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2七絶 5300五律 1403七律 1798五排 12七排 2 3293四言 124六言 287古風 37790樂府 315 11 501 132辭賦 12琴操 10 55其他 491 278
共37790,分73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魏晋(续上)
杨羲 330 - 386 一首
应玚 ? - 217 一首
云林右英夫人 一首
张华 232 - 300 一首
南北朝
鲍照 414 - 466 五首
常景 ? - 550 一首
沈约 441 - 513 四首
陈叔宝 553 - 604 四首
范云 451 - 503 一首
伏知道 一首
何逊 ? - 518 五首
江淹 444 - 505 一首
江总 519 - 594 四首
刘缓 ? - 540 一首
纵酒观群惠,倏忽四落周。
不觉所以然,实非有待游。
相遇皆欢乐,不遇亦不忧。
纵影玄空中,两会自然畴
⑴ 右昭灵李夫人歌。○真诰运象篇三。《云笈七签》九十七作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诸真歌颂作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诗纪外集》二。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
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
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
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同上)
驾风骋云軿,晨登太渟丘。
绛津连岑振,清波鼓浚流。
步空观九纬,八纲皆已游。
暂宴三金秀,来观建志俦。
勤懈不相掩,是以积百忧(同上)
君子有逸志,栖迟于一丘。
仰荫高林茂,俯临渌水流。
恬淡养玄虚,沈精研圣猷
⑴ ○《类聚》三十一。《诗纪》二十一。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本集三。《诗纪》五十。)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诗纪》作戍)
观见(《诗纪》但观)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⑴ (《诗纪》作下)。(○本集七。《乐府诗集》四十四。《诗纪》五十)
北出湖边戏,前还苑中游。
飞縠绕长松,驰管逐波
⑴ ○本集七。《乐府诗集》八十六。《诗纪》五十。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
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⑴ ○本集四。广《文选》十五。《诗纪》五十二。
头如刀。尾如钩。
中央横广。四角六抽。
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龟○同上)
蜀江导清流,扬子挹馀休。
含光绝后彦,覃思邈前修。
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当途谢权宠,置酒得闲游。
临高台 南梁 · 沈约
高台不可望(《类聚》作望远。),望远(谢集作远望。)使人愁。
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⑴ ○谢宣城诗集二。《类聚》四十二作临高台行。文苑英华二百十。《乐府诗集》十八。《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七十二。
湘夫人 南梁 · 沈约
潇湘风已息,沅澧复安流。
扬蛾一含睇,㛹娟好且修。
捐玦置澧浦,解佩寄中洲
⑴ ○《乐府诗集》五十七。《诗纪》七十二。
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
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
⑴ ○玉台新咏十作襄阳白铜蹄。《类聚》四十三作襄阳白铜鞮歌。文苑英华二百一作白铜鞮歌。《乐府诗集》四十八。《诗纪》七十二。
长史体閒任,坦荡外求
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
心从朋好尽,形为欢宴留。
欢宴未终毕,零落委山丘(同上)
大妇西北楼,中妇南陌头。
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可怜还自觉,人看反更羞(同上)
大妇上高楼,中妇荡莲舟。
小妇独无事,拨帐掩娇羞。
丈夫应自解,更深难道留(同上)
青槐夹驰道,御水映铜沟。
远望凌霄阙,遥看井干楼。
黄金弹侠少,朱轮盛彻侯。
桃花杂渡马,纷披聚陌头
⑴ ○《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九十八。○逯案。乐府此篇次唐人郑渥诗后。与前四篇不为一组。
春江聊一望,细草遍长洲。
沙汀时起伏,画舸屡淹留
⑴ ○《乐府诗集》四十八。《诗纪》九十八。
韶州图经曰:曲江县修仁水北。有三枫亭五渡水。齐范云为始兴。至修仁水。酌而饮之。赋《诗》曰:
三枫何习习,五渡何悠悠。
且饮修仁水,不挹背邪流
⑴ ○事类赋水赋注。《御览》五十九引方舆记。六十五引始兴记。《诗纪》七十七。
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城乌初起堞,更人悄下楼(同上)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
华烛已消半,更人唱筹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
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
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
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⑴ ○本集二。《诗纪》八十三。又《类聚》二十七引洲、秋、修三韵。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⑴ ○本集一作胡兴安夜别。《类聚》二十九。《诗纪》八十四。
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
何言异栖息,雌住雄不留。
孤飞出溆浦,独宿下沧洲。
东西从此别,影响绝无由
⑴ ○本集二。玉台新咏五作咏白鸥嘲别者。《类聚》九十二、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并作咏白鸥诗。《诗纪》八十四。
随风飘岸叶,行雨暗江流。
居人会应返,空欲送行舟
⑴ ○本集二作送司马□入五城。《诗纪》八十四。
少年学击剑,从师至幽州。
燕赵兵马地,唯见古时丘。
登城望山水,平原独悠悠。
寒暑有往来,功名安可留(同上)
石关通越井,蒲涧迩灵洲
此地何辽夐,群英逐远游。
高才袁彦伯,令誉许文休。
悠焉值君子,复此映芳猷。
崤函多险涩,星琯壮环周。
分歧泣世道,念别伤边秋。
断山时结雾,平海若无流。
惊鹭一群起,哀猿数处愁。
是日送归客,为情自可求。
终谢能鸣雁,还同不系舟。
其如江海泣,惆怅徒离忧。
注: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百五。又类聚二十九作别宾化侯诗。引秋、流、愁、求四韵。
副君睿赏遒,清夜北园游。
下笔成三赋,传觞对九秋。
飞文绮翰采,落纸波涛流。
树密寒蝉响,檐暗雀声愁。
绿溆层殿,青山照近楼。
此时盛礼物,顾省良若抽。
注:初学记三十一。诗纪百五。
洗沐惟五日,栖迟在一丘。
古楂横近涧,危(初学记作巴。)石耸前洲。
(类聚误作峰。)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野花宁待(初学记作辨。)晦,山虫讵识秋。
人生复能几,夜烛非长游。
注:类聚三作山庭春诗。初学记二十作休沐山庭诗。文苑英华百五十七。诗纪百五。
⑴ 类聚作唯。文苑同。
⑵ 初学记作对。诗纪云:一作对。
⑶ 初学记作槎。文苑同。
河梁(初学记作阳。)望陇头,分手路悠悠。
(文苑误作狙。)年惊若(诗纪作若惊。)电,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
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注:类聚二十九。初学记十八。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百五。
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
清光无所赠,相忆凤皇楼。
按:事文《类聚》前集二作刘瑗。《诗纪》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