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872七絶 8821五律 2314七律 2712五排 24七排 2 3590四言 362六言 505古風 58721樂府 438 9 486 211辭賦 43琴操 7 110其他 770 737
共438,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岑参 717 - 770 二首
沈佺期 656 - 715 一首
高适 700 - 765 一首
李白 701 - 762 四首
李贺 790 - 816 一首
孟郊 751 - 814 一首
皮日休 834 - 883 一首
王勃 650 - 675 一首
王昌龄 698 - 756 一首
王维 701 - 761 一首
韦应物 737 - 791 一首
元结 719 - 772 二首
元稹 779 - 831 二首
张祜 791 - 852 四首
张九龄 678 - 740 一首
鲍君徽 一首
不详 十八首
① 天宝中,回纥寇边,封常清出师征之,及破播仙,奏捷献凯,乃作《凯歌》。
引用典故:洗兵
月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 天宝中,回纥寇边,封常清出师征之,及破播仙,奏捷献凯,乃作《凯歌》。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
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清露凝珠缀,流尘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引用典故:善卷 务光让天下
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之奏曲成。
喔咿振迅欲飞鸣,扇锦翼,雄风生。
双雌同饮啄,趫悍谁能争。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让天子,务光亦逃名。
所贵旷士怀,朗然合太清。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一作绣作)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汎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引用典故:侯嬴 救赵 信陵 朱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黄公 牛哀 泰山妇人哭 头为城、尾为旌 驺虞
长戈莫舂,彊(集作长)弩莫烹(集作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射雕者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
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
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
挥鞭决(集作快)白马,走出黄河凌。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一作筵)纷何(一作可)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燕山铭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一作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一作惟愿)燕山铭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 《通典》云:“武德初,因隋旧制,奏九部乐,四曰扶南。”《新唐书·礼乐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自河西至者,有扶南乐舞。”
引用典故:金屋
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
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拂曙朝前殿玉墀(一作除)佩声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① 《五茎》,颛顼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之根茎。凡一章,章八句。
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
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
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
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
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
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
乐府古题序(案:丁酉。):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际。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采民氓者为讴谣,备曲度者,总得谓之歌曲词调,皆斯由乐以定词,非选调以配乐也。由诗而下九名,皆属事而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也。而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尽编为乐录、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馀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题,往往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刘补阙之乐府,肇于汉魏。按仲尼学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齐犊沐作雉朝飞,卫女作思归引,则不于汉魏而后始,亦以明矣。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昨梁州见进士刘猛、李馀,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选而和之。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若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特书列女之类是也,其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则由家止述军输、捉捕词先蝼蚁之类是也。刘李二子方将极意于斯文,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跌力狞。
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
泥潦渐久,荆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乐府古题序(案:丁酉。):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际。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采民氓者为讴谣,备曲度者,总得谓之歌曲词调,皆斯由乐以定词,非选调以配乐也。由诗而下九名,皆属事而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也。而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尽编为乐录、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馀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题,往往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刘补阙之乐府,肇于汉魏。按仲尼学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齐犊沐作雉朝飞,卫女作思归引,则不于汉魏而后始,亦以明矣。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昨梁州见进士刘猛、李馀,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选而和之。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若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特书列女之类是也,其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则由家止述军输、捉捕词先蝼蚁之类是也。刘李二子方将极意于斯文,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窗中独自起,帘外独自行。
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
少年足(集作年少好)风情,垂鞭卖眼(集作眦睚)行。
带金师子小,裘锦骐驎狞。
(集作拣)匠装金(集作银)镫,推(集作堆)钱买钿筝。
李陵虽效死,时论得虚名。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
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延年不语望三星,莫说夫人上涕零。
争奈世间惆怅在,甘泉宫夜看图形。
巫山高(710年) 唐 · 张九龄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鞞惊(一作声)
朔风悲边草,胡沙(一作暗)虏营。
霜疑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一作鸣)
① 《唐书·乐志》曰:“景龙三年,亲祀昊天上帝,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作用《凯安》。”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夕月乐,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寿和》、《凯安》五章,辞同《冬至圜丘》。”
合吹八风金奏动,分容万舞玉鞘惊。
词昭茂典光前列,夕曜乘功表盛明。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蜡百神乐,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寿和》、《凯安》五章,词同《冬至圜丘》。”
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方域武功成。
瑶弦自乐乾坤泰,玉戚长欢(一作歌)区宇宁。
① 《唐书·乐志》曰:“显庆中,皇后亲蚕,内出《享先蚕乐章》。迎神用《永和》,亦曰《颂德》。皇后升坛用《肃和》。登歌、奠币用《展敬》。迎俎用《絜诚》。饮福、送神用《昭庆》。”
霞庄列宝卫,云集动和声。
金卮荐绮席,玉币委芳庭。
因心罄丹款,先己励苍生。
所冀延明福,于兹享至诚。
赫赫玄功被穹壤,皇皇至德洽生灵。
开基拨乱妖氛廓,佐命宣威海内清。
① 《唐书·乐志》曰:“中宗神龙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严和》,九变,词同。皇帝行用《升和》。登歌、祼鬯用《虔和》。迎俎用《歆和》。光皇帝酌献用《长发》,景皇帝酌献用《大基》,元皇帝酌献用《大成》,高祖酌献用《大明》,太宗酌献用《崇德》,五室舞词并同贞观。高宗酌献用《钧天》舞,词同光宅。孝敬皇帝酌献用《承光》。皇帝饮福用《延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同和》。武舞用《宁和》。撤俎用《恭和》。送神用《通和》。皇后助享、皇后行用《正和》,词同贞观中宫朝会。登歌、奠鬯用《昭和》。皇后酌献、饮福用《诚敬》。撤俎用《肃和》,送神用《昭感》。”
惟圣配天敷盛礼,惟天为大阐洪名。
恭禋展敬光先德,蘋藻申虔表志诚。
① 《唐书·乐志》曰:“中宗神龙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严和》,九变,词同。皇帝行用《升和》。登歌、祼鬯用《虔和》。迎俎用《歆和》。光皇帝酌献用《长发》,景皇帝酌献用《大基》,元皇帝酌献用《大成》,高祖酌献用《大明》,太宗酌献用《崇德》,五室舞词并同贞观。高宗酌献用《钧天》舞,词同光宅。孝敬皇帝酌献用《承光》。皇帝饮福用《延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同和》。武舞用《宁和》。撤俎用《恭和》。送神用《通和》。皇后助享、皇后行用《正和》,词同贞观中宫朝会。登歌、奠鬯用《昭和》。皇后酌献、饮福用《诚敬》。撤俎用《肃和》,送神用《昭感》。”
道洽二仪交泰,时休四宇和平。
环佩肃于庭实,钟石扬乎颂声。
① 《唐书·礼仪志》曰:“明皇开元二十年正月,诏两京诸州置玄元庙,天宝二年三月,以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其乐章,降仙圣奏《煌煌》。登歌、发炉奏《冲和》。上香毕奏《紫极》舞。撤醮奏《登歌》。送仙圣奏《真和》。”《会要》曰:“太清宫荐献圣祖玄元皇帝,奏混成《紫极》之舞。”
至道生元气,重圆法混成。
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
仙乐临丹阙,云车出玉京。
灵符百代应,瑞节九贞迎。
宝运开皇极,天临映太清。
长垂一德庆,永庇万方宁。
① 《唐书·乐志》曰:“神龙初《享章怀太子庙乐章》,第一《迎神》,第二《登歌酌鬯》,第三《迎俎及酌献》,第四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第五武舞作,第六《送神》,词同隐庙。”
羽籥崇文礼以毕,干戚奋武事将行。
用舍繇来其有致,壮志宣威乐太平。
① 《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平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平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圣德期昌运,雍熙万宇清。
乾坤资化育,海岳共休明。
辟土欣耕稼,销戈遂偃兵。
殊方歌帝泽,执贽贺升平。
① 《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平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平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① 《五代会要》曰:“梁开平二年正月,太常奏定享太庙乐。迎神舞《开平》之舞,迎俎奏《庆肃》之乐,酌献奏《庆熙》,饮福酒奏《庆隆》,送文舞、迎武舞奏《庆融》,亚献、终献奏《庆休》。”《唐馀录》曰:“梁宗庙乐,迎神奏《开平》舞,次《皇帝行》,次《帝盥》,次《登歌》,献肃祖奏《大合》之舞。恭祖奏《象功》之舞。宪祖奏《来仪》之舞。列祖奏《昭德》之舞。次《饮福》,次《撤豆》,次《送神》。”
黍稷馨,醴𨣧清。
牲牷洁,金石铿。
恭祀事,结皇情。
神来格,歌颂声。
① 《五代会要》曰:“梁开平二年正月,太常奏定享太庙乐。迎神舞《开平》之舞,迎俎奏《庆肃》之乐,酌献奏《庆熙》,饮福酒奏《庆隆》,送文舞、迎武舞奏《庆融》,亚献、终献奏《庆休》。”《唐馀录》曰:“梁宗庙乐,迎神奏《开平》舞,次《皇帝行》,次《帝盥》,次《登歌》,献肃祖奏《大合》之舞。恭祖奏《象功》之舞。宪祖奏《来仪》之舞。列祖奏《昭德》之舞。次《饮福》,次《撤豆》,次《送神》。”
戛玉摐金永颂声,檿丝孤竹和且清。
灵歆醉止牺象盈,自天降福千万龄。
① 《五代会要》曰:“晋天福四年十二月,太常奏《正至》王公上寿,皇帝举酒奏《玄同》之乐。皇帝三饮,皆奏《文同》之乐。食举奏《昭德》之舞,次奏《成功》之舞。皇帝降坐奏《大同》之乐。其辞并崔棁等造。”《唐馀录》曰:“天福五年十一月冬至,朝群臣,举觞奏《玄同》。三爵、登歌奏《文同》。四爵、登歌作,群臣饮,宫县乐作。又奏龟兹及霓裳法曲,以须食毕,于时众闻龟兹法曲,雅郑杂糅,固已非之。明年正旦上寿,登歌发声,悲离烦慝,如虞殡薤露之音,观者以为不祥。”
八表欢无事,三秋贺有成
照临同日远,渥泽并云行。
河变千年色,山呼万岁声。
愿修封岱礼,方以称文明。
百战得功名,天兵意气生。
三边永不战,此是我皇英。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
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
妾妒今应改,君恩昔未平。
寄语临邛客,何时作赋成。
① 《伊州》,商调曲,西凉节度盖嘉运所进。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① 《伊州》,商调曲,西凉节度盖嘉运所进。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
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