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 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 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 大小三峰次九华,灵踪今尽属何家。 汉时仙上云巅鹤,蜀地春开洞底花。 闲傍积岚寻瀑眼,便凌残雪探芝芽。 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江文通有《丹砂可学赋》)。 仙经写得空三洞,隐士招来别九华。 静对真图呼绿齿,偶开神室问黄芽。 方诸更是怜才子,锡赉于君合有差。 海东国主尊台教,遣僧来听《妙法华》。 归来香风满衣裓,讲堂日出映朝霞。 按:见日本比睿山无量院沙门慈本〖一七九四--一八六八〗在文久二年〖一八六二〗撰《天台霞标》第四篇第一卷。转录自《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刊日本户崎哲彦撰《留传日本的有关陆质的史料及若干考證》。此篇承束景南先生告知。(按:慈本于诗下注云:「此诗未知出于何书。慈本获之希烈宿称钞书中也。原本海作汝,妙作于,慈本依义改之。或曰:此诗载在《禅宗日工集》,又改数字载之《本朝高僧传》某传也。」户崎氏考證此诗又见于《空华老师日用工夫略集》卷一,第二句作「故遣僧来听《法华》」。约在公元一三○○年前后即传为陆质诗。但吴顗等九人送最澄诗,皆为五言律诗,唯此首为七言古绝,「因此,该诗疑为后人假托之作,或以意采录。」)。 去年无花看,今年未看花。 更闻飘落尽,走马向谁家。 东池送客醉年华,闻道风流胜习家。 独卧郡斋寥落意(一作处),隔帘微雨湿梨花。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一作暮)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 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寻常学道说黄芽,万水千山觅转差。 有畛有园难下种,无根无脚自开花。 九三鼎内烹如酪,六一炉中结似霞。 不日成丹应换骨,飞升遥指玉皇家。 曾邀相访到仙家,忽上昆崙宴月华。 玉女控拢苍獬豸,山童提挈白虾蟆。 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 今在人寰人不识,看看挥袖入烟霞。 举世何人悟我家,我家别是一荣华。 盈箱贮积登仙录,满室收藏伏火砂。 顿饮长生天上酒,常栽不死洞中花。 凡流若问吾生计,遍地纷纷五彩霞。 杳杳冥冥莫问涯,雕虫篆刻道之华。 守中绝学方知奥,抱一无言始见佳。 自有物如黄菊蕊,更无色似碧桃花。 休将心地虚劳用,煮铁烧金转转差。 东风昨夜落奇葩,散作春江万顷霞。 从此渔郎得消息,溯流直到是仙家。 吴兴皇后欲辞家,泽国重台展曙华。 今日红儿貌倾国,恐须真宰别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