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76七絶 12058五律 3479七律 3816五排 42七排 1 4460四言 444六言 646古風 86154樂府 554 18 829 215辭賦 45琴操 8 189其他 1018 1188
共86154,分119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吴迈远 一首
萧察 519 - 562 一首
萧琛 478 - 529 一首
萧道成 427 - 482 一首
萧纲 503 - 551 十七首
萧统 501 - 531 三首
萧衍 464 - 549 五首
萧绎 508 - 554 十二首
胡笳曲 南朝宋 · 吴迈远
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
缓颊献一说,扬眉受千金。
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
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
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
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
⑴ ○《类聚》四十二。《乐府诗集》五十九。《诗纪》五十三。
大梨诗 西梁 · 萧察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⑴ ○《初学记》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作梨。《诗纪》七十一。
抑扬动雅舞,击节逗和音。
却马既云在,将帅止思心
⑴ ○《初学记》十六。《诗纪》八十五。
南史曰:齐高帝镇淮阴。为宋明帝所疑。被徵为黄门郎。深怀忧虑。见平泽有群鹤。命笔咏之。
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⑴ ○南史荀伯玉传。《御览》九百十六引《宋书》。《诗纪》五十六。
陇西四战地,羽檄岁时闻。
护羌拥汉节,校尉立元勋。
石门留铁骑,冰城息夜军。
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沙长无止泊,水脉屡萦分。
当思勒彝鼎,无用想罗裙
⑴ ○文苑英华百九十八。《乐府诗集》三十七。《诗纪》六十七作泛舟横大江。
常闻蕖可爱,采撷欲为裙。
叶滑不留綖,心忙无假薰。
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同上)
芳年留帝赏,应物动天襟
挟苑连金阵,分衢度羽林。
帷宫对广掖,层殿迩高岑。
风旗争曳影,亭皋共生阴。
林花初堕蒂,池荷欲吐心
⑴ ○《类聚》四。《初学记》四。古岁时时杂咏十六。文苑英华百七十二。《诗纪》六十八。
朝光照皎皎,夕漏转骎骎。
昼花斜色去,夜树有轻阴。
并能兴眼入,俱持动惑心。
息形影方止,逐物虑恒侵。
若悟假名浅,方知实相深(同上)
借问仙将画,讵有此佳人。
倾城且倾国,如雨复如神。
汉后怜名燕,周王重姓申。
挟瑟曾游赵,吹箫屡入秦。
玉阶偏望树,长廊每逐春。
约黄出意巧,缠弦用法新。
迎风时引袖,避日暂披巾。
疏花映鬟插,细佩绕衫身。
谁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陈(○玉台新咏七。《诗纪》六十八。)
纳凉诗 南梁 · 萧纲
斜日骎骎,池塘生半阴。
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
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
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
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
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吟(○《类聚》五。《诗纪》六十八。)
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
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
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
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
⑴ ○《类聚》六十三。《诗纪》六十九。
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
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
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
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
⑴ ○玉台新咏七作美人观画。《类聚》十八。《诗纪》六十九。
杏梁斜日照,馀辉映美人。
闻函脱宝钏,向镜理纨巾。
游鱼动池叶,舞鹤散阶尘。
空嗟千岁久,愿得及阳春(○玉台新咏七。《诗纪》六十九。)
来自芝田远,飞渡武溪深。
振迅依吴市,差池逐晋琴。
奇声传迥涧,动翅拂花林。
欲知情外物,伊洛有清浔
⑴ ○《初学记》三十。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八。万花谷后四十。《诗纪》六十九。
远雾旦氛氲,单飞才可分。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
谁知独辛苦,江上念离群
⑴ ○《类聚》九十作咏洲闻独鹤诗。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八。《诗纪》六十九。
咏柳诗 南梁 · 萧纲
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
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
欲散依依采,时要歌吹人
⑴ ○《类聚》八十九。《诗纪》六十九。
腰肢本犹绝,眉眼特惊人。
判自无相比,还来有洛神
⑴ ○玉台新咏十作绝句赐丽人。《诗纪》六十九。
可怜白羽扇,却暑复来氛。
终无顾庶子,谁为一挥军
⑴ ○《类聚》六十九。《诗纪》六十九。
石桥诗 南梁 · 萧纲
惠子临濠上,秦王见海神。
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类聚》九。《诗纪》六十九。)
广弘明集曰:梁简文于幽絷中援笔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若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非欺暗室。岂沈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为《诗》曰云云。十月弑于水福省。年四十九。崩时太清五年也。
恍忽烟霞散,飕飂松柏阴。
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
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
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六十九。
南梁 · 萧纲
酬醑半兮乐既陈,长歌促节绮罗人。
拂镜弄影情未极,回簪转笑思自亲(○文苑英华三百五十一。)
三妇艳 南梁 · 萧统
大妇舞轻巾,中妇拂华茵。
小妇独无事,红黛润芳津
良人且高卧,方欲荐梁尘
⑴ ○本集一。《乐府诗集》三十五。《诗纪》六十六。
孝若信儒雅,稽古文敦淳
茂沿实俊朗,文义纵横陈。
佐公持方介,才学罕为邻。
灌蔬实温雅,摛藻每清新。
余非狎异者,惟旧且怀仁。
绸缪似河曲,契阔等漳滨。
如何离灾尽,眇漠同埃尘。
一起应刘念,泫泫欲沾巾(○本集二。《诗纪》六十六。)
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
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
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
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
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
⑴ ○本集二。《诗纪》六十六。又《类聚》七十六引尘、津、绅三韵。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⑴ ○玉台新咏十。《乐府诗集》四十四。《类聚》四十三。《诗纪》六十四。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
镜中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⑴ ○玉台新咏十。《乐府诗集》四十四。《诗纪》六十四。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⑴ 《诗纪》云。乐府作古辞。○《乐府诗集》四十四作晋宋齐辞。《诗纪》六十四。
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⑴ ○玉台新咏十。《乐府诗集》四十四作王金珠欢闻变歌。《诗纪》六十四。
挥霍变三有,恍惚随六尘。
兰园种五果,雕案出八珍。
对见不可信,熟视事非真。
空生四岳想,徒劳七识神。
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
⑴ ○《类聚》七十六。《诗纪》六十五。
车名诗 南梁 · 萧绎
长墟带江转,连甍映日分。
佳人坐椒屋,接膝对兰薰。
绕砌萦流水,边梁图画云。
锦色悬殊众,衣香遥出群。
日暮轻帷下,黄金妾赠君
⑴ ○《类聚》五十六。《初学记》二十五。《诗纪》七十。
兽名诗 南梁 · 萧绎
豹韬求秘术,虎略选良臣。
水涉黄牛浦,山过白马津。
摧锋上狐塞,画像入麒麟。
果下新花落,桃枝芳树春。
王孙及公子,熊席复横陈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七十。
相名诗 南梁 · 萧绎
仙人卖玉杖,乘鹿去山林。
浮杯度池曲,摩镜往河阴。
井内书铜板,灶里化黄金。
妻摇五明扇,妾弄一弦琴。
暂游忽千里,中天那可寻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七十。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
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
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
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⑴ ○《类聚》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十五作登百花亭怀荆楚。《诗纪》七十一。
咏雾诗 南梁 · 萧绎
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
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⑴ ○《初学记》二。事文《类聚》前集三。《诗纪》七十一。又《类聚》二及万花谷二并引闉、尘、新三韵。
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
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
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
瑞叶生苻苑,镂碧献周人
⑴ ○《类聚》八十二。《诗纪》七十一。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
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
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
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
⑴ ○《类聚》八十九。《初学记》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三。《诗纪》七十一。
古意诗 南梁 · 萧绎
妾在成都县,愿作高唐云。
樽中石榴酒,机上葡萄纹。
停梭还敛色,何时劝使君
⑴ ○《类聚》十八。《诗纪》七十一。
水长二江急,云生三峡昏。
愿赦淮南罪,思报阜陵恩
⑴ ○南史武陵王纪传。《诗纪》七十一。
寄言谢桀黠,无乃气干云。
安知霸陵下,复有李将军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六。《诗纪》七十一。
南史曰:元帝与庐陵王续相谤。帝之临荆州。有宫人李桃儿者。以才慧得进。及还。以李氏行时值宫户禁重。庐陵具状以闻。元帝泣对使诉于简文。简文和之不得。元帝犹惧。送李氏还荆州。世所谓西归内人者也。
秋气苍茫结孟津,复送巫山荐枕神。
昔时慊慊愁应去,今日劳劳长别人
⑴ ○《类聚》三十。《诗纪》七十一。
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
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