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四言诗
皇祖诞庆,于昭于天。
积德斯远,茂攸绪先。
维文应历,神武弘宣。
肇迹妫水,成功坂泉。
道光覆载,声穆吉先。
式备牺象,用洁牲牷。
礼终九献,乐展四悬。
神贶景福,遐哉永年。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
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礼惟崇德,乐以和声。
百神仰止,天下文明。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闿阳播气,甄曜垂明。
有赫圜宰,深仁曲成。
日丽苍璧,烟开紫营。
聿遵乾享,式降鸿祯。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钦惟大帝,载仰皇穹。
始命田烛,爰启郊宫。
云门骇听,雷鼓鸣空。
神其介祀,景祚斯融。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其《太和》、《寿和》、《凯安》三章,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
开元统纽,合大承规。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其《太和》、《寿和》、《凯安》三章,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柔而能方,直而能敬。
载厚以德,大亨以正。
有涤斯牷(一作牲),有馨斯盛。
介兹景福,祚我休庆。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其《太和》、《寿和》、《凯安》三章,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阴祇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祭神州于北郊。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顺和》词同《夏至方丘》,《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包含日域,牢笼月竁。
露絜三清,风调六变。
皇祇介祉,式歆恭荐。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祭神州于北郊。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顺和》词同《夏至方丘》,《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泰折严享,阴郊展敬。
礼以导神,乐以和性。
黝牲在列,黄琮俯映。
九土既平,万邦贻(一作遗)庆。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祭太社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顺和》词同《夏至方丘》,《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后土凝德,神功协契。
九域底平,两仪交际。
戊期应序,阴墉展币。
灵车少留,俯歆樽桂。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祭太社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顺和》词同《夏至方丘》,《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美报崇本,严恭展事。
受露疏坛,承风启地。
絜粢登俎,醇牺入馈。
介福远流,群生毕遂。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先农乐,迎神用《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咸和》。其《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
古今攸赖,是曰人天。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先农乐,迎神用《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咸和》。其《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樽彝既列,瑚簋方荐。
歌工载登,币礼斯奠。
肃肃享祀,颙颙缨弁。
神之听之,福流寰县。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先农乐,迎神用《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咸和》。其《太和》、《寿和》、《凯安》词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前夕视牲,质明奉俎。
沐芳整弁,其仪式序。
盛礼毕陈,嘉乐备举。
歆我懿德,非馨稷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