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363七絶 12010五律 3475七律 3807五排 42七排 1 4460四言 444六言 644古風 85933樂府 554 18 829 215辭賦 45琴操 8 189其他 1018 1188
共554,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杜甫 712 - 770 三首
高适 700 - 765 二首
韩翃 一首
李白 701 - 762 六首
刘禹锡 772 - 842 一首
刘长卿 ? - 790 一首
柳宗元 773 - 819 一首
皮日休 834 - 883 一首
王勃 650 - 675 一首
王昌龄 698 - 756 一首
王维 701 - 761 一首
韦应物 737 - 791 一首
温庭筠 801 - 866 一首
张祜 791 - 852 六首
包佶 727 - 792 二首
不详 十九首
杂曲歌辞 丽人行(753年) 唐 ·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一作画)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一作为)(乌合反)(一作匌㔩)垂鬓唇。
(一作身)后何所见,珠压腰衱(一作襻,一作肢)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一作珍)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一作坐)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一作丝络)八珍
箫鼓(一作管)哀吟感鬼神,宾从杂(一作合)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一作道)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音副)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一作世)绝伦,慎莫(一作向)丞相嗔
⑴ 明皇每年十月幸华清宫,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灿烂芳馥于路,而国忠私于虢国,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镳方驾,不施帏幔,同入禁中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赠花卿(761年) 唐 ·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秪应天上有(一作去),人间能得几回闻。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少年行二首 其一 (761年) 唐 · 杜甫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一作养)儿孙。
倾银注瓦(一作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茫茫(集作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引用典故:霍将军
蓟门逢古(一作故)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塞下曲六首 其四 (743年)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李将军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一作杀)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上陌(一作陌上),惊动洛阳人。
门有车马客,金鞍曜朱轮。
谓从(一作云)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埽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飖(集作飘)三十春。
空谈霸(集作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引用典故:团扇 戚姬髡发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虽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戚姬髡剪(集作发)舂市,万古共悲辛。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集作苦辛)
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① 按此十二曲史书不载,疑宗元私作而未尝奏,或虽奏而未尝用,故不被于歌。
② 《奔鲸沛》,言辅氏凭江淮,竟东海,命将平之也。第五。
并表:臣宗元言:臣幸以罪居永州,受食府廪,窃活性命,得视息,无治事,时恐惧小閒,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伏惟汉、魏以来,代有铙歌鼓吹词,唯唐独无有。臣为郎时,以太常联礼部。尝闻鼓吹署有戎乐,词独不列。今又考汉曲十二篇,魏曲十四篇,晋曲十六篇,汉歌词不明纪功德,魏、晋歌,功德具。今臣窃取魏、晋义,用汉篇数,为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纪高祖、太宗功能之神奇,因以知取天下之勤劳,命将用师之艰难。每有戎事,治兵振旅,幸歌臣词以为容,且得大戒,宜敬而不害。臣沦弃既死,言与不言,其罪等耳。犹冀能言,有益国事。不敢效怨怼默已,谨冒死上。
奔鲸沛,荡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云。
帝怒下顾,哀垫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修鳞。
披攘蒙霿,开海门。
地平水静,浮天垠(集作根)
羲和显耀,乘清氛。
赫炎溥畅,融大钧
⑴ 《奔鲸沛》,十八句,其十句句三字,八句句四字
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
持以遗北虏,绐云生有神。
每岁走其使,所费如云屯。
吾闻古圣王,修德来远人。
未闻作巧诈,用欺禽兽君。
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
如何汉宣帝,却得呼韩臣。
引用典故:朝云 智琼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分(集作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
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
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一本无此首)
① 《通典》云:“武德初,因隋旧制,奏九部乐,四曰扶南。”《新唐书·礼乐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自河西至者,有扶南乐舞。”
引用典故:倾国 卢女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
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借问江(集作堤)上柳,青青为谁春。
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
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
言是(一作念)邯郸伎,不见(一作易)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
唯有漳(一作淬)河柳,还向旧营春。
入夜秋砧动,千声起四邻。
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飞丝惹绿尘,软叶对孤轮。
今朝入园去,物色强著人。
红粉青楼曙,垂杨仲月春。
怀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
舞带萦丝断,娇娥向叶嚬。
横吹凡几曲,独自最愁人。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
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
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
① 明皇幸蜀,南入斜谷,属霖雨弥旬,于栈道中闻铃声与山相应,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时独梨园善觱栗工张徽从至蜀,以其曲授之,后入法部。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集作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膋芗备,玉帛陈。
风动物,乐感神。
三献终,百神臻。
草木荣,天下春。
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
飨时灵贶僾如在,乐罢馀声遥可闻。
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
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
① 《唐书·乐志》曰:“景龙三年,亲祀昊天上帝,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作用《凯安》。”
得一流玄泽,通三御紫宸。
远叶千龄运,遐销九域尘
绝瑞骈阗集,殊祥络绎臻。
登年庆栖亩,稔岁贺盈囷。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朝日乐,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寿和》、《凯安》五章,辞同《冬至圜丘》。”
崇牙树羽延调露,旋宫扣律掩承云。
诞敷懿德昭神武,载集丰功表睿文。
① 唐天宝中《祀九宫贵神乐》,降神用《豫和》,六变。皇帝行用《太和》。登歌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寿和》。饮福酒用《福和》。退文舞、迎武舞用《舒和》。亚献、终献用《凯安》。登歌、撤豆用《肃和》。送神用《豫和》。
羽籥既阕干戚陈,八音克谐六变新。
愉贵神兮般以乐,保皇祚兮万斯春。
① 《唐书·乐志》曰:“显庆中,皇后亲蚕,内出《享先蚕乐章》。迎神用《永和》,亦曰《颂德》。皇后升坛用《肃和》。登歌、奠币用《展敬》。迎俎用《絜诚》。饮福、送神用《昭庆》。”
明灵光至德,深功掩百神。
祥源应节启,福绪逐年新。
万宇承恩覆,七庙伫恭禋。
(一作一)兹申至恳,方期远庆臻。
① 《唐书·乐志》曰:“皇太子亲释奠,迎神用《诚和》,亦曰《宣和》。皇太子行用《承和》。登歌、奠币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词同《冬至圜丘》。送神用《诚和》,词同《迎神》。”《通典》曰:“开元中又造三和乐,一曰《祴和》,三公升降及行则奏之;二曰《丰和》,享先农则奏之;三曰《宣和》,祭孔宣父、齐太公则奏之。”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① 《唐书·礼仪志》曰:“明皇开元二十年正月,诏两京诸州置玄元庙,天宝二年三月,以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其乐章,降仙圣奏《煌煌》。登歌、发炉奏《冲和》。上香毕奏《紫极》舞。撤醮奏《登歌》。送仙圣奏《真和》。”《会要》曰:“太清宫荐献圣祖玄元皇帝,奏混成《紫极》之舞。”
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
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
人风齐太古,天瑞叶惟新。
仙乐清都上,长明交泰辰。
① 《唐书·乐志》曰:“昭德皇后庙,迎神用《永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坤元》。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词内出。”
穆清庙,荐严禋。
昭礼备,和乐新。
望灵光,集元辰。
祚无极,享万春。
① 《唐书·乐志》曰:“昭德皇后庙,迎神用《永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坤元》。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词内出。”
诚心达,娱乐分。
升箫膋,郁氛氲。
茅既缩,鬯既薰。
后来思,福如云。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隐太子庙乐》,迎神用《诚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诚和》,词同《迎神》。”
三县已判歌钟列,六佾将开羽戚分。
尚想燕飞来蔽日,终疑鹤影降凌云。
① 《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平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平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① 《唐馀录》曰:“周宗庙乐,降神奏《肃顺》。皇帝行奏《治顺》。献信祖室奏《肃雍》之舞。僖祖室奏《观成》之舞。太祖室奏《明德》之舞。世宗室奏《定功》之舞。酌献、登歌奏《感顺》。迎俎奏《禋顺》。饮福奏《福顺》。送文舞、迎武舞奏《忠顺》。武舞奏《善顺》。撤俎奏《礼顺》。送神奏《肃顺》。”
清庙新,展严禋。
恭祖德,厚人伦。
雅乐荐,礼器陈。
皇尸,列虞宾。
神如在,声不闻。
享必信,貌惟夤。
龙服,奠牺樽。
礼既备,庆来臻。
① 《五代会要》曰:“晋天福四年十二月,太常奏《正至》王公上寿,皇帝举酒奏《玄同》之乐。皇帝三饮,皆奏《文同》之乐。食举奏《昭德》之舞,次奏《成功》之舞。皇帝降坐奏《大同》之乐。其辞并崔棁等造。”《唐馀录》曰:“天福五年十一月冬至,朝群臣,举觞奏《玄同》。三爵、登歌奏《文同》。四爵、登歌作,群臣饮,宫县乐作。又奏龟兹及霓裳法曲,以须食毕,于时众闻龟兹法曲,雅郑杂糅,固已非之。明年正旦上寿,登歌发声,悲离烦慝,如虞殡薤露之音,观者以为不祥。”
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
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临。
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
① 《水调》,商调曲也。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又有《新水调》,亦商调曲。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
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① 《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本在正宫调中,有大遍、小遍。至贞元初,康昆崙翻入琵琶玉宸宫调,初进曲在玉宸殿,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段和尚善琵琶,自制《西凉州》,后传康昆崙,即道调《凉州》,亦谓之《新凉州》。
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
唤上紫微三五夕,圣明方寿一千春。
明月照秋叶,西风响夜砧。
彊言徒自乱,往事不堪寻。
坐对银釭晓,停留玉箸痕。
君门常不见,无处谢前恩。
天边物色更无春,祗有羊群与马群。
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
引用典故:父母国
自古无(集作有)和亲,贻灾到妾身。
(集作朔)风嘶去马,汉月吊(集作出)行轮。
衣薄狼山雪,妆成虏塞春。
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
① 《伊州》,商调曲,西凉节度盖嘉运所进。
行乐三阳早,芳菲二月春。
闺中红粉态,陌上看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