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76七絶 12058五律 3479七律 3816五排 42七排 1 4460四言 444六言 646古風 86154樂府 554 18 829 215辭賦 45琴操 8 189其他 1018 1188
共86154,分119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徐陵 507 - 583 三首
徐谦 一首
荀雍 一首
颜延之 384 - 456 二首
颜之推 531 - 591 一首
阴铿 四首
虞骞 一首
虞羲 一首
庾丹 一首
庾肩吾 七首
庾信 513 - 581 三十五首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花簟,轻寒入锦(玉台新咏作帔。)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玉台新咏八。《诗纪》一百。)
山斋诗 陈朝 · 徐陵
桃源惊往客,鹤峤来宾
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
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
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
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
砌水何年溜,檐桐几度春。
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
⑴ ○本集一。文苑英华三百十七。《诗纪》一百。
侍宴诗 陈朝 · 徐陵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承恩豫下席,应阮独何人
⑴ ○本集一。《类聚》三十九。《诗纪》一百。
穷通皆是运,荣辱岂关身。
不愿(一作顾)门前客,看时逢故人。
临川亭诗 南朝宋 · 荀雍
目极依春路,披褐怀良辰。
明发戒徒御,临流饯归人
⑴ ○《初学记》十八。《诗纪》五十三。
炎天埃郁暑晏尘纷
独静阙偶坐,临堂对星分
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
夜蝉夏急阴虫先秋闻。
岁候初过半,荃蕙岂久芬。
屏居恻物变,慕类抱情殷。
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
⑴ ○《文选》二十六。《诗纪》四十六。
眇默轨路长,憔悴征戍勤。
昔迈先徂师,今来后归军。
振策眷东路倾侧不及群。
息徒顾将夕,极望梁陈分。
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
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
惟彼雍门子,吁嗟孟尝君。
愚贱同堙灭,尊贵谁独闻。
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
⑴ ○《文选》二十七。《诗纪》四十六。
① 《诗纪》云。梁词人丽句作惠慕道士诗。题云犯虏将逃作。
北史本传曰:荆州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送之推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旧翰。遇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奔齐。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侠客重艰辛,夜出小平津。
马色迷关吏,鸡鸣起戍人
露鲜华剑彩,月照宝刀新。
问我将何去,北海就孙宾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诗纪》百十。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⑴ ○本集。《类聚》二十九。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九十九。
秩满三秋暮,舟虚一水滨。
漫漫遵归道,凄凄对别津。
晨风下散叶,歧路起飞尘。
长岑旧知远,莱芜本自贫。
被里恒容吏,正朝不系民。
惟当有一犊,留持赠后人
⑴ ○本集。《类聚》五十。《诗纪》九十九。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迥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沈。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⑴ ○本集。《类聚》四十。《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三百六。事文《类聚》前集五十八。《诗纪》九十九。
湘水旧言深,征客理难寻。
独愁无处道,长悲不自禁。
逢人憎解佩,从来懒听音。
唯当有夜鹊,南飞似妾心
⑴ ○本集。《类聚》三十二。《诗纪》九十九。
清风送凉气,薄暮荡炎氛。
虹照涟漪水,电出嵯峨云。
落晖散长足,细雨织斜文
⑴ ○《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九十一。
春郊诗 南梁 · 虞羲
光风转蕙亩,香雾郁兰津。
暄迟蝶弄葩,景丽鸟和春。
樵歌喧垄暮,渔枻乱江晨。
山中芳杜若,依依独思人
⑴ ○《初学记》三。《诗纪》九十一。
① 《诗纪》云。律祖作庾肩吾者非。○下同。
耿耿横天汉,飘飘出岫云。
月斜树倒影,风至水回文。
已泣机中妇,复悲堂上君。
罗襦晓长襞,翠被夜徒薰。
空汲银床井,谁缝金缕裙。
所思竟不至,持酒清夜分(○玉台新咏五。《诗纪》九十二。)
山林重明灭,风月临嚣尘。
著书惟隐士,谈玄止谷神。
雁重翻伤性,蚕寒更养身。
广陵馀故曲,山阳有旧邻。
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无以助庖人
⑴ ○《类聚》三十六。《诗纪》八十。
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
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
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
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
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
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
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
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
⑴ ○《类聚》七十六。《诗纪》八十。
陈王擅书府,河间富典坟。
五车方累箧,七阁自连云。
松椠芳帙气,柏熏起厨文。
羽陵青简出,妫泉绿字分。
方因接游圣,暂得奉朝闻。
峰楼霞早发,林殿日先曛。
洛城复接限,归轩畏后群
⑴ ○《初学记》十二。《诗纪》八十。
旆转黄山路,舟纚白马津。
送轮时合幰,分骖各背尘。
常山喜临岱,陇头悲望秦。
欲持汉中策,还以赠征人
⑴ ○《类聚》二十九。《初学记》十八。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八十。
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
照雪光偏冷,临花色转春。
星流时入晕,桂长欲侵轮。
愿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尘
⑴ ○《类聚》一。《初学记》一。文苑英华百五十二。《诗纪》八十。又草堂诗笺三十一江月诗注引人一韵。
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石城定若远,前溪应几深
⑴ ○玉台新咏十。《初学记》十。《诗纪》八十。
三国典略曰:宋子仙破会稽。购得肩吾。谓之曰:昔闻汝能诗。今可作。若能。当贳汝命。肩吾操笔立成。子仙乃释之。
发与年俱暮,愁将罪共深。
聊持转风烛,暂映广陵琴(○《御览》六百。《诗纪》八十。)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
要妙思玄牝,虚无养谷神。
丹丘乘翠凤,玄圃御斑麟。
移梨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从今复几春。
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同上)
北阙临玄水南宫绛云
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
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⑴ 《诗纪》云。旧本阙作阁。生作坐。大作天。今从石刻正之。○本集二。《类聚》七十八。《初学记》二十三。《乐府诗集》七十八。庾开府诗集上。式古堂书画汇考。《诗纪》百十四。
地境阶基远,天窗影迹深。
碧玉成双树,空青为一林。
鹄巢堪炼石,蜂房得煮金。
汉武多骄慢,淮南不小心。
蓬莱入海底,何处可追寻
⑴ ○本集二。《类聚》七十八。《乐府诗集》七十八。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四。
舟师会孟津,甲子阵东邻。
雷辕战鼓,剑室动金神。
幕府风云气,军门关塞人。
长旌析鸟羽,合甲犀鳞
星芒一丈燄,月晕七重轮。
黎阳水稍渌,官渡柳应春。
无庸奉天眷,驱传牧南秦
繁词劳简牍,杂俗弊风尘。
上洛逢都尉,商山见逸民。
留滞终南下,唯当一史臣
⑴ ○本集三。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楼船聊习战,白羽试总军。
山城对却月,岸阵抵平云。
赤蛇悬弩影,流星抱剑文。
胡笳遥警夜,塞马暗嘶群。
客行明月峡,猿声不可闻
⑴ ○本集三。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作和赵王从军。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河图》论阵气,金匮辨星文。
地中鸣鼓角,天上下将军。
函犀七属,络铁本千群。
飞梯聊度绛,合弩暂凌汾。
寇阵先中断,妖营即两分。
连烽对岭度,嘶马隔河闻。
箭飞如疾雨,城崩似坏云。
英王于此战,何用武安君
⑴ ○本集二。文苑英华百九十九及《乐府诗集》三十二并作从军行。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
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
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
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⑴ ○本集三。《类聚》二十六作咏怀诗。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惟忠且惟孝,为子复为臣。
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
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
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
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同上)
横流遘屯慝,上墋结重氛。
哭市闻妖兽,颓山起怪云。
绿林多散卒,清波有败军。
智士今安用,忠臣且未闻。
惜无万金产,东求沧海君
⑴ ○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
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
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
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
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
⑴ ○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山人久陆沈,幽径忽春临。
决渠移水碓,开园扫竹林。
欹桥久半断,崩岸始邪侵。
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耕种且须深。
长门一纸赋,何处觅黄金
⑴ ○本集四。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
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稚川求药录,君平问卜林。
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
讵知长抱膝,独为梁父吟
⑴ ○本集四。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直城龙首抗,横桥天汉分。
风乌疑近日,露掌定高云。
新渠还入渭,旧鼎更开汾。
汉猎熊攀槛,秦田雉失群。
宜年动春律,御宿敛寒氛。
弄玉迎箫史,东方觅细君。
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
鸟鸣还独解,花开先自薰。
谁知灞陵下,犹有故将军
⑴ ○本集四。文苑英华百五十七。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
蘋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
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
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
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
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
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⑴ ○本集四。《类聚》三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六。
冥漠尔游岱,凄凉余向秦。
虽言异生死,同是不归人。
昔余仕冠盖,值子避风尘。
望气求真隐,伺关待逸民。
忽闻泉石友,芝桂不防身。
怅然张仲蔚,悲哉郑子真。
三山犹有鹤,五柳更应春。
遂令从渭水,投吊往江滨
⑴ ○本集四。《类聚》三十四作伤周处士。文苑英华三百二。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昔日谢安石,求为淮海人。
仿佛新亭岸,犹言洛水滨。
南冠今别楚,荆玉遂游秦。
倘使如杨仆,宁为关外人
⑴ ○本集五。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云光偏乱眼,风声特噤心。
冷猿披雪啸,寒鱼抱冻沈。
今朝一壶酒,实是胜千金。
负恩无以谢,惟知就竹林
⑴ ○本集五。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
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
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
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
⑴ ○本集五。文苑英华百七十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昨夜鸟声春,惊鸣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
流星浮酒泛,粟瑱绕杯唇。
何劳一片雨,唤作阳台神
⑴ ○本集五。《类聚》六十九作咏屏风诗。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七。又《初学记》三作咏春诗。引邻、人二韵。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同上)
三危上凤翼,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深谷鸟声春。
住马来相问,应知有姓秦
⑴ ○本集五。《初学记》二十五。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镜诗 北周 · 庾信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
⑴ ○本集五。《初学记》二十五。万花谷续七作庾信诗。《诗纪》百十七。
咏树诗 北周 · 庾信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
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
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沈
⑴ ○本集五。《类聚》八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九丹开石室,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⑴ ○本集五。《类聚》三十六及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作庾肩吾。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
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八。
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⑴ ○本集六。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庾开府诗集下作重别周尚书。《诗纪》百十八。
金灶新和药,银台旧聚神。
相看但莫怯,先师应识人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八。
石软香饭,铅销似熟银。
蓬莱暂近别,海水遂成尘(同上)
长思浣纱石,空想捣衣砧。
临邛若有便,为说解琴心
⑴ ○本集六。《初学记》十五作看妓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三。庾开府诗集下作看妓。《诗纪》百十八。
刘伶正捉酒,中散欲弹琴。
但使逢秋菊,何须就竹林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八。
嗣宗看月夜,中散对行云。
一弦虽独韵,犹足动文君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八。
不见石城乐,惟闻乌噪林。
新声逐弦转,应得动春心(同上)
秦青初变曲,未有逐琴心。
明年花树下,月月来相寻
⑴ 春字○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八。
旱莲生竭镬,嫩菊养秋邻。
满池留浴鸟,分桥上戏人
⑴ ○本集六。《类聚》五十六。《诗纪》百十八。
明明九族序,穆穆四门宾。
阴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
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
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
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
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
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
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