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并序。刘伯刍以元和八年出刺虢州。 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往往为亭台岛渚,目其处为三堂。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馀岁,职修人治,州中称无事,颇复增饰。从子弟而游其间,又作二十一诗以咏其事,流行京师,文士争和之。余与刘善,故亦同作。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只(一作祗)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① 并序。刘伯刍以元和八年出刺虢州。 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往往为亭台岛渚,目其处为三堂。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馀岁,职修人治,州中称无事,颇复增饰。从子弟而游其间,又作二十一诗以咏其事,流行京师,文士争和之。余与刘善,故亦同作。 新月迎宵挂,晴云到晚留。 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 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① 开元初,浚仪令焦封罢任,丧妻,客蜀中。夜逢一青衣,邀入一甲第,有女子年十七八,仪貌殊常,自称孙长史女,夫丧,寡居于此。命酒赋诗,遂留匹偶。经月,封思入关,女赠玉环并诗为别,封亦以诗留赠。登前途,女忽奔至,疑讶间,有千馀猩猩来,女喜跃曰:“君不顾我东归,我亦逐女伴归山耳。”化为一猩猩去。 心常名宦外,终不耻狂游。 误入桃源里,仙家争肯留。 鼻内出脓血,如加气转抽。 岂堪连背硬,何用更开喉。 陇右(一作外)长亭堠,山阴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 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 (见桂林市文物管理局编《桂林石刻》第一册)(按:《桂林石刻》编者注:「右摩崖在七星岩口,高一尺五寸,宽九寸,径一寸五分。原石已毁,据旧拓本校录。」诗末署「释怀信书」。同书又载《南溪山元岩磨崖题名》云:「怀信、觉救、惟则、惟亮、无等、无业,元和十二年九同游。业记。」今据以确定作者之时代。《宋高僧传》卷十九有《唐扬州西灵塔寺怀信传》,为会昌间人。时代虽相接,然无从證明即此诗作者,故不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