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63七絶 12010五律 3475七律 3807五排 42七排 1 4460四言 444六言 644古風 85933樂府 554 18 829 215辭賦 45琴操 8 189其他 1018 1188
共4460,分1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司空图 837 - 908 四首
孙鲂 三首
孙光宪 895 - 968 五首
王建 767 - 831 一首
无名氏 六十七首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
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
引用典故:上掌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
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
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
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
引用典故:五柳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摇荡和风恃赖春,蘸流遮路逐年新。
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小池前后碧江滨,窣翠抛青烂漫春。
不是和风为抬举,可能开眼向行人。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碧玉衣裳白玉人,翠眉红脸小腰身,瑞云飞雨逐行云。

除却弄珠兼解佩,便随西子与东邻,是谁容易比真真。
月淡风和画阁深,露桃烟柳影相侵,敛眉凝绪夜沈沈。

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少年何处恋虚襟。
何满子 五代至宋初 · 孙光宪
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
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
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南歌子 其一 五代至宋初 · 孙光宪
艳冶青楼女,风流似楚真
骊珠美玉未为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舞袖频回雪,歌声几动尘。
慢凝秋水顾情人,祗缘倾国,著处觉生春。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扬州桥边(一作小)妇,长安(一作干)(一作市)里商人。
(一作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五陵风光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交亲。
云触岸,浪摇身,青草烟深不见人。
满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枫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修文寰海圣明君。
感皇恩。
八方无事妖氛靖。
定乾坤。
君臣道泰如鱼水。
衣永挂长新。
道属轻山岳,千秋与万春。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八七)
好是身沾圣主恩。
紫襕初降耀朱门。
合郡人心咸喜贺,拜圣君。

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看着风前双旌拥,贺明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九三)
结草衔珠不忘恩。些些言语莫生嗔。
比死共君缘外客。悉安存。
百鸟相依投林宿。道逢枯草再迎春。
路上共君先下拜。遇药伤蛇口含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一○九)
春去春来春复春。寒暑来频。
月生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
只见庭前千岁月。长在长存。
不见堂上百年人。尽总化微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一二七)
正月年首初春。□□改故迎新。
李玄附灵求学。树下乃逢子珍。
项托七岁知事。甘罗十二相秦。
若无良妻解梦。冯唐宁得忠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一六四)
一阵风起吹黑云。
船车撩乱满江津。
浩涆洪波长水面,浪如银。

即问长江来往客,东西南北几时分。
一过教人肠欲断,况行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一六七)
朝廷赏罚不逡巡。
宣事书家出各频。
当日进黄闻数纸,即凭酬答有功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二九)
春天暖日会妃嫔。
各各梳头出样新。
鹊语下阶争跪拜,愿令恩泽胜傍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四八)
批答封章不再寻。
少年宣使称君心。
近来暗读羲之帖,学得行书胜翰林。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五四)
百司供拟甚纷纭。
丹凤重修了奏闻。
明日禁兵阶立仗,金鹅袄子赐将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五九)
时仲春,草木新。
□初雨后路无尘。
林间往往临花马,楼上时时见美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六六)
帝诏四海赞诸宾。
黄金满屋未为珍。
虽然某某无才学,且听歌舞说千文。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八九)
形端表正自将身。
四海知识总相亲。
祸因恶积行千里,福缘善庆满乡邻。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九五)
剑号巨阙七星文。
珠称夜光蛇报恩。
菜重芥姜续所贵,李柰甚珍献圣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二九七)
父言
我今为宿持,不用见夫人。
夫人心体软,母子最为亲(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五二)
父言
来日见男女,啼哭苦申陈。
我心不许见,退却菩提恩(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五四)
袈裟常挂体。瓶钵镇随身。
常念弥陀转法轮。救度世间人(释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三七一)
不可论中不可论。
大圣化作老人身。
每每下山受供养,去时还乘五色云(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七)
天长地阔杳难分。
中国众生不可闻。
长安帝德承恩报,万国归投拜圣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四○)
汉家法用令章新。
四方取则玉华吟。
文章绎络如流水,白马驮经即自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四一)
化生童子问冬春。
自到西方未见分。
极乐国中无昼夜,花开花合辨朝昏。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六二四)
一更初夜坐调琴。
欲奏相思伤妾心。
每恨狂夫薄行迹,一过抛人年月深。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六)
君自去来经几春。
不传书信绝知闻。
愿妾变作天边雁,万里悲鸣寻访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七)
平旦寅。昔日巢父尧时人。
许由不羡九州岛长。临河洗耳不许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三九)
食时辰。夫子东行厄在陈。
九曲明珠难可任。悔不桑间问女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四一)
晡时申。齐晏虽小大国臣。
二桃何为杀三士。田疆接冶丧其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四五)
二更深。孝经一卷不曾寻。
之乎者也都不识。如今嗟叹始悲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五○)
自从塞北起烟尘。礼乐诗书总不存。不见父兮子不子。不见君兮臣不臣。暮闻战鼓雷天动。晓看带甲似鱼鳞。只是偷生时暂过。谁知久后不成身。愿得再逢尧舜日。圣朝偃武却修文。勤学不辞贫与贱。发愤长歌十二时辰。
平旦寅。少年勤学莫辞贫。
君不见朱买臣未得贵。犹自行歌背负薪。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五四)
食时辰。偷光凿壁事殷勤。
丈夫学问随身宝。白玉黄金未足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五六)
晡时申。悬头刺股是苏秦。
贫病即令妻嫂弃。衣锦还乡争拜秦。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六○)
平旦寅。叉手堂前咨二亲。
耶娘约束须领受。检校好恶莫生嗔。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六六)
食时辰。尊重耶娘生尔身。
未曾孝养归泉路。来报生中不可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六八)
晡时申。孝养父母莫生嗔。
第一温言不可得。处分小语过于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七二)
八十谁能料此身。
忘前失后少精神。
门前借问非时鬼,梦里相逢是故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八九七)
二十笄年花蕊春。
父娘娉许事功勋。
香车暮逐随夫婿,如同萧史晓从云。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一)
四十当家主计深。
三男五女恼人心。
秦筝不理贪机织,祗恐阳乌昏复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三)
平旦寅。了了轮回受苦辛。
含全□□□□□。意识参杂有数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五二)
食时辰。无明花发几时新。
□声□□□□□。随运贪生恣苦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五四)
平旦寅。发意断贪嗔。
莫教心散乱。虚度一生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七四)
食时辰。努力早出尘。
莫念时时苦。回向涅盘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七六)
晡时申。须见未来因。
自躯终不保。终归一微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八○)
平旦寅。洗足烧香礼世尊。
胡跪虔诚齐发愿。努力修取未来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八六)
食时辰。纵然被骂莫生嗔。
遍体脓血流不尽。总是皮囊虚坏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八八)
晡时申。若能观行最为珍。
一切善法从心起。十方诸佛不离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九九二)
平旦寅。学道事须贫。
了无卓锥地。会合涅盘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
食时辰。勤息除我人。
善了平等性。当证法王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二)
晡时申。法性契于尘。
善作无住相。生灭体为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六)
二更静坐息心神。
喻若日月去浮云。
未识心时除妄想,只此妄想本来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一)
了解烦恼是痴人。
心心法数不识真。
一物不念始合道,说即得道是愚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七)
二更深。菩提妙理誓探寻。
旷彻清虚无去住。证得如如平等心。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三六)
二更深。五百个力士睡昏沉。
遮取黄羊及车匿。朱鬃白马同一心。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五六)
平旦寅。太子因中是佛身。
本有三十二相好。神通智慧异诸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六二)
食时辰。本性持戒断贪嗔。
不羡世间为国主。唯求涅盘成佛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六四)
晡时申。太子广开妙法门。
降得魔王及外道。莎罗林里见世尊。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六八)
三更深。
三更深。
释迦演法语同音。
听闻随类皆得解,观根为说称人心。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七四)
平旦寅。
平旦寅。
毗耶长者半千人。
俱持宝盖来相诣,维摩托疾有其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八○)
一从富,一从贫。
两皆住着心不匀。
但知取食无高下,自然即是法真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八五)
晡时申,晡时申。
光明童子到城门。
借问道场何所是,维摩报到直心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九二)
佛亲侍,阿难云。
如来有疾要医身。
持钵乞乳呵令去,慎莫教他外道闻。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九三)
平旦寅。□□□□未安身。
奉劝有男须入学。莫推言道我家贫。
从小父娘□□□。到大偻罗必越人。
纵然未得一官职。笔下方圆养二亲。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
食时辰。□□□□□□□。
□□□宁心莫慢。逢人礼节切须存。
□□□□□□□。□□□□用胜人。
会得先贤经典义。何愁到处不安身。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二)
晡时申。劝君教子胜留银。
不见昔时勤学仕。衣锦还乡朱买臣。
名播其传天下说。扬名父母不及亲。
但教十年冬夏读。不搂变作一贫人。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六)
秋水澄澄深复深。
喻如贱妾岁寒心。
江头寂寞无音信,薄暮惟闻黄鸟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五○九)
一言道合即知音。
酒如泉水肉如林。
有胆浑沦天许大,泰山团作小于心。
按:敦煌歌辞总编补遗(补一○四)
新开九酝气氛氲。
嫌何昔日孟尝君。
壶觞百杯徒浪饮,章程不许李稍云。
按:敦煌歌辞总编补遗(补一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