贤其谁。
胡公庙堂老,天子深倚毗。
下车急先务,劝学为之师。
时异心则同,两哲吹埙篪。
作诗遗诸生,字字皆典彝。
近欲美材成,远使纯风熙。
砻石建巨堂,竖柱不复攲。
九经满四壁,高下相支持。
首尾传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经与斯堂,天下难等夷
度地得胜势,西隅敞高扉。
气象自宏显,出门见通逵。
嘉木种千本,敷阴接春晖。
人将不剪伐,异日甘棠枝。
贱子昔在泮,执经趋绛帷。
尝闻先生训,敢告多士知。
读书有本统,宜先穷是非。
微言率简易,众说殊支离。
详观圣贤迹,于我犹蓍龟。
不独事辞章,华葩竞葳蕤。
岂徒换爵禄,称谓生光辉。
立已如远游,纵横亦多岐。
取舍各异辙,义利难两驰。
一足少蹭蹬,终身陷污卑。
君子与小人,古今不同归。
勉哉笃志操,行副公所期。
⑴ 自注:蒋公自谓,盖从郡望与封爵也。
⑵ 自注:洛雍虽有石经,未若蜀本注释之完。

再和胡右丞视学(1072年) 北宋 · 吕陶
士有幸不幸,所逢皆一时。
道隆学自正,文敝俗亦衰。
匪惟古今异,况复好恶随。
观诗不观政,争议毓与基(自注:诗有孙毓、王基之学。)
穷经不穷法,区区论桓僖。
必得大匠诲,然后圆中规。
譬欲考躔度,亦先由浑仪。
所以君子教,众材无弃遗。
公来镇西州,为民张四维。
且曰化未孚,执咎归之谁。
醇醲造礼义,偷薄生夸毗。
予其本庠序,动以经为师。
善道易牖进,应和如埙篪。
自此石室生,处躬无匪彝。
勤诚戒挑达,美颂赞缉熙。
屡闻讲鼓集,不见儒冠攲。
远或千里至,箧笥相携持。
公堂坐无地,布满东西垂。
学殖务栽培,心茅悉芟夷。
前瞻数仞墙,竞欲趋公扉。
谓公富经术,执卷将问逵。
诵公勤学篇,华柔鄙玄晖。
杏坛乘春风,一日千万枝。
昔公长乌台,奏囊成殿帷。
药石尽晦密,世人罕闻知。
今公倡儒教,群情革其非。
道胜逢大壮,文明契重离。
继有巨篇作,拜贶如受龟。
咸韶奏清庙,音中爽与蕤。
琳琅聚宝肆,亘夜腾晶辉。
蛙鼓畏不鸣,鼠璞羞路岐。
信矣蜀政美,声闻已四驰。
海宇翘首望,天高终听卑。
行闻十行诏,匪朝促公归。
虽欲在泮饮,盛事安可期。

客从中州来,有旨谪岭外。
道由长沙郡,行李极狼狈。
地主恶迁客,不许宿阛阓。
驰逐使之出,威势如下礌。
我嗟伏蒲君,力小忠謇大。
一言犯雷霆,万里窜江海。
方当困羁旅,复尔招咎悔。
谁为守者谋,义理亦甚昧。
人道异邪正,天时分否泰。
外物慎取舍,中扃权利善。
小人衒迎合,君子耻附会。
如何鄙流放,辄欲登善最。
所持况轻货,安可迁重贿。
恶名被诸身,巨衾不可盖。
羞色睟于面,洪水安能靧。
尝闻贤人生,希阔须异代。
声华无今昔,趣尚一进退。
李唐距圣宋,乃有二徐晦。

昔为并晋游,识子十数载。
当时乡曲誉,学行已可爱。
公卿察廉孝,一命果沾霈。
飘然从宦游,万里适剑外。
标操本孤直,锋棱苦磨淬。
研味冰蘖间,规为准绳内。
素节虽有常,往往骇流辈。
违顺既殊途,指此作瑕颣。
好恶贵必察,丁宁昔贤诲。
群言徒尔为,终有公议在。
北归太行道,极顶见嵩岱。
下视丘与阜,岌屹殊琐碎。
洪河天外来,势欲浮大块。
吁嗟众流小,奔走争合汇。
长吟助超轶,壮气增感慨。
善恶忌太明,与夺宜少晦。
此语所系重,非特论进退。
数路盛得人,期君赴亨会。

唐衰中原乱,贼据西南疆。
号令不出畿,畴能禦彊梁。
杨侯仗直忠,宝剑凌穹苍。
誓将扫妖祲,得以完金汤。
尝胆过勾践,食羹如乐羊。
严颜颈未断,霁云指何伤。
众寡固不敌,岁月亦已长。
孤城屹然峙,锋锐莫可当。
譬如泛巨海,难以一苇航。
天心未厌悔,人意忽苍黄。
百口同穴瘗,悲云惨朝阳。
寰区既澄静,往事极凄凉。
封爵加美谥,幽明知宠章。
近世修旧史,笔削严否藏。
书曰侯死之,一褒踰绣裳
彭人念侯德,庙食墓之傍。
水旱每致祷,丰年屡仓箱。
父老或有言,夜漏犹未央。
见侯出自庙,凛然坐黄堂。
此理实晦昧,有无何渺茫。
子厚罗池神,海俗专祈禳。
乖崖宛丘殡,醉者取灭亡
英灵果不泯,犹足威一方。
予尝假州绂,秉笏趋侯墙。
为侯记讳日,一奠岁率常。
出令避侯名,示民以虔庄
又欲建高碑,始终载其详。
俄以罪戾去,慊然视缣缃。
幸此续大句,安能发幽光。
持以遗彭人,庶几予不忘。
⑴ 自注:近修唐史,书五月丙子王建陷彭州,杨某死之。
⑵ 自注:乖崖殒于私第,过其门者必步。有军校醉,至门不下,辄委辔以死,陈人到今言之。
⑶ 自注:彭人传云五月二十二日城陷,某尝于是日率官属具祭,仍作佛事,自是岁以为常。又尝谕郡人不得名侯之名。

答任师中(1079年) 北宋 · 吕陶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⑴ 自注:时苏子瞻以诗得罪,贬黄州。盖词云: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故及之。


共67,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