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8,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四言诗(续上)
□□□猷。乍原乍□。
□□□。导遄我𤔲□。
□□□除。帅皮阪□。
□□□草。为世里。
□□□微。𢕂𢕂𠧠罟。
□□□栗。柞棫其□。
□□棕𣓌。祇祇鸣□。
□□□□。亚箬其华。
□□□□。为所斿𡔀。
□□□□。□〃盩导。
二日尌□。□□□□五日。
按:〖薛作庚文。郑作乙文。文五十二。重文三。共五十五字。施云。此鼓乃皇佑间向傅师搜访而得者。每行末仅存四字。故今所传。皆断续不成文。〗
⑴ 一释《右「彳」左「定」字「宀」换「山」》
⑵ 另释「域」「彻」「秩」

□□□□□□□□□□而师。弓矢孔庶。
□□□□□□□。以左骖□。
□□滔滔。是□□□。
□不具旧□。□复□□具来。
□□其写。小大具□。
□□来乐。天子□来。
嗣王始□。古我来□。
按:〖薛作甲文。郑作壬文。文五十九。重文三。共六十二字。一十五句。〗

□□□天□虹□皮□□□走。䮺䮺马荐。
□□䒖䒖。𢼸𢼸雉血。
□心其一。□□□□□□□□□□□□□□之(下缺)
按:〖薛作己文。郑作庚文。文二十三。重文四。共二十七字。施云。此鼓最磨灭。不复成文。〗

𨖍水既净。
𨖍导既平。
𨖍□既止。
嘉尌则里。
天子永宁。
日隹丙申。
昱昱□□。
𨖍其□导。
□马既陈。
敖□康康。
□驾□□。
左骖□(只马字旁详)□。
右□𩦙𩦙。
(只马字旁详)□□□。
母不□□。
四翰𩆲𩆲。
□□公谓大□。
金及如□□。
害不余□。
按:〖薛作乙文。郑作癸文。文七十四。重文七。共八十一字。二十句。施云。上下磨灭不成文。〗

吴人怜亟。
朝夕敬□。
𩛥西𩛥北。
勿𥨫勿代。
□而出□。
□献用□。
□□□□。
□□大祝。
曾受其𩫖。
□□□寓。
逢中𡈹孔□。
麀鹿□□。
𨖍其□□。
□緟緟。
大□□□□□□求又□□□□□□□是(下缺)
按:〖薛作癸文。郑作己文。文七十二。重文一。共七十三字。一十八句。〗

狸首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曾孙侯氏。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凡以庶士。
大小莫处。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则燕则誉
礼记郑注曰:狸首。诗篇名。射义所云《诗》曰曾孙侯氏是也。
⑴ ○礼记射义。大戴记投壶。《诗纪前集》九。

狸首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质参既设。执旌既载。
干侯既抗。中获既置。
弓既平张。四侯且良。
决拾有常。既顺乃让。
乃揖乃让。乃隮其堂。
乃节其行。既志乃张。
射夫命射。射者之声。
御车之旌。既获卒莫
⑴ ○大戴礼投壶篇。《诗纪前集》九。○逯案。大戴记先载质参既设四句。次载弓既平张以下等句。二者之间。杂有他文。不相连属。恐非一篇之辞。姑依《诗纪》附此待考。

穆天子传曰:丙辰。天子游黄台之丘。猎于苹泽。有阴雨。天子乃休。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我徂黄竹。
□□□□。
□员閟寒。
帝收九行
嗟我公侯。
百辟冢卿。
皇我万民。
旦夕勿忘。
我徂黄竹。
□□□□。
□员閟寒。
帝收九行
嗟我公侯。
百辟冢卿。
皇我万民。
旦夕勿穷。
有皎者鹭。
翩翩其飞。
嗟我公侯。
□勿则迁。
居乐甚寡。
不如迁土。
礼乐其民
⑴ ○穆天子传五。《御览》五百九十二。《诗纪前集》九。又《初学记》卷二引七字。《御览》十二引一二两章。又《御览》九百二十五引飞一韵。

招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孟子曰:景公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
畜君何尤
⑴ ○孟子二梁惠王篇。《诗纪前集》九作徵招角招。

无射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周书》曰: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而与之言。五称而五穷。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师旷曰:不可。请使瞑臣。师旷见太子。三称三告善。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
国诚宁矣。远人来观。
义经矣。好乐无荒
⑴ ○《周书》太子晋解。《书钞》百六。《御览》五百七十六。《诗纪前集》九。

峤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何自南极。至于北极。
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⑴ ○《周书》太子晋解。《诗纪前集》九。

辔之柔矣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周书》曰:师旷见周太子晋归。太子赐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对曰:御吾未之学也。王子曰:汝不为夫时诗云云。以是御之。
马之刚矣。辔之柔矣。
马亦不刚。辔亦不柔。
志气麃麃。取与不疑
⑴ ○《周书》太子晋解。《诗纪前集》九。

骊驹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汉书》曰:王式为博士。既至止舍中。共持酒肉劳式。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文颖注曰:其辞云。
骊驹在门。仆夫俱存。
骊驹在路。仆夫整驾
⑴ ○《汉书》王式传注。《诗纪前集》九。

白水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列女传》曰: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促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其妾笑曰:人已语君矣。古有白水之诗云云。宁戚之欲得仕国家也。
浩浩白水。倏倏之鱼。
君来召我。我将安居。
国家未立。从我焉如
⑴ ○《列女传》六。《诗纪前集》九。

《家语》引逸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
天之以善。必报其德
⑴ ○《家语》六本篇。《说苑》权谋篇。《诗纪前集》九。

《管子》引逸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鸿鹄将将
⑴ ○《管子》形势篇。○逯案。《诗纪》引此作鸿鹄将将。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然检《管子》云。卫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运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据此。如谓《管子》引诗。则止鸿鹄锵锵、济济多士两句。而鸿鹄锵锵为逸诗也。又锵锵。形势解篇作将将是。今从之。

《墨子》引周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
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⑴ ○《墨子》兼爱篇。○逯案。书洪范篇有此四句。惟不字皆作无。

《墨子》引逸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必择所堪。必谨所堪
鱼水不务。陆将何及
⑴ ○《墨子》所染篇。《诗纪前集》九。
⑵ ○《墨子》非攻篇。《诗纪前集》九。

《列子》引逸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
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⑴ ○《列子》汤问篇。《御览》七百四十六作《列子》古语。《诗纪前集》九。○逯案。礼记学记云。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与此稍异。

《汉书》引逸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四牡翼翼。以征不服。
亲省边陲。用事所极
九变复贯。知言之选
⑴ ○《汉书》武帝纪。《诗纪前集》九引起首二句。
⑵ 《诗纪》云。变一作辨。○《汉书》武帝纪。《诗纪前集》九。


共78,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