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怿

相关人物:共 36 位
共 6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除夕前一日作 清 · 汤右曾
七言律诗
女中尧舜失宣仁,圣主居庐孝理新。
每待检书官烛短,苦难安枕禁钟频。
十行遗诏冰霜日,三献哀词侍从臣。
岁晚玉堂寻故事,更无帖子写宜春。
宣仁升遐司马死,宋祚当时已中否。
岂知祸乱犹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简书四出捷星驰,重见熙丰旧设施。
太室既崇荆国祀,朝堂新刊党人碑。
廷臣往往多钳口,四海祯祥无不有。
万金宝藏造池台,千里楼船载花柳。
君臣自诧文德修,不数唐汉追商周。
陈钟考鼓按雅乐,厉甲扬戈昧远谋。
宫中从容万机暇,酣饮逸游忘昼夜。
御辇时过宰相家,微行或饮倡楼下。
宣和殿内玉屏风,绮席金炉处处同。
诏遣内官宣画史,时拈象笔极形容。
神机密运回天巧,万岁齐呼尽称好。
玉砻装轴锦裁题,墨署花书朱篆宝。
心怡意适艺愈良,自道丹青过百王。
尽将兵籍副边将,还信奸臣斥俊良。
契丹灭后金人喜,犹剖王封赏阉竖。
露布初腾紫陌尘,天骄巳渡黄河水。
汴京锁钥一时开,雉扇鸾舆去不回。
图书万卷入沙漠,奎壁无光天为哀。
秪今俯仰三百载,南北兴亡几更改。
废陵巳发社无基,尺素谁家尚收在。
吾知此画非人为,当有神物常呵麾。
故留花鸟在人世,要俾后来惩戒之。
古来君德在仁义,小技虽工何足计。
不见昭陵一艺无,伟绩鸿名照天地。
宣仁临朝持宪章,罢新法守仁宗旧。
辽戒守臣勿犯边,黎庶恬安宏在宥。
社饭之言屡丁宁,何不官家躬训授。
劝诸贤退类私爱,辑览曾评义宜究(续纲目载宣仁太后因吕大防范纯仁等问疾泣下曰老身没后必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公等亦宜早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云云向阅通鉴辑览曾评云宣仁之贤宜嘱大臣公忠体国以辅少主即虑哲宗他日蔑弃老成更张新政当并召哲宗谕以防微杜渐保全令名乃对诸臣丁宁呜咽劝以宜早引退是全为私绝不类其平日之所行矣然诸臣非不明大义者何忍泄之于人传之于后此盖出于史家附会之说未可信也今考宣仁此事正史所不载稗野传闻之异多不足凭兹咏宋哲宗而及宣仁因复阐其义)
及帝亲政众顾望,首召刘瑗拒范奏。
小人乘之为报复,绍圣改元计已售。
绍圣非圣绍王蔡,群奸则应帝诚陋。
驯致党祸终北宋,帝肇乱夫谁能救。
秦淮杂诗 清 · 徐夔
七言绝句
半山堂屋草萋迷,介甫声华认旧蹊。
欲纪元丰天子圣,天津桥上杜鹃啼。
注:哲宗元(丰)祐纪年,系宣仁太后秉政,其时君子满朝。自宣仁崩,改元绍圣,群小以绍述为辞,而贼虐正士,挑畔金人,至于南渡矣。所绍述者,王安石之新政也。诗中意在显微之间,此种用笔,最近唐人。
深宫环佩响丁东,宴罢瑶池日正中。
大姒徽音今日嗣,宣仁俭德昔时同。
盈襜斗草传遗俗,满箔收蚕为女工。
最好年年行乐处,大平歌颂属南风。
沙麓开祥兆,河洲迈德风。
壮猷咨故老,柔道息诸戎。
在己仪常损,于民惠少丰。
谁持太史笔,善述九年功。
云路回仙仗,帘帷閟玉音。
诒孙为后法,复辟是初心。
教被宫庭肃,恩沾海宇深。
常叨侍文陛,白首泪盈襟。
与纪河间学术略同,更万国交通,总览群言衷至圣;
比苏玉局事功独迈,溯先朝知遇,犹闻遗疏念宣仁
煌煌玉节照晴坡,过了长亭又渡河。
秋气正高红树远,晓云初卷碧山多。
星槎共泛张公子,铜柱应轻马伏波。
白雪从来难得和,愧将巴里向君歌。
书东坡诗集后 清 · 沈德潜
七言绝句
海外何愁瘴疠深,华严法界入高吟。
宣仁龙驭回天后,谁见孤臣万里心。
共 6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