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31,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辞赋(续上)
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
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
门外已飞其玉弩。座中才委其金觥。
舞榭歌台。朝为宫而暮为沼。
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
想夫桂殿中横。兰房内创。
丹楹刻桷之殊制。扣砌文轩之诡状。
如同渤澥。徙蓬阙于人间。
若自瑶池。落蕊宫于地上。
绣柱云楣。飞蛟伏螭。
基扃郁律。钩楯参差。
碧树之珍禽夏语。绿窗之瑞景冬曦。
吴王乃波伍相。辇西施。
珠翠族来。居玉堂而澒洞。
笙簧拥出。登绮席以逶迤。
触物穷奢。含情愈惑。
欲移楚峡于云际。拟凿殷池于槛侧。
花颜缥缈。欺树里之春光。
银焰荧煌。却城头之曙色。
殊不知敌国来攻。攒戈耀空。
虎怒而拿平雉堞。雷訇而击碎帘栊。
甲马万蹄。卷飞尘而灭没。
琼楼百尺。爆红烬之冥濛。
悉繇脩袖舞殃。朱唇唱隙。
瑶阶而便作泉壤。玉础而旋成藓石。
恨留山鸟。啼百卉之春红。
愁寄垄云。锁四天之暮碧
悲夫往日层构。兹辰古壕。
香径而同归寂寂。稽山而杳自高高。
遗堵尘空。几践偫游之鹿。
沧洲月在。宁销怒触之涛。
已而西日悤悤。东波浩浩。
松楸而骈作荒隧。车马而辗通长道。
彼雕墙峻宇之君。宜鉴邱墟于茂草。

陈皇后一锁长门。
萧条渥恩。
欲写退宫之永恨。
因求体物之嘉言。
蜀郡才高。
述遗芳于桃李。
汉皇心感。
归旧职于蘋蘩。
想夫迹坠城南。
宠移天顾。
难期献茧于春昼。
不忍解簪于日暮。
琼楼寂寂。
空高于明月秋风。
瑶草凄凄。
莫辗于金舆玉辂。
于此蓄愤。
夫何释情。
犀浦有多才之著。
上林推独步之名。
沽酒而居。
每乐当垆之事。
量金以至。
爰流掷地之声。
于是摛妍辞。
貌浓黛。
侔锦字。
绮态
郁芬馥于茝席。
悄丁当于珠佩。
鹊巢入搆。
翻成别鹤之悲。
马首虚瞻。
不识牵牛之会。
振动文苑。
旋彰国朝。
既切采蘼于藻丽。
遂牵连理于桃夭。
一旦恻圣鉴。
锡嘉昭。
已无为雨之期。
空悬梦寐。
终自凌云之制。
能致烟霄
莫不倾北园。
骇南国。
丝萝而昨日靡托。
珠翠而今朝改色。
玉台有恨。
舞鸾之影孤来。
金阙无恩。
吐凤之才续得。
设使幸望禺若。
含情默然。
擢发同论于汉殿。
挥毫莫构于巴川。
则此日前鱼。
定作小鳞而赴海。
宁令破镜。
却成圆月以升天。
懿夫掞天之手虽奇。
丽水之珍可博。
苟非兹赋之赞咏。
奚救当。
时之黜削。
方今妃后悉承欢。
不是后贤无此作。

白帝承乾。乾坤悄然。
潘岳乃惊素发。感流年。
抽䌽笔。謺花笺
驱走偫言。写抑郁之怀矣。
搜罗万象。赋萧条之景焉。
于时凄凄漠漠。零露蒙作。
杳杳冥冥。劲风吹成。
或青山兮薄暮。或绿水兮新晴。
昨日金舆。天子自西郊而迎入。
此时火旆。祝融指南极以遄征。
于是踆乌减赫。顾兔添明。
地上落红渠之态。烟中吟玉笛之声。
华岳峰高。染莲花而翠活。
湘川树老。换枫叶以霞生。
愈碧吴山。偏清汉水。
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烟翠死。
衡阳落日。和旅雁以飞来。
剑阁中宵。逐哀猿而啸起。
遂使隋堤青恨。吴岭绿愁。
庐阜之蟾开石面。钱塘之雪入涛头。
空三楚之暮天。楼中历历。
满六朝之故地。草际悠悠。
鱼美东鲈。兽狞西虎。
送鸾扇之藏箧。迎朱丝之织户。
海上而轻笼皓月。皎洁成冰。
陇头而惹著阴云。苍茫欲雨。
斯则寒暑推移。衰荣可知。
金生火死。菊换兰萎。
岂惟自遐及迩。穷高极卑。
上澄鹊汉以清浅。东莹鳌洲而渺瀰。
数声之元鹤惊时。九皋摇落。
一夜之新霜扑处。百卉离披。
是时坐客闻之。侔色揣称
咸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秋兴。

拔尘俗之能琴。其谁不钦。
戴安道之擅名斯异。武陵王之慕义弥深。
降使殷勤。将召来以聆雅越。
持诚慷慨。爰击碎以示胸襟。
想夫名利莫羁。烟霞为赏。
涧松虽耸于梁栋。野鹤不侵乎罗网。
吴山越水。韬物外之清光。
蜀轸虞丝。播人间之妙响。
杳杳区区。何人戒途。
白屋忽惊于嘶马。朱门欲俟于啼乌。
焉有平生。探乐府铮鏦之妙。
爰教一旦。厕侯门戛击之徒。
于是贲出月窗。毁于蓬户。
掷数尺之鸾凤。飒一声之风雨。
朱弦并断。类冰泉裂石以丁零。
玉柱交飘。误陇雁惊弓而飞聚。
使者焉知。宣言大非。
且异锻珠之义。宁同碎斗之讥。
陌上回尘。走清风于玉殿。
堂间释手。章素节于金徽。
于时野客相高。时人或陋。
梧雕桐断以宁顾。漆解胶离而莫救。
至若池亭夜月之景。岩谷春风之候。
遥当野岸。肯思流水之曾弹。
静对庭芜。待从幽兰之不奏。
向若投绿绮以无意。缅维城而有情。
亡一时之高躅。矜六律于新声。
则此日知音。但仰跃鱼之弄。
碧山烟雾。宁留藏豹之名。
则知艺至者不可以簪笏拘。情高者不可以王侯致。
终挺特以惊俗。不斯须而辱志。
于今人语其风。孰不揖当时之事。

象帝以伐出物我。陶开杳冥。
至精风散。元气雨零。
一浊一清。既定乾坤之体。
或融或结。遂为河岳之形。
岂非断乎鳌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
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流而洋溢。
于是苍茫不定。奔为归谷之墟。
积聚无从。謺作干霄之质。
则令川陆天下。江山域中。
浅深莫极。夷险难穷。
刚柔随之而汹涌。嗜欲继之而隆崇。
翻雪浪与霜涛。下吞方厚
拔重峰兼謺嶂。上列圆空
尔乃产鳞介虫沙。植羽毛草木。
星辰昼夜以明灭。乌兔东西而往复。
则有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
共触愚移。倾缺其天枢地轴
如疏朴略。波万壑以派分。
似截渟泓。仞千岩而云矗。
旋闻大禹鞭神。巨灵涌身。
凿通浩渺。擘断嶙峋。
然后总注沧海。争磨碧旻
舟楫风生。航利名于世世。
轮辕雷起。驾祸福于人人。
至今若带兴言。如拳设喻。
牢笼下土以箭急。控压中洲而石固。
三门九曲。竞呈升没之源。
太华维嵩。交辟奔冲之路。
谁能究厥理。考其情。
沟渎曷为而散作。邱陵奚补而攒成。
致彼至柔。洒回邪而互急。
俾其峻极。干道德以全平。
吾欲炭鞴阴阳。垆燃天地。
鼓将逦迤之浚谷。写破连延之积翠
令今日之形象。复当时之寤寐。
默默绵绵然。却归于无事。

我太宗之启圣崇基。
魏侍中之推诚辅时。
恐羽猎以失德。
采风骚而属词。
瞻仰皇情。
欲止畋游之事。
激扬丹恳。
爰陈谏诤之诗。
当其内则雍熙。
外无攻讨。
閒忆擒飞而逐走。
静乃搜林而索草。
杀伤有度。
虽知不损于仁心。
狝狩非时。
或虑微妨于帝道。
于是倾素节。
揣深衷。
何以阐禹汤之诫。
莫如陈周召之风。
愿开三面之仁。
上行君圣。
遂取二南之义。
下效臣忠。
尔乃挥以䌽毫。
流于妙墨。
文高而简牍增焕。
思若而烟霞动色。
莫不大罄箴规。
坚持谠直。
辉珠耀玉。
面陈丹陛之前。
讽古谕今。
袖献紫宸之侧。
错落清唱。
铮鏦雅言。
叙获兽争禽之理。
述好生恶杀之源。
少补元化。
轻裨至尊。
字字而请休驰骋。
篇篇而乞罢驱奔。
非不能继子云操赋而进。
非不能续司马裁书以论。
盖以诗也中律锵金。
成章灿绮。
掬山川气象于彼。
载帝王兴衰于此。
以之剌上。
则上或风从。
以之化下。
则下皆草靡。
所以摛此章句。
依于典坟。
希一览而恩覃羽族。
冀再观而惠及毛偫。
庶几六艺之妍。
终资睿鉴
当使三驱之礼。
不越明文。
然后甲马休飞。
骍弓莫控。
俾百兽以率舞。
致四夷之入贡。
故其旌逸调
赏清辞。
锡䌽缯而甚众。

王献之缋画弥精。变通可惊。
失手而笔唯误点。应机而牛则真成。
用是饰非。既擅一时之妙。
持功补过。爰垂千载之名。
当其团扇羽轻。素缯云薄。
搦金管以如涌。露秋毫而似削。
莫不伫思翔鸾。澄神丹鹊。
临风缅想。满轮之桂月铺开。
对景叹嗟。一点之松烟飘著。
隐映瑕匿。依稀漆浓。
既黑白之斯异。顾东西而曷从。
南容之玷难磨。空伤往事。
曹氏之蝇可学。遂展奇踪。
于是逐手摛成。随宜演出
斯须亡堕落之所。顷刻见下来之质。
笔为锋也。无惭卖剑之年。
墨作池焉。岂愧蹊田之日。
则知负艺通神。呈功骇人。
遽从无而入有。俄背伪以归真。
况乎鸟文黛暗。駮彩花新。
兔翰初停。旁起落毛之想。
鼠须尚对。遥怀食角之因。
足令饮颍牵怀。饭秦动思。
坐惊践苇之处。立验放桃之地。
手扪而执纼罔殊。衣惹而饰缯奚异。
经年不去。宁生舐犊之心。
终日长閒。岂有驾车之意。
所谓取象于斯。称工在兹。
虽恨纤芒而到此。终持妙迹以加其。
矧复首尾曲尽。毫莫遗。
示不用于秋深之日。自无全于缕断之时。
桓温乃拂拭增惊。周旋载顾。
徒见奇于手巧。了莫知其笔误。
大凡游艺之人。无不却尘而扫污。

王者以御彼万国。
居于九重。
体天而立制。
遂如首以犹龙
视听无偏。
四海自看其波凑。
聪明罔失。
兆民咸睹其云从。
岂非祖述圣明。
披陈道德。
以王者为天下之大。
域中之式。
非澄耳目。
不可以烛暗通幽。
非审细微。
不可以开基建极。
于是设喻斯异。
微文特殊。
以端拱之尊比义。
取产泽之灵合符。
则而象之。
既不雷同于形质。
区以别矣。
爰将首冠于寰区。
然后岳岳高居。
禺禺克定。
翼左右而何惭角耸。
镜远近而宛同神莹。
虽云黈纩。
洪纤之状咸观。
纵使垂旒。
巨细之音毕听。
则知播雍熙之化。
为昭圣之君。
遽配腾骧于水物。
益彰超迈于人偫。
浚恩波而固类兴雨。
呈瑞气而非同召云。
侔其矫举之形。
无幽不鉴。
媲彼孤标之貌。
有象皆分。
故得迥拔可观。
感通自有。
散皇明而珠耀于颔。
扬德泽而浪生于口。
宁同荀爽。
只擅美于弟兄。
更异华歆。
但垂名于朋友。
所谓表有截。
播无私。
乃蔼然而同德。
非蠢尔以呈姿。
言乎汉祖之颜。
方能比也。
念彼伯阳之道。
未可方之。
今我后变见乘时。
飞翔叶理。
四方尽入于倾听。
陆海无遗于俯视。
夫如是。
则龙之首兮。
未可论功而较美。

天上神仙。人间得焉。
青囊有术。白日升元。
能拔迹之如是。非禀生之偶然。
明明而飞出寰区。其谁不骇。
去去而立臻霄汉。成道奚先。
斯人也。学至感通。
质离寒暑。挥毫而金简初载。
端冕而玉皇有伫。绵邈而龟台鹤浦。
几劫勤求。参差而羽驾霓裳。
一朝轻举。当其瑞景融融。
圆虚碧穹。有烟霞兮蓊郁数处。
有鸾凤兮盘旋半空。竞瞩尘眼。
谁原道风。俄然乘轩后之龙。
朝辞水上。忽尔控王乔之鹤。
昼入云中。灭没孤飞。
飘飖莫驻。数声如触于琼佩。
一片渐高于䌽雾。何门积学。
换俗骨以轻轻。此日登真。
蹑瑶池而步步。莫不极云路。
逗天津。昆邱入境。
阆苑寻春。琼树之烟花有主。
蕊珠之宫阙无尘。翘首仰攀。
更接蓬壶之士。低眸俯视。
大惊朝市之人。得非龙虎专修。
阴阳久习。早成金鼎之九转。
迎咽玉垆之一粒。则必夙居丹壑。
冥契浮邱。却归鳌背之三岛。
遽别羊肠之九州。不然者。
安得从地面。升云头。
当红尘之午景。为碧落之良游。
较美古今。列子之乘风固劣。
论功昼夜。姮娥之奔月非优。
懿夫曦辔亭亭。乌光杲杲。
爰脱屣于方厚。骤致身于苍昊。
盖以研鍊斯至。嚣烦克扫。
愚将蹈妙域以扣元关。学取上升之道。

曲也者。厥理惟何。
直也者。其辞可属。
一则见回邪之所自。一则非平正而不欲。
故圣人立此格言。为乎懿躅。
俾有家而有国。不与混同。
令自高而自卑。靡相参触
至如木也。或表从绳之直。
或謺来巢之曲。虽则含烟带雨。
共呈苍翠于岩间。而耸本盘根。
各禀规模于山足。勿言同地而错杂。
固乃殊途而瞻瞩。所以方能中矩。
俟良匠之所知。劲不为轮。
信奇材而可录。莫不分彼邪正。
镇于时俗。且木之理兮。
犹不差忒。人之道兮。
切在忠直。直也不可以曲从。
曲也不可以直饰。行于己而己有异。
施于人而人是测。由是屈原在楚。
餔其糟而不为。比干相殷。
剖其心而可得。顾惟忠谠之受性。
岂与邪谀而同域。其不相入也。
理苟如是。俗奚以惑。
小人曲媚。或乘造次以得时。
君子直诚。可仗英明而辅国。
今我后恢睿哲以御乾。澄圣心而立极。
恶似钩而在物。乐如弦而比德。
惟曲是斥。彰万乘之准绳。
惟直是求。示百王之楷式。
微臣之获咏歌。敢不佩之于取则。

文皇帝以精求要义。
下访良弓。
以木心之邪正既别。
将理道之比方乃同。
木若有邪。
奚副准绳之一一。
理如无苟。
必资国祚之崇崇。
斯盖体元立制。
启圣乘乾。
与禹汤而接轸。
将尧舜以差肩。
睹于物也。
必有诚焉。
言念为弓。
尚穷元于脉理。
岂于有国。
不注意于英贤。
否则何以宏丕图于赫赫。
垂宝祚于绵绵者哉。
则知黄帝造舟车之旨。
其难为比。
周武倒干戈之文。
殊不称美。
观草木而尚此烛幽。
统寰区而足彰致理。
遂使度木抡材之子。
每自依依。
献可替否之臣。
曾非唯唯。
今吾皇播声教以锵洋。
浚恩波而浩汗。
乾坤与之而合德。
夷夏有之而一贯。
斯弓不制。
洞其理以明明。
斯问克兴。
露其言而粲粲。
儒有生在江岭。
来趋辇毂。
波涛久慕于化鲲兮
⑴ 谨按洪迈容斋四笔此赋有五声后阙入声一韵


共231,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