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274七絶 13913五律 3191七律 4361五排 29七排 2 7386四言 333六言 919古風 97058樂府 663 11 926 352辭賦 24琴操 8 193其他 972 979
共97058,分129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谢朓 464 - 499 五首
邢邵 496 - ? 一首
徐摛 474 - 551 二首
徐陵 507 - 583 四首
徐勉 466 - 535 一首
徐爰 394 - 475 一首
荀仲举 一首
颜延之 384 - 456 三首
颜之推 531 - 591 一首
阴铿 二首
宇文招 ? - 580 一首
庾肩吾 十六首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
整跸游九阙清箫开八埏。
锵锵玉銮动,溶溶金障旋。
郊宫光已属,升柴礼既虔。
福响灵之集,南岳固斯年
⑴ ○本集二。《乐府诗集》二十。《诗纪》五十八。
出车长洲苑,选族朝夕川。
络络云骑,奕奕泛戈船(同上)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
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
怅望心已极,惝恍魂屡迁。
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
谁规鼎食盛,宁要狐白鲜。
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⑴ ○本集三。《文选》三十。《类聚》六。三谢诗。《诗纪》五十九。
念深冲照广,业阐清化玄。
端仪穆金殿,敷教藻琼筵。
船湛轻帷蔼,磬转芳风旋。
卷辔栖道树,方津棹法舷。
归兴凭大造,昭途良易筌(同上)
宸仪警,王度乾。
嗟云汉,望昊天。
年病从横至,动息不自安。
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
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
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
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
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
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
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
先言叹三友,末言惭一官。
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
审谕虽有属,笔削少能干。
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
空想青门易,宁见赤松难。
寄语东山道,高驾且盘桓
⑴ ○《初学记》三。又十二作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文苑英华百九十。《诗纪》百十。
咏笔诗 南梁 · 徐摛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
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⑴ ○《初学记》二十一。《诗纪》八十九。又《类聚》五十八引烟、篇、捐三韵。《白帖》四作笔。引一句。
咏橘诗 南梁 · 徐摛
丽树标江浦,结翠似芳兰。
焜煌玉衡散,照曜金衣丹
愧以无雕饰,徒然登玉盘
⑴ ○《类聚》八十六。《诗纪》八十九。
落花还井上,春机当户前。
带衫行障口,觅钏枕檀边。
数镊经无乱,新浆纬易牵。
蜘蛛夜伴织,百舌晓惊眠。
封用黎阳土,书因计吏船。
欲知夫婿处,今督水衡钱
⑴ ○本集一。《乐府诗集》三十五。《诗纪》一百。
春情诗 陈朝 · 徐陵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
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
⑴ ○本集一。《类聚》十八。《诗纪》一百。
① 《诗纪》云。声偶作徐摛。诗汇作庾肩吾。并误。
山宫类牛首,汉寝若龙川。
玉碗无秋酎,金灯灭夜烟。
丹帷迫灵岳,绀席下群仙。
堂虚沛筑响,钗低戚舞妍。
何殊后庙里,子建作华篇
⑴ ○本集一作和赛汉高帝庙。《类聚》七十九。《诗纪》一百。
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拭粉留花称,除钗作小鬟
绮灯停不灭,高扉掩未关。
良人在何处,光唯见月还(○玉台新咏八。《诗纪》一百。)
虽为远道怨,翻成今日欢。
含花已灼灼,类月复团团
⑴ ○《初学记》十六。《诗纪》八十九。
华林北涧诗 南朝宋 · 徐爰
总长潭兮括远源,下沈留兮起轻泉。
回溪浚兮曲沼阻,冲波激兮濑浅浅。
贯九谷兮积灵芝,飞清寿兮洁澄连
⑴ 《诗纪》云。一作川。○《类聚》九、《诗纪》五十四并作徐谖。
高台秋色晚,直望已凄然。
况复归风便,松声入断弦。
泪逐梁尘下,心随团扇捐。
谁堪三五夜,空树月光圆
⑴ 乐府作圜。○文苑英华二百四。《乐府诗集》三十一。《诗纪》百十。
从军行 南朝宋 · 颜延之
苦哉远征人,毕力干时艰
秦初略扬越,汉世争阴山。
地广旁无界,岩阿上亏天。
峤雾下高鸟,冰沙固流川。
秋飙冬未至,春液夏不涓。
闽烽指荆吴,胡埃属幽燕。
横海咸飞骊,绝漠皆控弦。
驰檄发章表,军书交塞边。
接镝赴阵首,卷甲起行前。
羽驿驰无绝,旌旗昼夜悬。
卧伺金柝响,起候亭燧燃。
逖矣远征人,惜哉私自怜
⑴ ○《乐府诗集》三十二。广《文选》十四。《诗纪》四十六。又《类聚》四十一引艰、山、悬、燃、怜五韵。
集曰:元嘉十年也。
周御穷辙迹,夏载历山川。
蓄轸岂明懋,善游皆圣仙。
帝晖膺顺动清跸巡广廛。
楼观眺丰颖金驾映松山。
飞奔互流缀,缇彀回环
神行埒浮景,争光溢中天。
开冬眷徂物,残悴化先
阳陆团精气,阴谷寒烟
攒素既森蔼积翠葱芊
息飨嘉岁通急无年
温渥浃舆隶,和惠属后筵
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
疲弱谢陵遽,取累非纆牵
⑴ ○《文选》二十二。《诗纪》四十六。又草堂诗笺二十一。玉台诗注作应诏诗。引天、芊二韵。
北使洛诗 南朝宋 · 颜延之
沈约《宋书》曰:延之为豫章世子中军行参军。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参起居。延之至洛阳。道中作诗一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集曰:时年三十二。
改服饬徒旅,首路跼险艰。
振楫发吴洲,秣马陵楚山。
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
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
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
伊濲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宫陛巢穴,城阙生云烟
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
阴风凉野,飞云瞀穷天。
临途未及引,置酒惨无言。
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
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愆。
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⑴ ○《文选》二十七。《诗纪》四十七。又《类聚》二十七作北使主洛。引山、间、川、椽、烟五韵。
神仙诗 北齐至隋初 · 颜之推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
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
镜中不相识,扪心自怜
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
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
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
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
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
⑴ ○文苑英华二百二十五。《诗纪》百十。
佳人遍绮席,妙曲动鹍弦。
楼似阳台上,池如洛水边。
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
翠柳将斜日,俱照晚妆鲜
⑴ ○本集。《类聚》四十二。《初学记》十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万花谷三十二作阴铿诗。《诗纪》九十九。
夹池一丛竹,垂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皮裁薛县冠。
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
欲见葳蕤色,当来菟苑看
⑴ 本集作欲见凌冬质。当为雪中看。《类聚》同。○本集作夹池竹。《类聚》八十九。《初学记》二十八作侍宴赋得竹诗。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五。万花谷后三十八作阴铿诗。《诗纪》九十九。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
水冻菖蒲未生节,关寒榆荚不成钱
⑴ ○文苑英华百九十九。《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百十二。
徼道临河曲,层城傍洛川。
金门才出柳,桐井半含泉。
日起罘罳外,车回双阙前。
潘生时未返,遥心徒眷然
⑴ ○文苑英华百九十二。《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八十。
副君德将圣,陈王才掞天
归来宴平乐,置酒对林泉。
炉香杂山气,殿影入池涟。
艳舞移节,新歌屡上弦。
听曲惭回顾,思经徒欲眠
⑴ ○《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
桂棹桬棠船,飘扬横大川。
映岩沈水底,激浪起云边。
迥岸高花发,春塘细柳悬。
陪歌承睿赏,接醴侍恩筵。
谁云李与郭,独得似神仙
⑴ ○《初学记》七。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
昔在唐山曲,今承紫贝坛。
宁知临楚岸,非复望长安。
野旷秋先动,林高叶早残。
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峰寒。
徒然仰成诵,终用试才难
⑴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诗纪》八十。又《类聚》三十八作汉高庙诗。引坛、安、寒三韵。
百拱横筇节,千栌跨篥竿。
回龙仍作柱,置笛且成栾。
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蜂归怜蜜熟,燕入重巢干。
欲仰天庭掞,终知学步艰
⑴ ○《类聚》六十四。《诗纪》八十。
西狱浮樽桂,东皇事浴兰。
赦诏还京兆,归神出灌坛
湿风含酒气,阴云助麦寒
典农欣受职,治粟喜当官。
复此随车雨,民天知可安
⑴ ○《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八十。
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
暂息流膏雨,将似怨祁寒。
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
洁诚同望祀,惟馨等浴兰。
江苹享上帝,荆璧奠高峦。
繁云兴岳立,蒸穴动龙蟠。
渭渠还积水,滮池更起澜(○《类聚》一百。《诗纪》八十。)
① 《诗纪》云。一作侍宴景阳楼应令。
沐道逢将圣,飞觞属上贤。
仁风开美景,瑞气动非烟。
秋树翻黄叶,寒池黑莲
承恩谢命浅,念报在身前
⑴ ○《类聚》三十九。《诗纪》八十。
春花竞玉颜,俱折复俱攀。
细腰宜窄衣,长钗挟鬟
洛桥初度烛,青门欲上关。
中人应有望,上客莫前还
⑴ ○玉台新咏八作南苑还看人。《类聚》十八。《诗纪》八十。
瑞雪坠尧年,因风入绮钱。
飞花洒庭树,凝瑛结井泉。
寒光晦八极,同云暗九天。
已飘黄竹路,共庆白渠田
⑴ ○《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四作花雪。《诗纪》八十。
仙人白鹿上,隐士潜溪边。
试取西山药,来观东海田
⑴ ○《类聚》七十八。《诗纪》八十。
秦王金作柱,汉帝玉为栏。
仙人飞往易,道士出归难
⑴ ○《类聚》九。《初学记》七。《诗纪》八十。
空痾诚易愈,有病故难痊。
徒知饵五色,终当悲九泉。
已无云山草,沈痗竟谁怜。
复悲沦苦海,何由果净天(诸葛嵦)
昔类红莲草,自玩绿池边。
今如白华树,还悲明镜前。
壮心欲何在,馀日乃西迁。
清樽不复乐,蓬鬓岂还妍(徐防)
按:《诗纪》八十截前四句作萧纲诗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榇,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君)
经行林树下,求道志能坚。
既有神通力,振锡远乘烟。
一登四弘誓,至道莫能先。
不贪旷劫寿,无论延促年(孔焘○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