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893,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五言绝句(续上)
百牢关(817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绝句
天上无穷路,生期七十间。
那堪九年内,五度百牢关。

君念世上川,嗟予老瘴天。
那堪十日内,又长白头年。

鱼中素(801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绝句
重叠鱼中素,幽缄手自开。
斜红馀泪迹,知著脸边来。

桃花(800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绝句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逢白公 中唐 · 元稹
五言绝句
远路事无限,相逢唯一言。
月色照荣辱,长安千万门。

七言绝句
石榴花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寥落山榴深映叶,红霞浅带碧霄云。
曲尘枝下年年见,别似衣裳不似裙。
按:(《永乐大典》卷八二一引《瓮牖闲评》引)(〖1〗以上二诗据《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一六六期刊冀勤同志《元稹佚诗续辑》录出。)

深红山木艳丹云,路远无由摘寄君。
恰似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其二
七言绝句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
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按:(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周本淳校点本《诗话总龟》卷二七引《唐贤抒情》)。

封书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每书题作上都字,怅望关东无限情。
寂寞此心新雨后,槐花高树晚蝉声。
按:(《千载佳句》卷上《四时部·早秋》)。

春词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鬓边。
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
按:(《千载佳句》卷下《宴喜部·筝》)。

游云门(829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遥泉滴滴度更迟,秋夜霜天入竹扉。
明月自随山影去,清风长送白云归。

题法华山天衣寺(829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马踏红尘古塞平,出门谁不为功名。
到头争似栖禅客,林下无言过一生。

夜池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荷叶团团(一作圆)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满池明月思啼螀,高屋无人风张(去声)幕。
⑴ 团团:原作“团圆”,据蜀本、卢本改。
⑵ 红衣:荷花花瓣之美称。宋姜夔《惜红衣·荷花》:“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⑶ 螀:寒蝉,身小,黑色,有黄绿色斑点,深秋鸣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蚱蝉》:“弘景曰:‘寒螀九月十月中鸣,声甚凄急。”

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从简(820年2月)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寄取一作记取)
⑴ 兄:指元秬,元稹同父异母之次兄,元和十四年卒于元稹虢州长史之官舍。
⑵ 寄:胡本、钱校、全诗一作作“记”。原:指咸阳县奉贤乡洪渎原,元稹祖茔之所在。

别孙村老人(寒食日)(820年2月)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
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和乐天刘家花(815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褒城驿二首 其一 (815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容州诗句在褒城,几度经过眼暂明。
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
⑴ 容州:指窦群,元和三年十月贬湖南观察使,既行,改黔州观察使,赴任时经褒城并题诗,元和九年卒。

其二 (815年)
七言绝句
忆昔万株梨映竹,遇逢黄令醉残春
梨枯竹尽黄令死,今日再(一作载)来衰病身。
⑴ 黄令:元稹漫游河中时结识之黄姓县令,元和四年元稹出使东川,与之相遇于褒城。参卷10《黄明府诗》。

① 元和十三年作于通州,时为通州司马。白居易原唱为《梦亡友刘太白同游章敬寺》,次韵唱和。白诗云:“十五年前哭老刘”,刘卒于贞元二十年,故当元和十三年作。刘太白:指刘敦质,参本卷《和乐天刘家花》注。
君诗昨日到通州,万里知君一梦刘。
闲坐思量小来事,秪应元是梦中游。
⑴ 秖:同“祇”,仅。元:本来,原来,后作原。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二:“元者,本也。本官曰元官,本籍曰元籍,本来曰元来。唐宋人多此语,后人以‘原’字代之。”

其二 (818年)
七言绝句
老来东郡复西州,行处生尘为丧刘。
纵使刘君魂魄在,也应至死不同游。
⑴ 东郡:指江州,白居易元和十年被贬此处。西州:指通州,元稹元和十年被贬此处。


共893,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