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之亨

共 9 首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
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
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卓哉陈媛毓名闺,五经先生兰芽茁。
习礼明诗幼字林,桃夭未赋所天卒。
烈女不肯更二夫,相从地下寻灵匹。
见者哀号闻者悲,大吏上言采访实。
旌门表墓伫恩荣,文人诗歌盛缃帙。
嗟予抱璞称未亡,传闻益觉心凄恻。
閒尝读书考《五经》,管窥《易》象参彖翼。
男女暌而其志通,已字未娶可推测。
坤道含章利永贞,从一而终恒其德。
苦节悔亡不节嗟,安节之亨甘节吉。
人心道心辨《尚书》,精一微危中允执。
动罔不凶德二三,终始惟一臻厥极。
忠贞世笃缅家声,无忝尔祖躬自饬。
《诗经》三复《柏舟》篇,髧彼两髦我仪特。
斯人去也矢靡它,勿匿初心矢靡慝。
在室自誓首共姜,圣人取为后世则。
郝邹诸儒阐说殷,死同穴而谷异室。
柏舟齐女中垒编,乍至城门卫赴急。
保母请还置罔闻,竟入持丧帙卫国。
凡未适人许嫁矣,《春秋》经传标特笔。
僖公九年书伯姬,何休《公羊》洞经术。
字而笄之待成人,系属于人养贞一。
明与未字之女殊,《原贞》援引曝书集。
女而不妇贞为行,盲《左》、《谷梁》弗沿袭。
共姬比例圣所褒,尧峰南畇说堪忆。
许嫁缨为《礼记》文,名以行媒遂相识。
两家斋戒告鬼神,台与终身不改革。
娶有吉日未成婚,夫死亦如婿吊泣。
女服斩衰往夫门,未嫁服同已娶式。
妇人不二斩谓何,天不二耳《仪礼》悉。
可服可往明可从,爱人以德休姑息。
举世昧经谓过中,此旨不明道几熄。
人求尽伦安能过,五伦祇恐常不及。
由来夫妇比君臣,策名亦有未受职。
清风孤竹师夷齐,商朝未禄周耻食。
推观子弟事父兄,岂必一一亲颜色。
父子继绝或背生,兄弟前后或南北。
追思孝友自性成,非缘见面乃尽力。
朋从尚友及神交,宁须把臂投胶漆。
揆此可知妇与夫,性真相感当循率。
殷情何必同衾帱,问名已定羞差忒。
当知勉义非溺情,身洁心安理亦得。
幼从父母最初言,初命是遵戒私昵。
不悖于理曰无违,许嫁之语由亲出。
弗亏其体弗辱亲,立志不渝贵在必。
夺则随亡不夺存,志不可夺命则毕。
愧存不若无愧亡,几希人禽谨出入。
守贞殉烈易地同,一心不二绝矫饰。
卓哉陈媛大节章,浩然正气两间塞。
伤悲自署望门寡,门在望矣未许即。
既云寡矣难再双,兹言至正非偏刻。
鹄甘独宿歌三年,鸩告双飞媒一逼。
遂将性命付轻绡,仅留心事传遗墨。
视死如归岂博名,舍生取义宁图逸。
惟媛家学《五经》明,察于伦理昭作述。
天经地义古今垂,永永幽光争皎日。
密云兮终风,健顺闭兮罔寸蹊之通。
喟葵丘践土而迹熄兮,矧冀方岐山之与逢。
单棠溪以铸兵兮,靡遗蒲于董泽。
燕簴无趾而造齐庙兮,楚氓而秦其魄。
斗六王于一说兮,微仪衍之舌而不国。
嗟若先生兮,鸡知时之不如。
储唐虞之故冕兮,鬻洙泗之敝裾。
乘方轮与折轴兮,欲先鞭而疾驱。
岂不家捐而人弃兮,载之万世之亨衢。
繄素王兮中都,若兰陵兮圣之徒。
征九伯而佩六印兮,晞二邑宰而不得俱。
傥不欲以天球玉磬而贸康瓠兮,嗟尔后死者其舍诸。
惟兹舄兮称珍。
受异质而彬彬。
其文也合变于君子。
其用也见美于诗人。
伊昔大匠未知。
含章可久。
栖山隐雾。
或偫或友。
且申威以肃杀。
宁畏险而铤走。
岂知献状于獠者之身。
入用于屦人之手。
敏手既至。
光华增媚。
两美必合。
一朝成器。
信常功之嘉猷。
为尽饰之美利。
苟赏善之在我。
甘杀身而不怼。
曲直裁成。
威仪可觌。
若向也兽。
而今也舄。
诸侯所重。
楚子之翠被有光。
王者攸宜。
周官之赤繶无斁。
左之右之。
乍合乍离。
每唯命以进退。
将有翼于威仪。
择地而行。
岂虑泥涂之辱。
有道则至。
尚怀文彩之奇。
故尚书之曳履。
声则有音。
中郎之倒屣。
义亦为美。
虽措足以同方。
岂能文而可纪。
则知随时应物。
顺人合度。
克通夫莫往莫来。
实怪于规行矩步。
滞阜乡之自惜。
飞邺县之可慕。
愿宾上国之阶墀。
冀吾君之一顾。
夫材俟时而进用。
时俟材以求索。
彼微兽之有章。
亦饰躬而制作。
慕公孙之几几。
耻滑稽以交错。
幸参鹓鸾之行。
无杂犬羊之鞟。
若然者。
则荷夫天衢之亨
对斯文而不怍。
题陈宪龙 明 · 杨士奇
四言诗
云行雨施,阳德之亨
丰穰以成,天下以平。
黄河一首赠胡琏师贡 元末明初 · 王逢
四言诗
黄河浊流,其源自天。
四方交乱,莫知谁愆。
靡乱弗宁,靡浊弗清。
小人之亨,君子之贞。
君子之贞,惟道是友。
小人之亨,乃罪之首。
虽曰无家,有琴有书。
朝诵暮弦,何乐之如。
鹂黄其羽,集于嘉林。
愿言似之,永怀德音。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既贞又为元,循环未尝停。
天高而地下,阴降复阳升。
气理本同运,天人特异名。
性情即理气,其义明且精。
元亨利贞理,因时有足徵。
生长敛藏气,依理常偕行。
仁礼义知性,一初同圣氓。
恻隐至羞恶,辞让是非情。
天人二而一,如射中鹄正。
奈何天无心,人欲易缠萦。
无心自无妄,通复皆一诚。
吁嗟其有欲,天理随榛荆。
残忍仁斧斤,贪冒义蝗螟。
礼失之绵蕞,知止于絜瓶。
天人一而二,如水分渭泾。
大哉古圣人,一念天是承。
仰观俯以察,天降地上腾。
夭桃华灼灼,好鸟鸣嘤嘤。
木德自此盛,我心惟和平。
恢炱行炽景,是月阴阳争。
天明一畅达,朱光布八纮。
动极必生静,慎哉柔道乘。
金行兆新凉,宇宙日清泠。
万宝就凝实,群葩委芳菁。
三阴行肃物,戒哉色与声。
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
凝阴虽已剥,初阳才有萌。
观天于闭塞,掩身身欲宁。
诸君子其来,我诗尔其聆。
子能悟此理,见义自珑玲。
子或昧此理,见义等聋盲。
善根有由檗,端绪微微呈。
触物动恻怛,致爱先雏婴。
在天元之时,春意方勃兴。
声身贯律度,动作锵璜珩。
三千三百仪,皦皦朝阳升。
在天亨之时,夏气方敷荣。
利物合于义,秋揫味金腥。
贞固守以知,冬藏令玄冥。
一心一太极,彼此无损增。
至哉子朱子,讲道于考亭。
若明通公溥,万古破说铃。
仁元明可配,礼亨通可称。
义利公所在,知贞溥所能。
若东南西北,随方有依凭。
春元东甲乙,夏亨南丙丁。
北贞壬及癸,西利辛及庚。
若震离兑坎,随用无变更。
火则离玄黄,木则震主青。
秋则兑金说,冬则坎水盈。
四者诚昭昭,请细与君评。
真精妙凝合,我得气之英。
所学背斯理,南辕驰幽并。
当其泉达时,浩浩江河倾。
当其火然时,炎炎已煌荧。
萌檗得所养,拱把可霄峥。
富贵真浮云,无为羡金籯。
荣华忽飘风,无为宠辱惊。
鸩妖用之媒,钱神事之兄。
四者苟能充,于利必无营。
厚酒促亡家,冶容擅倾城。
四者苟能充,于欲必先惩。
晓起敞吾门,参前倚舆衡。
晦息安其身,主敬常惺惺。
勿谓闇室暗,囧如对日星。
勿谓閒居閒,凛如警雷霆。
仁暴判舜桀,义利别轲牼。
存心不以敬,焦火寒凝冰。
事惟非与是,一閒谷为陵。
慎勿思鸿鹄,常期肖螟蛉。
复坐吾语汝,而学发新硎。
造道有标的,求己见准绳。
竭力事父母,夔夔谨鸡鸣。
同气曰兄弟,急难念脊鸰。
妇道顺为正,子职孝蒸蒸。
友义切以偲,诗歌木丁丁。
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诸膺。
何愧百年身,何慊万物灵。
四者诚存存,心乎镂为铭。
然而仁与义,又对立门庭。
知者义所藏,礼者仁所形。
犹之四时运,阴阳为之经。
春夏阳日长,秋冬阴日凝。
又若仁义中,仁尤莫与京。
元犹五常仁,吾因伊川程。
益信春犹仁,通贯如建瓴。
惟仁为器重,惟知亦不轻。
守之不以知,惟仁莫能胜。
须知守之固,尤在见之明。
若夫信犹土,是犹纲之宏。
圣门戒去信,重于食与兵。
四端斯无违,一心斯有恒。
天行以不息,异乎有欲枨。
日进以无疆,同乎一贯曾。
此为义理源,源洁流乃清。
精体兮实践,见汝颜之瞠。
应龙之神兮。休命之申兮。
利见大人兮。四圣之传兮。
有笔如椽兮。得龙之全兮。
时以乘兮。世之熙宁兮。
骞腾兮。天衢之亨兮。
与物维新兮。驱雷滃云兮。
泽沛无垠兮。旋坤转乾兮。
声气自然兮。其合以天兮。
嗟兮。龙兮。
凛兮。遗踪兮。
归来兮。汉之宫兮
⑴ 以上《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历代帝王帖》
于赫炎图,真主勃兴,人文其昌。
天开神机,海岳洗氛,龟龙发祥。
明明庙谟,麾指变更,著于宸章。
十行之颁,六合驿行,动罔不臧。
片幅所传,神护鬼呵,积于缣缃。
笔纵墨浓,奇正迭参,芸阁之藏。
臣传此札,字体静严,意态斋庄。
或指以疑,臣谓不然,各适所当。
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异寻常。
岂以军书,龙战鹰扬,而可比方。
或敬而咨,或召而亲,都俞岩廊。
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张。
璆琅鸣琚,佩玉以趋,韬锋敛铓。
辟阖坤乾,风霆云烟,万世所望。
意其当时,左右拱承,日思赞襄。
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达八荒。
后三百年,来瞻奎躔,犹知激昂。
有伟副车,承平之储,印(聚珍版作即)以含光。
劫火洞昏,玉躞金题,犹识褾装。
于昭帝图,诏于后昆,不愆不忘。
惟天纵之能,惟心之亨,惟断之刚。
臣得其真,宝以昭之,冠于百王。
道心无坏亦无成,只怕微云点太清。
重坎之亨人不识,一轮素月本来明(自注:言习坎之心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