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北周孝闵帝

相关人物:共 46 位
共 3 首
隋书乐志曰:周闵帝受禅。居位日浅。明帝虽革魏氏之乐。而未臻雅正。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云舞。以备六代。南北郊,雩坛、太庙、禘袷俱用之。六舞者。大夏、大濩、大武、正德、武德、山云也。于是正定雅音。为郊庙乐。宣帝嗣位。皆循用之。
重阳禋祀。大报天。
丙午封坛。肃且圜。
孤竹之管。云和弦。
神光未下。风肃然。
王城七里。通天台。
紫微斜照。影徘徊。
连珠合璧。重光来。
天策暂转。钩陈开
⑴ ○庾子山集七。隋书音乐志。《乐府诗集》七。《诗纪》百十九。
周主觉既受魏禅,废魏主而杀之。《纲目》书“周冢宰护弑中山王”,何以不罪觉?觉幼而护专也。不数月,护弑其君觉,觉恶护之专也。宁都公毓立,甫三年,护复进毒弑之。鲁公邕立十三年,始能讨护,诛之。繇来乱逆,手弑三君,身总国政,未有甚于护者。向非明帝明敏有识量,将殁授遗,舍幼子而立介弟,安能克剪大憝,弘我周家?予独怪宇文泰英略盖世,收疲散之兵,抚贫困之众,取人家国如反掌,而遗命之托,独以天下事属护,岂天夺其魄?泰加逆于二君,终留报于二子耶?向使泰无酖孝武、废子钦之罪,则自为贺拔司马,请诣晋阳,而知图欢不难。既统贺拔之军,遂能讨陈,悦而定秦陇,奉舆驾而主军国,远近归心,士卒用命。迎战渭曲而武功旌,救援金墉而敌胆丧。为彊国富民之法,颁六条,作大诰;行府兵周礼之制,为百府,定六官。凡所施设,皆依三代而为。其才略识干,岂当日为政者所能并辔而驱乎?武帝以杰出之资,敛锋戢铓,一旦操阿,歼巨奸若振落,六师张皇,东齐席卷,使有周之境东渐于海,南薄于江。虽元魏全盛,未能及也。自亲政及平齐,听览不倦,用法严正,且能废佛道,崇儒术,以壹圣贤之教。武帝之武,进于文矣。惜也嫡嗣非才,空烦捶楚。天元称天,终自绝于天。法驾朝还,后父旦入。骑虎之势不得下,大象之主居别宫。我不敢知,曰“天之以魏、齐与周,复以周授隋者何心?”我亦不敢知,曰“天之假隋以周、陈,而终归于唐者何心?”其化夷为华,以渐除腥膻之世界欤?其使南北分而复合,以卒收破碎之乾坤欤?
宇文窥欢入晋阳,高王悔遣归复命。
此儿瞻视果非尝,英雄耳目真堪竞。
讨悦初收秦陇心,迎舆始作尚书令。
操戈宁肯复授人,魏脩枉就长安阱。
宝炬空将玉烛燃,安定已司军国政。
金墉胆丧东人悲,渭曲柳株西人咏。
府兵属军军寓农,周礼命官官复正。
如此施为出汉秦,奈何事主同枭獍。
子觉称周未一年,宁都及三天禄竟。
弘我周家非鲁公,逆护谁教落斧柄。
三教归儒佛道除,六师指邺高齐并。
可怜二九日孜孜,狡童一旦居天圣。
乌丸漫捋好公须,杖痕宁改凶人性。
剪羽摇根自速亡,天时人事互相庆。
天元天兴法驾还,曙星曙入东宫映。
南北从兹王气合,杨花满目中华盛。
玲珑水上飞千灯,东海璧月同时升。
佛香妙处翻大乘,扫屋更结坛三层。
一坛别设列采缯,云鬓飞入皆鬅鬙。
天人丰格不敢譝,净名居士智力宏。
佐以百六高功僧,娄东词客繁名称。
恒河沙数量不胜,诗编大小束以絙。
平生慧业此可徵,魂魄化去心神凝。
光采尚若燔薪蒸,灵车鬼马空际腾。
一一彼岸祈同登,否亦尚冀天衢升。
仙人心空鉴亦澄①,品第甲乙殊兢兢。
空中垂问空中应,忠如龙比孝闵曾。
陈雷朱范笃友朋,贾彪郭泰偕李膺。
拄世风骨真棱棱,就中节义尤所矜。
生可模楷没豆登,列上上乘皆日应。
其馀稍或寓劝惩,亦不以爱不以憎。
原心略迹目匪瞢,大邦齐鲁小𣏌鄫。
州蓼随绞邾薛滕,次等亦复难加增。
灌夫骂坐肆轹輘,楼护结客多依冯。
胸中鳞甲手葛藤,甚或遇事全模棱。
谏垣瑟缩嗤冻蝇,酷吏忮猛同苍鹰。
亡身破家刺史澄,降胡负汉都尉陵。
品列下下无能升,知人论世最足凭。
不以文笔相誇淩,大弦稍缓幺弦縆。
笔法直似朱丝绳,定论无用参疑丞。
此邦前代尤崚嶒,后先七子称代兴。
两王事业世所称,各有祠庙罗肴脀。
迪功集若云霞烝,日观哕凤天池鹏。
梅村祭酒绪复承,此道亦属三折肱。
历年二百留云礽,流光疾若矢射堋。
琅邪太原坛坫仍,品题直到骕与騬。
语简而当争钞胆,我于彼法习未曾。
服此论断非儚儚,忠贤奸佞各列棚。
竟若二水分淄渑,学仙学佛纵不能。
何必苦判沟与塍,山云欲冻海欲冰。
万丈雪霰愁难夌,归装幸有十束绫,敬录一本随行幐。
⑴ 荆石相国弇洲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