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01,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一作间)

其三 (749年)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河上老人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其二 (747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
按:见宋叶廷圭《海录碎事》卷十九引《王昌龄集》。似出后人依托。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按:(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

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按:均见《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王昌龄《诗格》。市河世宁《全唐诗逸》卷上收四句,缺题,今重录。

送别 盛唐 · 王昌龄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

梅诗 盛唐 · 王昌龄
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按: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野客丛书》卷六引曾慥《高斋诗话》、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卷二《西江月》注引南宋傅藻注引。(按:《墨庄漫录》卷六载此诗全篇,以为王建作,详本书卷十八。然曾慥时代较早,当有所据。苏轼《西江月》词末句云:「不与梨花同梦。」自跋云:「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傅注因引此二句。其时代较曾慥更早。今互收。)

盛唐 · 王昌龄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驩洲》)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见谴至伊水》)
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客舍秋霖呈席姨夫》)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苦(《题上人房》)
枫桥延海岸,客帆归富春(《送邬贲觐省江东》)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宴南亭》)
陵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登城怀古》)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以下失题)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
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海客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
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
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
还家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盛唐 · 王昌龄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述情》。《诗式》)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沅志》)
娟魄已三孕(以下《海录碎事》)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以下《河岳英灵集》)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乐府曲辞
引用典故:安能守笔砚 将军树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杂曲歌辞 变行路难(723年) 盛唐 · 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趋(一作驱)(一作旌),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

引用典故:燕山铭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一作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一作惟愿)燕山铭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
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
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一本无此首)

箜篌引(749年) 盛唐 · 王昌龄
引用典故:楚囚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一作南)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一作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
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一作役)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犛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一作百)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一作山东)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为君掌上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
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一作缘)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⑴ 卢溪在辰州龙标故地,即马援歌中武溪水所出也。或作泸溪者非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一作劝酒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一作恨)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辞赋
易穷则变。变则乃通。
二气相感。万物初蒙。
拆于阳甲。化于阴风。
彼君臣有际会。屠钓无终穷。
其未遇也。如兽之槛。
如禽之笼。其德合也。
起阿衡于莘媵。获太师于渭翁。
睹公孙之发迹。知汉帝之尊崇。
厄则异。元亨则同。
火有炎光。木有根柢。
寒者斯附。暑者蒙蔽。
苟得其所。亦为大惠。
动必有获。自然之势。
抑折节以下人。亦开国而来诣。
衣布被而薄已。散金帛以赒济。
近乎仁者之心。与裘马而俱敝。
以光招贤之策。不失终身之计。
故能多士爰处。佥谋是行。
拓南蛮之徼。增朔方之城。
大启侯国。载扬天声。
与夫蚩蚩以致诮。孰若兢兢而立名。
僭上则差。偪下则鄙。
反坫谁咎。豚肩陋矣。
或俭奢而得中。即达人之至理。
嗟服勤以抗节。在庶几乎君子。
璞玉在山。白虹在上。
精灵不隐。物理相畅。
君任下以不疑。臣荐贤以答贶。
失之者丧。得之者王。
况乎左右股肱。举尔无妄。
道有兴废。人亦焉廋。
屈之则否。伸之则休。
不正其名。亦去其实。
宾阁既关。拥门自佚。
使贤丑错杂而不分。登驽骀于招士之室。
喟然宣父。悲之已久。
傥相府之可依。铭盛德于不朽。

轵道。秦故亭名也。今在京师东北十五里。署于路曰秦王子婴降汉高祖之地。岂不伤哉。余披榛往而访之。则莽苍如也。夫以战国之弊。天下创夷。又困于秦。使无所诉。罪在于政。而戮乎婴。呜呼。杀降不祥。项氏之不仁也。遂作赋以吊云。
长林之墟。
荒草无垠。
踌躇访古。
隐嶙如存。
耆老曰。
此秦之轵亭也。
莫不陨泣而伤魂。
我闻中原板荡。
历数更造。
来为都邑。
去为郊道。
化育人寰。
盛德攸保。
其有随覆车之遗迹。
蹑咸阳以崩倒。
陈炯戒而罔怀。
终灭裂以荡埽。
今者行旅有悲凉之色。
将未识圣人之大宝。
听之哉不义而强。
其敝必速。
徒以金城千里。
介马万轴。
九国既夷。
上慢下黩。
东游莫返。
白帝先哭。
是以沙邱閟祸。
制出赵氏。
扶苏赐死。
大事去矣。
海内汹焉。
雷骇飙起。
自非蹂先王而隳道德。
亦无能而及此。
五星夜聚。
汉瑞秦亡。
白马素车。
降于道傍。
非子婴之罪也。
而杀身于项王。
悲夫。
以暴易乱。
莫知其极。
且闻追怀而霸楚。
无乃弛义而争国。
东城引剑。
亦其宜哉。
至于后稷贻周。
三圣九贤。
合于成康。
千有馀年。
犹复慎终如始。
爰作顾命。
宣文武之重光。
训艰难于执政。
乃尸天主。
遂诰诸侯。
高奭内轴。
齐鲁外辀。
此周之所以磐石相维。
数革龟谋。
孰与夫离摈子弟。
甘心贼臣。
身死国灭。
如火燎薪。
设使雍州为舆。
伊傅为轮。
当朽索之不驭。
岂龙虎之能驯。
不其然乎。
贾生闻之。
于是让东陵故侯曰。
昔王子有殷墟之歌。
大夫有周庙之作。
子秦人也。
岂无情哉。
邵平乃太息久之。
且为歌曰。
道不虚行兮史䲡没位。
吾宁范伯之徒与。
感夷齐而多愧。
麟凤远去。
龙则死之。
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
往者不可谏。
来者吾谁欺。
姑退身以进道。
曷飏言而受非。
彼萧相国。
知子乎布衣。


共201,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