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厍狄干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3 首
时人为李崇元融语 南北朝 · 无名氏
四言诗
《魏书》曰:宣武灵皇后幸左藏。王公嫔主已下从者百馀人。皆令任力负布绢。即以赐之。多者过二百馀匹。少者百馀匹。唯长乐公主手持绢二十匹而出。示不异众而无劳也。世称其廉。仪同、陈留公李崇。章武王融。并以所负过多。颠仆于地。崇乃伤腰。融至损脚。时人为之语曰:
陈留章武,伤腰折股。
贪人败类,秽我明主
⑴ ○魏书宣武灵皇后传。北史李崇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八百十七。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725年11月) 唐 · 苏颋
封祀之山。五在中国。泰岳首之。昊穹之命。再集巨唐。皇帝受之。临位十四年。考虞氏岁巡之义。颂周王时迈之什。十月辛酉。步自有洛。十一月戊戌。帐殿斋于岳趾。渊默以清。绎思而照。将纪功布度顺斗承天精享也。己丑。宏观轶区宇。盛仪振开辟。高临建凤。万队张皇以烛山。上御飞龙。百神翕习以扶道。国台二。藩后四。髦士密侍。信臣高位。扈封台。列升陛。不下五十。以圣言冲邈。瑶牒宝书。誓之旨曰。朕获守丕业。恐不克骏命。惟上帝储休。锡苍生无疆之庆。朕之庆也。古则秘之。何哉。属寒驰迅飙。露清终夕。若扫若锄。晏然而巳。庚寅。天官次箓。王制协时。严高祖以配之。嗣高宗以陟之。冕裘立。圭璧序。洁罍俎。调钟吕。倨勾于簨簴。戛击乎柷敔。宝骈瑞兮物焜煌。空薄霄兮音容与。则纤尘不动。和气充塞。日在于观。天为之门。扬日大光。谓小天下。昭以抱戴。见之卿霭。郁郁纷纷。喜气絪缊。当芝检。引紫薰。大紫洞而三辰接。郁苍摇而万岁闻。自下达上徯吾君。君之来兮望如云。端兮晬。圣之门。至尊辛卯有事于社首。以泰折如泰坛。于穆我睿宗。侑而作主。奠献呜咽。天子之孝也。佥以金匮归勋于祖祢。石䃭藏美于乾坤。戒咸秩则司存。癸巳。载大旂。合大乐。三陔崌以帷抗。四亚锵而辂止。朝偫牧。揆千官。厎邦赋。数庭实。华虫辨等。车马来觐。周人随人。二王之宾。戎狄蛮貊。万里重译。必拱于著。执贽奉璋。雍雍昂昂。靡敢怠遑。乃建鸡竿。伐鼍鼓。帝命出。皇恩溥。扬巽风。作解雨。施舍之。荡涤之。宥法罪。除颇颣。澒涌洋溢。周流黮䨴。不崇朝而遍者。与此山俱。畴翳而不拔。胡微而不铺也。亦既称寿。申命宗伯。咨尔颂焉。效古之刻石。臣颋稽首再拜而言曰。臣闻昔在帝尧。臣惟咎繇。聪明之谓圣。迈种之谓德。天若曰。依于巨唐。易姓者李。王于中华。崇功者唐。圣之泽。德之浸也。我唐祚之兴。昌符诞膺。两仪动。六叶承。皇帝宣高祖四宗之景烈。肇开元神武之明号。广矣大矣。莫有不宁。罔有不俾。咸一德之辅。不贰心之臣。偫后抗词曰。臣闻先王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陛下得天之经。得地之义。得人之行。行也者。孝莫大焉。兼三才以为政。孝也者。仁莫大焉。含万物以为性。今三才贞。万物亨。六典平。九功成。官不滔。狱不放。至于刑清。良有以也。因斯而谈。清明在躬。志气如神之睿者君也。四国于藩。四方于宣之美者臣也。有物有则。我君臣保乂之。原所由于前。设其教于后尔。往岁邦危中否。天讨内难。陛下提三尺之剑。羾阊阖。绝勾陈。趋北军。正北辰。然后翼翼乾乾。尊尊亲亲。立我蒸人。圣考所以付天下之公器。蹈汾阳之清尘。唐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者振兵释旅。祠土祈谷。先事也。我是以幸太原。祭汾脽。耀金甲。肃边鄙。虏马詟而不敢南向。解严京师。获宝鼎。献宗庙。戍人归而尽务东作。报福京坻。于是乎爰佐五畤。郊天以奉时。爰崇九室。祫祖而敬思。昭格迟迟。神人允釐。无何。籍三脊。盛六穗。不召斯至。拥休之类。如山则委。曷月而秘。岂非享物降嘉司火也。立浑同度在璿也。陛下姑谓之薄。臣所未谕。且管氏诧齐。帝王凡八十九。湮沦郁没。孰若致美我高宗。勒岱甲子正六十。肸蚃葳蕤。故能应期我神武。惟继代奉业。增高保鸿。缺乎中何也。即先后以权。暂阻于运。二宗绍复。未遑厥功。神闇之契。不在诸子。而当圣躬。固不可辞者审矣。帝曰俞。畏德之不称。而左辅右弼。杂缙绅鸿硕之伦。抱蕝怀书。蒸云吐雾。方集贤内殿。讲议前席以论之。传不云乎。君子勤礼。敬之至也。易不云乎。先王作乐。豫以动也。慎矣哉。礼乐之为用。故执礼者具。删弊则质。宜之自我。变乐者理。去商何害。谦以为臣。二者洽而三让之。制曰可。始严卤簿。腾七萃。启禁关。回九重。以听乎鸾声之雍雍。匪疾匪徐。物有其容。动植赞。华夷观。骈阗总樽。羡漫半散。出成皋。踰荥波。凭滑台。眺洪河。遂并昆吾之墟。徜徉乎大舜之泽。濒四渎二济入于兖。经九一三齐乔于岱。推二旬有六而顿行在。莫不皤皤华皓。如藿倾阳。或牵以饩。或捧之觞。伛偻乎康庄。一以伸神武之今日。一以感乾封之旧章。乃饩归之。觞举之。慈且惠而与之驩。沸渭颉颃。矧国邹鲁。家洙泗。乘汶野而图记可知。指泮林而颂声不坠。以周公之故。将孔子之后。翘然希王者之属车。圣人之清跸。则久及信宿之意。岩岩所瞻。宗神曰天齐王。加一等于三事。户二十。供王祀。环十里。禁人樵。报也大禋。旅之数重。袖成之禄。抚遗氓。赐之复。帝曰吁。夫艰难系王业。休咎牵人事。况天监之。殊祥也。殊典也。不自满而虔巩于位。朕宝臣曰乾曜洎说。有初有终。时乃风。钦哉。汝作朕左右丞相。翳汝忠。益以嘉猷。补衮之阙。罔或怠。遂宏天封。焕天章。篆介邱而旋德阳。大飨乎偫方。程后代。美其律。声其实。坟作四而籍言七也。臣颋不敏。继伯夷之直清。微太史之留滞。聆金奏同百兽之舞。振木铎采万人之诗。敢陈诗以颂曰。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兰山书院(己酉、庚戌) 清 · 祁寯藻
边畺用武地,实赖文治抚。
頖宫礼乐宗,书院为之辅。
城东宅爽垲,五社生徒聚。
人材蔚风云,师教严钟鼓。
(兟,钱唐人。)(元珍,常熟人。)及牛(运震,滋阳人。)景烈,武功人。),楷模在堂庑。
厥后吴先生(镇松厓,临洮人。),多士亦鼓舞。
至今馀课业,想见用心苦。
忆从先君子,讲学涖兹土。
维时文毅公,礼贤躬握吐。
公曰吾得师,如工示规矩。
士曰师之教,如木就斤斧。
文艺乃馀力,菑畬惟训诂。
经义与治事,二者实兼取。
贱子厕其间,趋庭伛偻俯。
时时奉讲席,渐渐涉书圃。
遂䌷石室藏,且侍藜杖拄。
短镫每近案,长日不窥户。
两载获三益,芝兰幸与伍。
俞君邦之彦,结交深肺腑。
终为济时才,遗爱满江浒。
马君亦腾上,时论归尺五。
出为神明宰,有子今接武。
落落诸同学,文行悉可数。
为儒各著书,作吏传治谱。
嗟余好奇服,垂老愧簪组。
崎岖适陇阪,邂逅见环堵。
广文吾故人(隆德训导杨君元勋。),但讶衣冠古。
不知额书上,姓名存某甫
浩浩大河水,中流有砥柱。
可怜潢与港,涓滴竟奚补。
幅巾重登堂,岁月如发弩。
青云看后尘,白首思旧雨。
作诗遗同舍,所望绍邹鲁。
⑴ 《兰山课业》,松厓先生编集,又有《松厓诗集》。
⑵ 德渊陶泉,官至两淮都转。
⑶ 疏,由庶吉士改官知县。
⑷ 「西河模楷」额书,诸生为先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