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沈千運(共 5 首) 古體 5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吳興人,居汝北。工詩,氣格高古,士流皆敬慕之,號為沈四山人。玄宗天寶中,數應舉不第。時年齒已邁,遨游襄、鄧間,干謁名公。仍不得志,還山中別業。肅宗時卒。元結曾編七人詩為《篋中集》,以其為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排行四,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家貧,寓居汝北。玄宗天寶中屢舉不第,有終隱之志,士流敬之,號曰沈四逸人、沈四山人。肅宗立,曾議備禮征致千運,辭未應。卒于至德、乾元間。生平散見高適《贈別沈四逸人》、《唐詩紀事》卷二二、《唐才子傳》卷二。今人孫望《篋中集作者事輯》有沈千運條。千運工舊體詩,質樸高古,獨寫真意,力矯時習,元結編《篋中集》,以千運詩置于首,評曰:“獨挺于流俗之中,強攘于已溺之后。凡所為之,皆與時異。”《全唐詩》存詩5首。
唐诗汇评
沈千运,生卒年不详,吴兴(今属浙江)人,居于汝北(约今河南临汝)。家贫,天宝中,屡举进士不第,游襄、邓间。又游濮上,与高适交游。年已五十,尚无寸禄,遂归隐。人称“沈四山人”或“沈四逸士”。肃宗时,备礼徵召,辞不应,卒。千运工旧体诗,气格高古。乾元三年,元结编《箧中集》,以千运诗为首,赞其能“独挺于流俗之中”。《全唐诗》存诗五首。

作品評論

元结《篋中集序》
风稚不兴,几及千岁……近世作者,更相沿袭,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为词,不知丧于雅正。然哉彼则指咏时物,会谐丝竹,与歌儿舞女,生污惑之声于私室可矣,若今方直之士、大雅君子,听而诵之,则未见其可矣。吴兴沈千运,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穷老不惑,五十馀年,凡所为文,皆与时异,故朋友后生,稍见师效,能侣类者,有五六人。
唐才子传
千运,吴兴人。工旧体诗,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
唐音癸签
沈千运刊落文言,冷然独写真意,元次山甚推重之。其同调有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融数人。
《历代五言诗评选》
千运为诗,力矫时习,一出雅正……《箧中集》千运为之冠。
古風
今日春(一作天)氣暖,東風杏花拆。
筋力久(一作又)不如,却羨(一作慚歎)澗中石。
神仙杳難準(一作信)中壽(一作纔)滿百。
近世多夭傷,喜見鬢(一作髭)髮白。
杖藜竹樹間,宛宛舊行(一作行舊)跡。
豈知林園(一作園中)主,却是林園(一作園中)客。
兄弟可(一作所)存半,空爲亡者惜。
冥冥(一作寞)無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幾人,年大自(一作漸)疎隔
性情誰免此,與我不相易(一作而我何不易)
唯念(一作願)得爾輩,時(一作相)看慰朝夕。
平生茲已矣,此外盡非適。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故人阻(一作隔)千里,會面非別(一作前)期。
握手於此地,當歡反成悲。
念離宛猶昨,俄已經數(一作二十)期。
疇昔皆少年,別來鬢(一作髮)如絲。
不道舊姓名,相逢知是誰。
曩遊盡騫翥,與君仍布衣。
豈曰無其才,命理應有時。
別路漸欲少,不覺生涕洟。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聖朝優賢良,草澤無遺匿
人生各有命(一作志),在余胡不淑(一作激)
一生但區區,五十無寸祿。
衰退當棄捐,貧賤招(一作時,一作禍)
栖栖去人世,屯躓日窮迫。
不如守田園,歲晏望豐熟。
壯年失宜盡,老大無筋力。
始覺(一作愴)前計非,將(一作方)貽後生福。
童兒新學稼(一作穡),少(一作小)女未能織。
顧此煩知己,終日求衣食。

引用典故:上流飲牛人
栖隱非別(一作別無)事,所願離風塵。
不辭城邑遊,禮樂拘束人。
邇來歸山林,庶(一作世)事皆吾身。
何者爲形骸,誰是智與仁(一作辯智與諸仁)
寂寞了閑事,而(一作然)後知天真。
咳唾矜(一作驚)崇華,迂俯相屈伸。
如何巢與由,天子不知(一作得)臣。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北邙不種田,但種松與柏。
松柏未生處,留待市朝客。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