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64?—943后 【介紹】: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岳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為詩,詩句多出人意表。眾僧奇之,勸令落髮為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為僧正。后終于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64—937? 俗姓胡,名得生,湖南長沙(今湖南長沙)人。幼孤,7歲至大溈山寺牧牛。性穎悟,往往取竹枝畫牛背為小詩,頗為僧人稱賞,遂剃度為僧。居道林寺約10年,自號“衡岳沙門”。后又徙居廬山東林寺。后梁龍德元年(921),于入蜀途中為南平王高從誨遮留于江陵,命作僧正,遂居龍興寺。性好放逸,愛樂山水,懶謁王侯。乃作《渚宮莫問詩》以寄意。約卒于後晉天福三年(938)前。生平散見孫光憲《白蓮集序》、《宋高僧傳》卷三〇、《五代史補》卷三、《唐詩紀事》卷七五、《唐才子傳》卷九。己工詩,多才藝,能琴棋,擅書法,頗有詩名。當時詩人如貫休、孫光憲、曹松、沈彬、方干等人多與之唱和。所作《早梅》詩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之句,鄭谷改“數枝開”為“一枝開”。己深為欽服,稱谷為“一字師”。其詩多為登臨題詠、酬和贈別之作,頗為時人推重,間亦流露佛教厭世之情,誠為唐末五代著名詩人。孫光憲稱其“趣尚孤潔,詞韻清潤,平淡而意遠”。至云“江之南,漢之北,緇儒業緣情者,靡不希其聲彩”(《白蓮集序》)。明胡震亨亦評其詩“清潤平淡,亦復高遠冷峭”(《唐音癸簽》卷八)。己又曾與鄭谷、黃損等人共定葫蘆、轆轤、進退等近體詩用韻詩格,又曾摭古人詩聯,以類分為風、賦、比、興、雅、頌。《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白蓮集》10卷、《風騷指(旨)格》1卷,今傳。《白蓮集》有汲古閣本、《四部叢刊》影明抄本。《全唐詩》存詩10卷。《全唐詩續拾》補詩3首,斷句4,又與牟儒聯句詩1首。唐诗汇评
齐己(约806-约937),自号衡岳沙门,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俗姓胡,名得生,本佃户子。幼颖悟,与儿童牧牛,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后于大沩山同庆寺出家。曾至洪州,居豫章观音院。又曾至袁州,谒退居林下之郑谷,结为诗友。后居长沙道林寺,与马殷幕中文士徐仲雅辈交游。齐已有赘疣,爱其诗者戏呼为“诗囊”。将入蜀,至江陵,为高季兴所留,龙德元年(921),于龙兴寺安置,署为僧正,与孙光宪、梁震友善,卒。有《白莲集》十卷,《风骚旨格》一卷,今存。《全唐诗》编诗十卷。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齊己名得生。俗姓胡氏。潭州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住衡嶽東林寺。荊南高從誨迎置龍興寺。署為僧正。自號衡嶽沙門。卒於豫章西山金鼓寺。著有白蓮集十卷。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生益陽之胡氏。幼出家於大溈山寺。既受具。遂習律儀。臻其奧。性嗜吟咏。蚤歲即有重名。每以未得心法之妙為恨。乃遊方。徧造藥山鹿門護國之席。卒典賓石霜。梁革唐命。天下方擾攘。高季昌逐雷滿於渚宮。而自稱荊門留後。尋受朝庭節度命。逮莊宗自河東入代梁。則高氏因據有一方。而名節之士四至。龍德初。起己為僧正。仍月給俸。舘於龍興寺淨院。非所好也。作渚宮莫問篇十五章。以見意。己頸有癭。纍垂如匏壺。時號詩囊。擁破納行山水間。陶然以樂。曾莫知世之治亂也。未曾將一字。容易謁諸侯。此其趣興何如哉。詩與華山處士相唱酬。卒別稱衝嶽沙門。有白蓮集。行世。宋高僧傳·卷第三十 雜科聲德篇第十之二
釋齊己。姓胡。益陽人也。秉節高亮氣貌劣陋。幼而捐俗於大溈山寺。聰敏逸倫納圓品法。習學律儀而性耽吟詠。氣調清淡。有禪客自德山來述其理趣。己不覺神遊寥廓之場。乃躬往禮訊。既發解悟都亡眹迹矣。如是藥山鹿門護國。凡百禪林孰不參請。視其名利悉若浮雲矣。於石霜法會請知僧務。梁革唐命天下紛紜。于時高季昌稟梁帝之命攻逐雷滿。出渚宮已便為荊州留後。尋正受節度。迨乎均帝失御河東莊宗自魏府入洛。高氏遂割據一方。搜聚四遠名節之士。得齊之義豐南嶽之己。以為築金之始驗也。龍德元年辛巳中。禮己於龍興寺。淨院安置給其月俸。命作僧正。非所好也。其如閑辰靜夜多事篇章。乃作渚宮莫問篇十五章。以見意。且侚高之命耳。己頸有瘤贅時號詩囊。棲約自安破納擁身。枲麻纏膝。愛樂山水懶謁王侯。至有未曾將一字容易謁諸侯句。為狎華山隱士鄭谷詩相酬唱。卒有白蓮集行于世。自號衡嶽沙門焉。
作品評論
孙光宪《白莲集序》
共816,分4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师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冷峭而(下阙十三字)。诗话总龟引《郡阁雅谈》
僧齐己往袁州渴郑谷,献诗曰“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飞云到夕阳。自封修乐院,别下着僧床。几许朝中事,久离鸳鸯行。”谷览之云:“请改一字、方得相见。”经数日再谒,称已改得诗,云:“别扫着僧床”。谷嘉赏,结为诗友。瀛奎律髓
齐己潭州人,与贯休并有声。同师石霜。二僧诗,唐之尤晚者。唐诗归
钟云:齐己诗有一种高浑灵妙之气,翼其心手。唐音癸签
齐己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一径都官点化,《白莲》一集,驾出《云台》之上,可谓智过其师。《五朝诗善鸣集》
己公精神力量,细大不捐,无所不有。一瓢诗话
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二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独是“十势”立名最恶,宛然少林棍谱,暇日当为易去乃妙。《近体秋阳》
释齐己诗,蹑迹云边,落想天外,烟火绝尽,服食自如,妙在一不犹人,而掉尾回龙,亡不适当。其馀如《剑客》、《原上》等篇,此岂可与区区缁品同日语者?篇多佳,收不可尽,三唐虽多多金钵,吾于齐师又何以加诸!《四库全书总目》
唐代缁流能诗者众。其有集传于今者,惟皎然、贯休及齐己。皎然清而弱,贯休豪而粗。齐己七言律诗不出当时之飞。其七言古诗以卢仝、马异之体缩为短章,诘屈骛牙,尤不足取。惟五言律诗居全集十分之六,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如《剑客》、《听琴》、《祝融峰》诸篇,犹有大历以还遗意。其绝句《中庚午年十五夜对月》诗曰:“海澄空碧正团圞,吟想元宗此夜寒。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归长安。”惓惓故君,尤非他释子所及,宜其与司空图相契矣。《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唐诗僧以齐己为第一,杼山实不及,阅全集自见。许印芳:按昼公乃盛唐人,尝著《杼山诗式》,鉴裁颇精,所作诗格高气清。然高而近空滑,清而多薄弱,非王、孟精深华妙之比。齐己虽所末人,其诗颇有盛唐人气骨。如《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剑客》……二诗皆以气胜,不甚拘对偶,而街情思贯注其间,非若昼公徙标高格,全无意味也。晓岚谓齐己第一,真笃论哉!
五言律詩
避地依真境,安閒似舊溪。
干戈百里外,泉石亂峰西。
草瑞香難歇,松靈蓋盡低。
尋應報休馬,瓶錫向南攜。
白髮久慵簪,常聞病亦吟。
瘦應成鶴骨,閑想似禪心。
上國楊花亂,滄洲荻笋深。
不堪思翠巘(一作蓋),西望獨沾襟。
折檻意何如,平安信不虛。
近來焚諫草,深去覓山居。
志定榮枯外,身全寵辱餘。
分明知在處,難寄亂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