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0七絶 5282五律 1401七律 1797五排 12七排 2 3293四言 124六言 287古風 37706樂府 315 11 501 132辭賦 12琴操 10 55其他 491 278
共37706,分7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刘骏 430 - 464 一首
刘邈 一首
刘孝绰 481 - 539 二首
刘孝威 496 - 549 三首
柳恽 465 - 517 一首
陆倕 470 - 526 一首
陆厥 472 - 499 一首
菩提达摩 ? - 536 一首
阮卓 531 - 589 一首
王褒 三首
王籍 ? - 547 一首
王俭 452 - 489 一首
王融 467 - 493 五首
王僧孺 464 - 521 二首
魏收 506 - 572 一首
无名氏 八首
登鲁山诗 南朝宋 · 刘骏
解帆憩通渚,息徒凭椒丘。
粤值风景和,升高从远眸
纪郢穷西路,湘梦极南流。
杳哉汉阴永,浩焉江界修(○《类聚》七。《诗纪》四十五。)
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逐伴西蚕路,相携南陌头。
叶尽时移树,枝高乍易钩。
丝绳挂且脱,金笼写复收。
蚕饥日已暮,讵为使君留
⑴ ○玉台新咏八。《类聚》八十八。文苑英华二百八及《乐府诗集》二十八作采桑。《诗纪》八十八。
旭日舆轮动,言追河曲游。
纡馀出紫陌,迤逦度青楼。
前驱掩兰径,后乘历芳洲。
春色江中满,日华岩上留。
江风传葆吹,严华映采斿。
临涡起睿作,驷马暂停辀。
侍从荣前阮,雍容惭昔刘。
空然等弹翰,非徒嗟未遒
⑴ ○文苑英华百七十八。《诗纪》八十七。
客行三五夜,息棹隐中洲。
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
⑴ ○《类聚》二十七。《诗纪》八十七。
从军戍陇头,陇水带沙流。
时观胡骑饮,常为汉国羞。
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
顿取楼兰颈,就解郅支裘。
勿令如李广,功多遂不酬
⑴ 韵补作售。《类聚》作功遂不封侯。乐府同。文苑云。一作勿令如李广。功遂不封侯。《诗纪》云。一作功遂不封侯。○本集。《类聚》四十二作横吹曲陇头流水诗。文苑英华百九十八。《乐府诗集》二十一。《诗纪》八十八。又韵补二作乐府陇头水。引裘、售二韵。
广津寒欲歇,联樯密缆收。
六高匝近岫,江阔少方舟。
饯泪留神眷,离欷切私俦。
伫变齐儿俗,当传楚献囚。
徒然颁并命,只恧思如抽
⑴ ○本集。《乐府诗集》三十七。《诗纪》八十八。
① 《诗纪》云。晋傅玄《诗》曰:鹊巢丘城侧。雀乳空井中。
远去条支国,心知汉德休。
聊栖丞相府,过令黄霸羞。
挟子须闲地,空井共寻求。
辘轳丝绠绝,桔槔冬藓周。
将怜羽翼张,谁辞各背游
⑴ ○本集。文苑英华二百六作乳雀空城中。注云。城一作井。《乐府诗集》六十八。《诗纪》八十八。
南史曰:武帝与宴。必诏恽赋诗。尝和帝登景阳楼篇。深见赏美。当时咸共称传。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
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
⑴ ○梁书本传。南史本传。《诗纪》七十九。
南史曰:昉为御史中丞。后进皆宗之。时有彭城刘孝绰、刘苞、刘孺。吴郡陆倕、张率。陈郡殷芸。沛国刘显及到溉、到洽。车轨日至。号曰兰台聚。
和风杂美气,下有真人游。
壮矣荀文若,贤哉陈太丘。
今则兰台聚,万古信为俦。
任君本达识,张子复清修。
既有绝尘到,复见黄中刘(○南史到溉传。《诗纪》九十。)
平原十日饮,中散千里游。
渤海方淫滞,宜城谁献酬。
屏居南山下,临此岁方秋。
惜哉时不与,日暮无轻舟
⑴ ○《文选》三十六。《诗纪》六十二。又《类聚》三十一作奉答内兄顾希叔诗。引第五章。
说小何曾小,言流又不流(迁字是也。)
草若除其首(石头无草。),三四继门修
⑴ 《天圣广灯录》作「说少何曾少」,希字是也。
⑵ 传法弟子人数,准其传法人数,应云十七继门修也。零以上十七首,均见《祖堂集》卷二。《五灯会元》卷一录其一、其二、其四三首。《古尊宿语录》卷一引二首。
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
笑罢秦军却,书成燕将愁。
聊弃南金赏,方从沧海游。
寄言人世客,非君能见留
⑴ ○《类聚》五十五。《诗纪》百六。
游侠篇 北周 · 王褒
京洛出名讴,豪侠竞交游。
河南期四姓,关西谒五侯。
斗鸡横大道,走马出长楸。
桑阴徙将夕,槐路转淹留
⑴ ○《类聚》三十三。文苑英华百九十六作侠客行。《乐府诗集》六十七。《诗纪》百十三。
青楼临大道,游侠尽淹留。
陈王金被马,秦女桂为钩。
驰轮洛城巷,斗鸡南陌头。
薄暮风尘起,聊为清夜游
⑴ ○文苑英华二百七。《乐府诗集》七十七。《诗纪》百十三。
东流仰天汉,南渡似牵牛。
长堤通甬道,飞梁跨造舟。
使者开金堰,太守拥河流。
广陵候涛水,荆峡望阳侯。
波生从故舶,沙涨涌新洲。
天星识辩对,检玉应沈钩。
空悦浮《云赋》,非复采莲讴
⑴ ○《初学记》七。又《类聚》九作和治渭桥诗。引牛、舟、流、侯、洲、钩六韵。《诗纪》百十三。
《梁书》曰: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邪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颜氏家训》曰:王籍人若邪溪诗。江南以为文外独绝。物无异议。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诗》云: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毛传曰:言不喧哗也。吾每叹此解有情致。籍诗生于此意耳。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⑴ ○古诗类苑十四。《诗纪》八十六。
徙倚未云暮,阳光忽已收。
羲和远停晷,壮士岂淹留。
冉冉老将至,功名竟不修。
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
抚躬谢先哲,解绂归山丘
⑴ ○《类聚》六十五。《诗纪》五十六。又南史本传引稷契匡虞。伊吕翼周二句。《太平广记》百七十三引谈薮引周、邱二韵。
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
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
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
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
思公子 南齐 · 王融
春尽风飒飒,兰凋木修修。
王孙久为客,思君徒自忧
⑴ ○《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五十七。
追芳承荔浦,揖道讯虚丘。
升裾临广牧,从望尽平洲
曾山临翠坂,方渠缅清流。
阳台翻早茂,阴馆怀名秋。
岁晏乐光弭,景仄西华收。
端溪惭昔彦,测水谢前修。
往食曲阜盛,今属平台游。
燕棠缺初雅,郑衮息遗讴
久倾信都美,乃结茂陵俦。
河间诚可咏,南海果难游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五十七。
未学谢能算,高义幸知游。
留庭参辩奭,梁苑豫才邹。
徘徊岁光晚,摇落江树秋。
风旗萦别浦,霜琯迾遥洲
⑴ ○《类聚》二十九。《诗纪》五十七。
① 七章○乐府作七首。广《文选》、《诗纪》同。
倾魄属徂火,摇念待方秋。
凉气承宇结,明熠素阶流。
三星亦虚映,四屋惨多愁。
思君如萱草,一见乃忘忧。
自知心里恨,还向影中羞。
回持昔慊慊,变作今悠悠。
还君与妾扇,归妾奉君裘。
弦断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⑴ ○玉台新咏六作为人自伤。《类聚》三十二作又为姬人怨诗。《诗纪》七十八。
少年空扶辙,白首竟填沟。
苇席何由足,菽藿不能周。
自顾非好乞,行且欲包羞。
劳君款曲问,冒此殷勤酬(○初学诗十八。《诗纪》七十八。)
棹歌行 北齐 · 魏收
雪溜春浦花水足新流。
桃发武陵岸,柳拂武昌楼
⑴ ○文苑英华二百三。《乐府诗集》四十。《诗纪》百十。
左云。古辞。《唐书》乐志曰:石城乐者。宋臧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因作此曲。古今乐录曰:石城乐。旧舞十六人。
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
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
洛阳伽蓝记曰:齐士之民。风俗浅薄。虚谈高论。专在荣利。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砖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言其向背。速于反掌。是以京师谣语曰云云。怀砖之义起在于此。
狱中无系囚,舍内无青州。
假令家道恶,腹中不怀愁
⑴ ○洛阳伽蓝记二。《太平广记》四百九十三。
答后主附 南北朝 · 沈后
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同上)
咏龟诗 南北朝 · 赵儒宗
有灵堪托梦,无心解自谋。
不能蓍下伏,强从莲上游。
负图非所冀,支床空见留。
傥蒙一曳尾,当为屡回头
⑴ ○《类聚》九十六作赵宗儒。《初学记》三十。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佚作者名。《诗纪》百十。
疲痾积未瘳,伏枕倦长愁。
复念夜分首,江上值徂秋。
阴凝变远色,落叶泛寒流。
繁霜积晓缆,轻冰绕夜舟。
曳裾出兔苑,引领望龙楼。
勿念荆台侧,无为戚情游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九十三。
夜泊巴陵诗 南北朝 · 朱超
月夜三江静,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⑴ ○《类聚》二十七作泊巴陵诗。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诗纪》九十三。
阿子歌 南北朝 · 王金珠
可怜双飞凫,飞集野田头。
饥食野田草,渴饮清河流
⑴ ○《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九十四。
明月子 南北朝 · 谢燮
杪秋之遥夜,明月照高楼。
登楼一回望,望见东陌头。
故人眇千里,言别历九秋。
相思不相见,望望空离忧
⑴ ○《乐府诗集》六十五。《诗纪》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