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衣
阴平 几 [几乎,案几]衣 [衣服]期 稀 息 奇 西 夕 机 低 溪 依 惜 栖 兮 一 饥 鸡 矶 屐 披 堤 滴 欺 嬉 漪 梯 基 昔 凄 羁 膝 逼 蹊 希 激 积 戚 畿 萋 熙 击 锡 医 漆 肌 跻 提 妻 七 其 曦 伊 晞 讥 玑 姬 犀 悽 欹 揖 釐 吸 欷 巇 悉 稽 齑 箕 析 唧 镝 攲 鞿 鹥 噫 [恨声]羲 汐 熄 鞮 嘻 赍 淅 猗 奚 笄 晰 剔 咿 穸 牺 羝 隮 缉 嵇 翕 徯 醯 眯 壹 豨 批 僛 唏 觿 睎 俙 鎞 丕 皙 坯 邳 熹 氐 黳 踦 [蹇也]敧 [以箸取物]枅 墄 畸 巂 噏 鼷 磾 禨 嚱 [口声]铍 犄 腊 蠵 僖 偪 粞 樨 剞 祎 纰 傒 伾 諆 踢 娭 秠 霹 叽 黟 倛 懠 乩 桤 肸 蟋 歙 饎 繄 恓 狶 蜥 妮 桼 娸 鐖 魌 楅 樀 稘 沏 悕 瑿 錤 鵗 呢 鉟 駓 熻 鑴 芨 赥 翍 譩 糦 裼 霋 咪 狉 觭 潝 砒 墼 緆 熺 丌 岯 魾 緀 洢 耚 耭 哩 嘁 烯 郗 鈚 鸂 秪 锑 窸 鷉 浠 圾 狓 陭 蒠 刏 僟 酅 豾 怶 柒 櫅 皀 渧 [更多…] 知 诗 枝 思 之 丝 师 姿 湿 失 卮 痴 斯 滋 私 兹 支 施 资 芝 嘶 司 脂 嗤 咨 螭 织 髭 缁 尸 飔 疵 赀 汁 虱 差 [参差]吃 [言蹇难也]鸱 肢 殖 澌 媸 笞 孜 匙 罳 菑 胝 淄 蓍 狮 嵫 蚩 訾 鸶 絺 酾 玆 眵 魑 孳 [生息]褷 只 摛 瓻 凘 葹 祗 撕 禔 骴 厮 栀 黐 锱 辎 粢 刺 [穿也,伤也]虒 玼 鼒 絁 襹 呞 偲 [偲偲,相切责也]仔 泜 镃 薋 趑 椔 鲻 榰 缌 蛳 齹 吱 齍 嗞 鸤 鍦 樆 澬 湤 觜 哧 蜘 禠 龇 鳷 偨 齝 衼 蕬 胵 釶 箷 [更多…] 阳平 齐 泥 糜 亟 奇 急 极 离 移 啼 迷 宜 席 疑 集 笛 题 疾 旗 夷 仪 及 敌 骑 [跨马,动词]遗 篱 棋 蹄 疲 楫 棘 颐 藜 怡 岐 畦 皮 习 檄 漓 吉 璃 提 其 黎 靡 鼙 籍 倪 霓 即 汲 脾 鼻 犁 袭 歧 级 彝 觌 梨 贻 饴 涤 鹂 痍 罴 尼 縻 瘠 笈 迤 [委迤,自得貌]隰 旂 弥 戢 狸 镝 瀰 祈 脐 蓠 圻 荑 瓈 鲵 麋 狄 綦 洟 [鼻液]骊 崎 猊 醨 陴 荻 罹 嫉 沂 岌 蹐 嫠 辑 丽 [高丽]稊 毗 姨 萁 籴 鬐 藉 貔 黧 耆 怩 嶷 [九嶷]醾 埼 绨 蜺 蘼 祁 祺 匜 祇 眯 迪 殛 靮 蛇 [委蛇]扅 缡 裨 鹈 麛 祢 圯 嫡 颀 琦 騠 蜊 谜 麑 琪 跜 鳍 伋 觋 輗 蜞 簃 眙 [举目貌。又县名]骐 嶬 齯 埤 缇 淇 锜 铍 蛴 踖 臡 潗 耤 襋 觺 坭 [同泥]椸 厘 跂 蕺 堲 诒 [相欺也。遗也]霫 咦 麒 篴 懠 佶 犛 [牛黑色]螷 濈 罤 媳 塉 劙 鹡 鸐 宧 荠 蒺 姞 崹 褆 醍 訑 蹢 貤 媞 樀 稘 疧 蕲 [蕲茝也。求也]纚 琵 婗 跠 峓 暆 呢 猕 蛦 郫 霵 禆 蚭 蚑 蚍 觭 剺 杝 桋 鳛 鮧 爢 飁 丌 恞 樆 遆 阰 篺 胰 鳀 謻 鶗 翟 蕀 鯬 膍 鲡 羠 陭 瓵 芪 廲 藄 偍 掑 躤 釶 蚾 鶀 箷 薂 郳 穲 蚽 皀 睼 瑅 渧 箿 馜 [更多…] 拾 时 迟 石 池 辞 词 持 驰 直 实 祠 兹 十 食 墀 职 慈 茨 值 识 [知识]雌 蚀 执 植 絷 篪 什 弛 殖 匙 蹠 瓷 鹚 侄 坻 [水中高地]摭 湜 祏 踯 寔 埘 磁 踟 埴 漦 餈 鲥 茈 蚳 鼫 薋 耛 鍉 漐 姼 榯 樴 膱 淔 柌 茌 [更多…] |
漢語字典湿繁体或异体字:濕溼 拼音:shī 韵部:缉 濕、溼 〈形〉
〈动〉
康熙字典濕古文:𦒣 説文解字濕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東郡東武陽、二志同。今山東曹州府朝城縣縣東南有東武陽城是也。前志東武陽下曰。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過郡三者、東郡平原千乘也。水經曰。河水、又東北過高唐縣東。注云。河水於縣漯水注之。漯水上承河水於東武陽縣東南、而北逕武陽新城東。又逕東武陽故城南。又北逕陽平縣故城東。又北絶莘道城之西北。又東北逕樂平縣故城東。又北逕𦕼城縣故城西。又東北逕淸河縣故城北。又東北逕文鄉城東南。又東北逕博平縣故城南。又東北逕瑗縣故城西。又東北逕高唐縣故城東。又東北逕濕陰縣故城北。又東北逕著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崔氏城北。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建信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千乘縣二城閒。又東北爲馬常坈。亂河枝流而入於海。按此班、許所說故道也。河渠書。禹以爲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爲敗。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漢書音義曰。二渠、其一出貝丘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則漯川。出貝丘者、王莽時遂空。唯用漯耳。玉裁謂濕水故瀆、今不可詳。从水。㬎聲。它合切。七部。按日部㬎讀若唫。此濕所以在七部也。漢隷以濕爲燥溼字。乃以漯爲?濕字。累者、俗絫字。在十六部。於音殊遠隔也。桑欽云。出平原高唐。平原郡高唐、二志同。今山東濟南府禹城縣西南有高唐故城。左傳襄十九年、廿五年、昭十年、哀十年之高唐也。前志高唐下曰。桑欽言漯水所出。酈注河水篇云。按竹書、穆天子傳兩言濕水。尋其沿歴逕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桑氏所言葢津流所出。次於是閒也。玉裁按。桑舉其源之近者耳。今禹城縣濕水已不可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