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76七絶 12058五律 3479七律 3816五排 42七排 1 4460四言 444六言 646古風 86154樂府 554 18 829 215辭賦 45琴操 8 189其他 1018 1188
共86154,分119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魏晋(续上)
陶潜 376 - 427 七首
王涣之 一首
王凝之 ? - 399 一首
王肃之 二十四首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椽,因居浔阳。后作大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屦(一作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
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⑴ ○《诗纪》三十三。戏鸿堂帖十引前三句。○帖云。王无四言诗。
烟煴柔风扇,熙怡和气淳。
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同上)
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
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
⑴ ○戏鸿堂十。《诗纪》三十三。又舆地纪胜十引林一韵。
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
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
朝华焕晨井,九盖倾青云。
前此圭璋庸,不识万流椿。
解落倏欻顷,寅客何必人
⑴ 原注。或云是诚。诚则能改。○真诰甄命授三。《诗纪外集》三。
浪神九陔外,研道前全真。
戢此灵凤羽,藏我华龙鳞。
高举方寸物,万吹皆垢尘。
顾哀朝生蟪,孰尽汝车轮(同上)
⑴ ○真诰作惠。洞仙传作辈。《诗纪》云。一作辈。
真诰曰: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自此往来。一月之中辄六过来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懈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
神岳排霄起,飞峰郁千寻。
寥笼灵谷虚,琼林蔚萧森。
羊生标美秀,弱冠流清音。
栖情庄惠津,超形象魏林。
扬彩朱门中,内有迈俗心
⑴ ○真诰运象篇一。《云笈七签》九十七。诸真歌颂。《诗纪外集》一。
纵觞任所适,回波萦游鳞。
千载同一朝,沐浴陶清尘
⑴ ○戏鸿堂帖十。《诗纪》三十三。○帖云。谢无四言诗。
神散宇宙内,形浪濠梁津。
寄畅须臾欢,尚想味古人
⑴ ○戏鸿堂帖十。《诗纪》三十三。○帖云。虞无四言诗。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⑴ 《文选》二十九。《诗纪》十。又《书钞》百十作曹植诗引神一韵。又《类聚》三十九引陈、神、申、尘、津、辛六韵。○逯案。此诗《书钞》引作曹植诗。当有所据。诗品谓古诗旧疑是曹王所著。为说与《书钞》合。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⑴ ○《文选》二十九。《类聚》四十作古墟墓诗。合璧事类六十七作古乐府。《诗纪》十。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尊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慰此平生亲
⑴ ○《文选》二十九作苏武诗。《类聚》二十九作苏武诗。《诗纪》二作苏武诗。又《初学记》十八作李陵赠苏武诗。引辰、秦二韵。又《御览》四百八十九作李陵赠苏武诗。引商一韵。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宋书》曰:晋庾义在吴郡时。吴中童谣。无几而庾义、王洽相继亡。按晋史。穆帝时。庾羲为吴兴内史。王洽为为吴郡内史。徵拜领军后。皆卒于官。义疑即羲也。
宁食下湖荇。不食湖上甘莼。
庾吴没命丧。复杀王领军
⑴ ○《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九。《诗纪》四十四。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⑴ ○《乐府诗集》四十四。《诗纪》四十一。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同上)
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同上)
古今乐录曰:欢闻歌者。晋穆帝升平初。歌毕辄呼欢闻不。以为送乐。后因此为曲名。今世用莎持乙子代之。语稍讹异也。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⑴ ○玉台新咏十。《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四十一。
黄葛生烂熳,谁能断葛根。
宁断娇儿乳,不断郎殷勤(同上)
《诗纪》云。南极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名林。字容真。晋兴宁四年丙寅六月二十三日降杨羲家。与真人同会。因吟授羲曰:
林振须类感,云蔚待龙吟。
玄数自相求,触节皆有音。
飞軿出西华,总辔忽来寻。
八遐非无娱,同咏理自钦。
悼此四维内,百忧常在心。
俱游北寒台,神风开尔襟
⑴ ○真诰运象篇四作六月二十三日夜南极夫人作。《云笈七签》九十七、诸真歌颂俱作南极王夫人授杨羲诗。《诗纪外集》二。
寂通寄兴感,玄气摄动音。
高轮虽参差,万仞故来寻。
萧萧研道子,合神契灵衿。
委顺浪世化,心标窈窕林。
同期理外游,相与静东岑
⑴ 真诰作衣此篇申情寄之来缘也。○同上
咏贫诗 魏晋 · 江回
荜门不启扉,环堵蒙蒿榛。
空瓢覆壁下,箪上自生尘。
出门谁氏子,惫哉一何贫
⑴ ○《类聚》三十五作江回诗。《初学记》十八。《诗纪》三十二。
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于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者。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时。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愿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韵调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于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以上《乐府诗集》引。乐府又云。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于此。逯案。续齐谐记。梁吴均撰。然检《御览》、事类赋引此或谓出《晋书》。或谓出《世说》。似王刘歌诗晋世已有记载。今列此俟考。
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琴。
空弦益宵泪,谁怜此夜心
⑴ ○《御览》五百七十七引《晋书》。事类赋琴赋注引《世说》。
魏晋 · 棘据
下窥幽谷底,窈窕一何深。
鱼动起重渊,鸟惊奋高林(○观林诗话。)
杂诗 魏晋 · 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⑴ ○《文选》二十九。《诗纪》三十。又《类聚》二十七引心、吟、林三韵。
兰亭诗 魏晋 · 庾蕴
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
朝荣虽云乐,夕毙理自因
⑴ ○戏鸿堂帖十。《诗纪》三十三。○帖云。庾无四言诗。
圣主应期运,至德敷彝伦。
神道垂大教,玄化被无垠。
钦若崇古制,建侯屏四邻。
皇舆回羽盖,高会洛水滨。
临川讲妙艺,纵酒钓潜鳞。
八音以迭奏,兰羞备时珍。
古人亦有言,为国不患贫。
与蒙庙庭施,幸得厕太钧。
群僚荷恩泽,朱颜感献春
赋诗尽下情,至感畅人神。
长流无舍逝,白日入西津
奉辞慕华辇,侍卫路无因。
驰情系帷幄,乃心恋轨尘
⑴ ○《类聚》二十九。广《文选》八。《诗纪》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