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328七絶 2872五律 430七律 474五排 4 587四言 170六言 177古風 12623樂府 153 1 229 94辭賦 7 33其他 318 298
共587,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续上)
樊增祥 1846 - 1931 三首
方履篯 1790 - 1831 一首
方仁渊 一首
冯煦 1842 - 1927 二首
顾光旭 1731 - 1797 一首
顾翰 1782 - 1860 一首
顾翎 1776 - ? 一首
顾太清 1799 - 1877 三首
顾贞立 一首
归真道人 一首
郭麟 1767 - 1831 二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二首
何治时 一首
洪炳文 1848 - 1924 一首
洪亮吉 1746 - 1809 一首
黄逢昶 五首
黄侃 1886 - 1935 二首
纪松实 一首
季兰韵 一首
晓起绿窗匀面了,鬟云一镜松。
碧苔庭院,幽花数剪,春在帘栊。
曲栏深处坐,教雪衣、低唱玲珑。
曼声引,更弓鞋轻点,袅尽钗茸。

匆匆。
玉烟吹散,翠苕不耐晓霜中。
绣帏垂地,啼莺不语,残月朦胧。
莫翻金缕曲,怕百花、扫地都空。
画堂东。
剩兰心一点,还发春红。
鹧鸪天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九月初三绣岭东。
秋阶犹发海棠红。
水如碧玉山如黛,露似珍珠月似弓。

临曲槛,绕芳丛。
香山俊句许谁同。
后来惟有南唐主,解道澄波似玉容。
少年游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昆明无复汉时功。
多难杜陵同。
太史周南,庾郎关内,文字老来工。

南望凤阳歌舞地,寂寞老王通。
绛守园池,朱家陵墓,芳草夕阳中。
帘波不动花阴瘦,浸破瑶空。
梦也玲珑。
搀入离痕第几重。

清寒试较谁深浅,月被烟笼。
人在愁中。
一样朦胧到晓钟。
野矾花胜杜鹃红,编出明灯巧样工。
风月留人归去晚,入门喧笑闹儿童。
浣溪沙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春在愁中与梦中。
晚莺雏燕各西东。
东皇无计惜残红。

乍采蘼芜栖曲径,又携芍药下疏栊。
恁时相见太匆匆。
江南好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伊园好,宛在薜萝丛。
修竹便娟涵太古,一龙一虎且从容。
道不以声通(温雪山房)
江南好,烟树五湖东。
西子偶然从范蠡,孟光端合嫁梁鸿。
山色有无中。
吾乡好,徙倚小房栊。
烟树楼头团暝鸟,露花阑角听秋虫。
开到雁来红。
江南好,女伴斗芳丛。
缓束湘裙春水软,薄梳蝉鬓绿云松。
低压亚枝红。
清露下,月明中,凤凰栖老碧梧桐。
吹箫仙子凌风去,十二楼台花自红。
西风吹入梧桐。半卷珠帘露浓。
独坐月明中。正闲阶、几声暗虫。

人间天上情踪。泛以冰丝细通。
一曲特愁侬。态憨憨、似终未终。
按:【录注】末七字按日藏抄本《天游阁集》补。
云净天空。
苔阶露坐,夜色溶溶。
一扇微凉,一轮明月,一树疏桐。

安排肥瘦纤秾。
费老手、传神特工。
纸上丰姿,画中态度,谁个真容。
东亭好,阑砌玉玲珑。
一点烟鬟留夕照,三层楼阁接垂虹。
人在画图中。
深夜静,归雁泪秋空。
几点横侵银汉里,一声清彻碧云中。
斜月画楼东。
砧入尖风响,灯留短焰红。
一衾幽梦断孤鸿。
正是可怜时候、可怜侬。

镜约眉痕外,琴声鬓影中。
王昌不合住墙东。
赢得伤春伤别、恨重重。
寻常侍寝更衣处,灯影纱笼。
罗幕重重。
略近前时面发红。

月明雨落无人觉,侍婢都慵。
裙褶惺忪。
香枣何劳问石崇。
古殿凄凉晒马通,居民犹指耿家宫。
一株榕树荒唐甚,也要拿云上九空。
文旦团团剖更红,羊桃棱棱切偏松。
输他佛手传柑种,一树生香细雨中。
园林好,小立午亭空。
倦蝶东西飞落拓,游蜂来往意惺忪,芳气有无中。

园林好,闲步出帘栊。
不着意时如有在,偶关心处又成空,芳气有无中。
归里太匆匆。
汗马无功(函中语。)
风云未会困蛟龙。
年少终军难用武,恼煞英雄。

镜听到闺中。
花卜灯红。
檐前鹊语未曾通。
夫婿封侯他日觅,为祝天公。
江南节,屈指已天中。
丝柳乍青蒲叶绿,杨梅初紫杏丸红。
水浅试双龙。
作霖有愿代天工,欲雨何眠乱石中?
不信卧龙冈在上,请看烛照海门红
⑴ 《山海经》:烛龙照天
⑵ 台北有石烛坑,乱石参天,光如烛照。天将雨,则有声如龙。又呼龙洞。
其十九 (1882年)
操臼何修月下容,红颜赤脚鬓蓬松。
双拳握杵声声喊,紫稻黄粱用手舂
⑴ 闽中妇女皆用手舂米,怜其愚,尤悯其苦。
其二十九 (1882年)
落霞掩映夕阳红,海外花开别样工。
日下扶筇桑下望,教人错认牡丹同(大红花,即扶桑花,宜兰县最盛。)
其六十 (1882年)
鸮音駃舌苦难通,翻笑唐人话不同。
欲问前程何处是,但凭指画辨西东。
⑴ 唐人呼内地人为唐山郎
其七十四 (1882年)
莲花向晚绽罗东(台北府属),彩映枝头夕照红。
忽讶海棠春睡醒,天台胜会一时同
⑴ 罗东美少年号莲花郎。有番女,秀若彩鸾,轻如飞燕,冰肌玉骨,美艳绝伦。与莲花郎两相属目,不能通。一日,山中老猿变番女状,冶容毕肖,卧林下。少年过,女忽惊曰:海棠睡犹未足,愿效桃花仙,请到天台一共衾枕。少年欣慰入林,三年辞妇,女送去,如刘、阮还家。
鹧鸪天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尽日红云灼碧空。
护帘不觉好阴浓。
柳丝袅袅高楼外,荷盖亭亭夕照中。

挥箑倦,劈瓜慵。
读书搜句总无功。
纱厨竹枕桃枝簟,略有凉飔便不同。
南歌子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宝匣收残黛,罗衣褪旧红。
幽花无语夕阳中。
引得春愁一片堕帘栊。

微意何曾达,离愁暗许同。
此生幽恨本无穷。
分付深情流水共朝东。
花渐放,睡初浓。
啼鸟枝头啄小红。
拈笔欲消春昼永,冰花还在石虚(石虚:砚名)中。
良夜静,碧天空。
悄地花阴下绣栊。
一念不生尘意绝,数声敲彻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