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施鸿保(共 6 首) 七绝 6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可斋,浙江钱塘人。邑庠生,先后十四次应乡举落第。后历江西,游福建,而在闽尤久,结交贤豪,访山川风土,著为《闽杂记》二十六卷(光绪四年上海申报馆本仅为十二卷)。同治十年辛未(1871)三月,卒于逆旅,年七十馀。此外著有《春秋左传注疏五案》六十卷、《炳烛纪闻》十六卷、《读杜随笔》八卷、《思悸录》一卷、《可斋诗文集》若干卷,咸同乱后皆不存(见《闽杂记·施可斋先生传》)。
七言绝句
虎跑泉泡本山茶,碧绿旗枪展嫩芽。
记得湖楼读书倦,一瓯香对水仙花。
按:泉水惟虎跑味尤胜,以去城远,不能常得。西湖诸山皆出茶,龙井最著称,俗但谓之“本山”。道光壬午(1822年),予读书湖上德生庵,春初一日,积雨初霁,和风晓来,座中水仙一盆,花方盛开。庵僧自山以虎跑泉水泡龙井茶相饷。对花啜茗,幽趣盎然,诚如古人所云此际“作天际真人想”者。至今三十馀年,日处尘劳中,欲复一日得当时趣况,譬若梦醒,醒后重寻前梦矣。俗以瀹茶为“泡茶”,“泡”本平声,俗亦读平声。“碧绿”亦杭俗语。

其二 生白酒
七言绝句
清香短水制冬初,生白还凭酒客呼。
果比穿心棉袄暖,不愁风雪满归途。
按:冬月,酒店皆酿白酒,招牌写“清香短水”,俗称“生白酒”,又谓之“穿心棉袄”,言饮之腹亦暖也。招牌,犹古之“望子”,亦俗所称。

天竺山边凉白儿,松棚满座绿阴垂。
正逢大士出家日,香客归来带醉迟。
按:夹酒夏日冷卖,号“凉白儿”。天竺山人家酿者尤佳,门前多以松毛架棚,设座延饮。观音大士或但称大士,相传二月十九降生日,六月十九出家日,九月十九成道日。每年此三日,各处男女来天竺进香,谓之“香客”。

其四 焖饭
七言绝句
蒸饭终输焖饭香,起锅颗颗有珠光。
白头苦忆冬舂美,饱食何缘返故乡。
《诗》言:释之叟叟,蒸之浮浮。蒸饭,盖古法也。吾乡多食焖饭,相传始于绍兴人。味既香软,颗粒仍自分明,似胜蒸者。“焖”乃俗字,字书无之。凡物煮熟后,不即起锅去柴,留微火片刻,谓之“焖”;读“门”去声。珠光亦俗语。冬舂米,隔年冬月所舂,田多者储之;产后病起,多以作饭,云能益人,且不停滞也。其粒差长,而色微红,价亦昂于常米。按:《晋书》:陈遗少为冷县吏,母喜食铛底饭,遗每录其焦者,归以供母。一日,方携一囊归,适寇至,遂负母逃山中,得所录焦饭,全活。人以为孝感所致。据此,则前人已有焖饭,若但蒸饭,底不焦也。

其五 菜饭
七言绝句
冬来菜饭味尤佳,粳糯搀和白菜花。
熬透猪油盐水焖,开锅香满四邻家。
按:以粳米七、糯米三、白菜切花,先熬猪油炒透,加盐水下米焖饭,谓之“菜饭”。菜粥亦然。各种菜及葱、韭细切者为“花”。

其六 家乡肉
七言绝句
每因食肉忆家乡,口语乡皆误作香。
烂切盘中五花件,谁人不悔客殊方?
按:冬月腌肉,号“家乡肉”,以别来自金华也。今多误“乡”为“香”。饭店熟卖,皆切作件,精肥相间,名“五花件”。“件”亦俗语,犹云块也。“食肉”字本《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