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06七絶 22五律 1 405四言 69六言 22古風 2589樂府 126 3 229 75辭賦 15琴操 2 35其他 123 3
五乌
上声  [商贾] [更多…]

去声  [憎恶] 鹿 [制度] 宿 [住宿] 簿 [店铺] [日乾也] [嘱咐]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共2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迁于乔木
典出《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小雅·鹿鸣之什·伐木〉~327~
  •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于粲洒埽,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丘迟花木
典出《昭明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丘希范(迟)《与陈伯之书》
  •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唐·李善注(文题)引刘璠《梁典》曰:「帝使吕僧珍寓书于陈伯之,丘迟之辞也。」
 例句:

若木
典出《山海经·海经》卷十二〈大荒北经·洞野山若木〉~437~
  •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原作泂,据宋本改)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晋·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清·郝懿行《笺疏》:「若,说文(六)作,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木也,象形。』」
 例句:

山木
典出《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山木〉~667~
  •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例句:

商鞅徙木
典出《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223~
  •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天东扶木
典出《山海经·海经》卷九〈大荒东经·孽摇頵羝山与汤谷扶〉~354~
  •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元·郝懿行云:「扶木当为榑木。」

颓秀木
典出《昭明文选》卷五十三、三国魏·李萧远(康)《运命论》
  • 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
 例句:

缘木
典出《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
  • 「为鱼德者,非挈而入渊,为猿赐者,非负而缘木,纵之其所而已。」东汉·高诱注:「喻为政,官方定物,能文者居文官,能武者居武官,故曰纵之其所而已。」东汉·赵岐注:「其不可得知缘乔木而求生鱼也。」
 例句:

为鱼缘木
典出《孟子注疏》卷一下〈梁惠王章句上〉~23~
  •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例句:
共2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