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子建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3 首
和平里行(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晚清 · 丘逢甲
和平里三字碑,为文丞相书,潮中志乘罕有载者。潮阳县志云:景炎三年十月,文丞相率师驻潮阳之和平里,讨叛将刘兴、陈懿。懿败走,擒兴戮于和平之市。按此即公集杜诗序所谓稍平群盗、人心翕然时也。兴、懿故剧盗,归正复叛降元者,故公诗序及史皆书曰盗,从其朔也。志曰:“叛将”,定其后罪也。惟志以为景炎三年十月则误。应从史作祥兴元年。是年五月已改元,十月不得复系景炎。志盖误以明年方改元也。是役也,邹㵯、刘子俊兵皆会,潮中人士亦多效忠赴义者。故曰“人心翕然也”。逆懿已走,遂引元帅袭公。于是,有五坡岭之役。志云十二月二十日,与通鉴云闰十一月者不合,然事较详。志云:时公吞脑子不死,复还潮阳,见张宏正于和平里,大骂,求死不得。越七日,始见张宏范,不屈。宏范客礼之。时为岁除前三日。祥兴二年春正月,公遂发潮阳。陈懿后为其子所杀云。谨按公驻潮阳于双忠祠莲花峰外事迹,则在和平里为多。里中今有文忠过化坊,即为公作者。其先后驻此当较久,宜其得为里人作此书。县志则永乐、景泰、成化、宏治四志均佚,今志则云里旧名蚝墩,公始易今名,碑未载。又云:公在军,常不寐,至此,始安寝。信宿,以地气和平,故名之。则父老传闻,恐非公当时意。此与里人所云:镌公书于碑,树之里门,蚝遂徙去者,意皆非事实。虫介旧有今无者,亦事之常。蚝非鳄比,徙何为者?但里人以此增重公书,与韩公文作比例,意亦良厚,可姑存其说耳。书法厚重奇伟,非公不能作,审为真迹。碑连龟趺,约高九尺许。大字三,曰“和平里”。每字高二尺许。小字九,曰“宋庐陵文山文天祥题”,每字二寸许。碑阴亦有字,漫灭不可辨。光绪己亥春二月,逢甲来潮阳过斯里,得拜观焉。谨赋长句传之,以告后人之凭吊忠节与志潮中金石者。
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
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
里人敬忠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
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
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
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
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
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
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
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
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
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
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千秋镇铭,邹㵯作;镇旧属潮阳。)
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
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
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五坡之败,谢皋羽匿潮阳民间。)
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
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
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
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
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
江流桥下天水碧,行客能言炎宋朝。
大峰北宋公南宋,凄凉君国弥增恸。
此桥曾过勤王师,斜日寒潮满桥洞。
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
粤潮有信杭无信,空嗟三日签降笺。
南来未尽支天策,碧血丹心留片石。
壮哉里门有此观,大书三字碑七尺。
字高二尺奇而雄,笔力直迫颜鲁公。
旁书九字庐陵某,过者千古怀孤忠。
碑阴何人识何语,询之里人不能举。
独有公书永不磨,卓立四朝阅风雨。
蚝何为者避公书,帖然徙去如鳄鱼。
尔虽么䯢识忠义,愧彼卖国降虏奴。
安得石阑周四角,上覆以亭备榱桷。
公书纵道神物护,亦恐年深或斑剥。
平生我忝忠义人,浪萍还剩浮沉身。
壶卢墩畔思故里(壶卢墩在台湾县北,近予故居。),义师散尽哀孤臣。
凌风楼头为公吊,振华楼头梦公召
眼前突兀见公书,古道居然颜色照。
斗牛下瞰风云扶,愿打千本归临摹。
何时和平真慰愿,五洲一统胡尘无。
⑴ 双髻峰即曾山,在潮阳县西二十里,双峰并峙。练江在朝阳县南,源出云落山,东入海。
⑵ 虹桥,今名平桥,宣和间僧大峰筑。
⑶ 宋史诏收恤流散忠义人,谓江淮来归国者。
⑷ 嘉应故梅州,有凌风楼为公作,予丙申过此,有吊公诗。
⑸ 丁酉夏在韩山书院梦见公;振华楼,书院中楼也。
咏张同知 元末明初 · 陶安
四言诗
田赋岁供始于敛输终于漕运事烦责重为政者难之夫敛输集于仓廪漕运达于畿甸得人纲总则利入于国害不及民故行省遴官平其出纳焉至正丙戌冬姑孰贰守张侯以省命监敛三县租视事仓廨剜剔宿弊均一斗石朔风冱寒戴星出户昏夜始归远郊外邑舟车囊橐如期纷至躬验露积簸筛精凿㈠吏无以售其奸民得以节其费仁厚之意蔼然被物敛输既毕省委视平江漕运驰驿遄往自春徂夏海艘绵联琼粻山峙㈡额七十万准量合制漕夫听令惴无欢哗乃相谓曰是姑孰监租剔弊勤事者其可犯乎由是仓廒晏然市肆不扰其民曰是尝仁厚彼民今推而及我抑何幸欤又能防闲周严无龠合㈢窃逸赢馀二万四千石有奇由其累官在京仓库漕司故今宜于其职焉侯雅嗜经籍孳孳古学坐立进退礼习熟每居府署疏决壅滞退食延接士论驰骋古今性豁如也教官儒流喜侯还治所俾为诗以咏之仆旧游京师闻誉起慕今灼见其人信有符于前闻也其何说以辞侯字庸道保定人言行政绩之可徵者岂独敛输漕运而已哉既述其事颂以诗曰
有颀之英,今德在躬。
禁闼清华,鼓舞皇风。
命服鞶组,宠任荐隆。
先猷是经,众理贯融。
乃眷江东,临民敬忠
庭诉自简,仓储载丰。
匹马翩翩,霜月在天。
勤敢谓劳?
王事系焉,三吴故墟,征赋于田。
有命转输,寄委则专。
南风巨艘,平达于幽。
待哺林林,以乐代忧。
国廪既充,经费是庸。
侯官南邦,不有其功?
注:㈠精凿,《春秋》:“桓二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注:黍稷曰粢,不精曰凿。 ㈡琼粻山峙,《诗大雅崧高》:“以峙其粻”。《尔雅释言》粻,粮也。《离骚》:“精琼爢以为粻”。 ㈢龠合,古量器,一龠当半合。
安西四镇重于阗,有国一千三百年。
国主尉迟氏,华言李圣天。
龟兹地与接,葱岭处其偏。
自汉历唐内久附,地多美玉饶清泉。
古传精绝最称是,尼雅楼兰与米兰。
好事祆神崇佛教,摩尼景寺各相安。
太宗壮志壹胡越,万里趋师破贰蕃。
社尔计从薛万备,于阗羁取龟兹旋。
伏奢信入见天子,金带锦袍念圣恩。
子弟京师充宿卫,昭陵玄阙留形神。
朝来天宝嗣君胜,花马羊脂奉至尊。
至德之初赴国难,率兵举国相周旋。
名王百战成功后,恐失两京未复前。
弟曜代为摄国事,馀生著意老长安。
曜传兄子辞非习,推让满门诚所叹。
恭友敬忠长已矣,特勤又自胡沙起。
汗名初袭桃花石,鞭影重麾牛首水。
革剪为绳主可欺,侄瞒其叔父终弑。
从兹岁岁生戎马,夷狄有君谋楚夏。
二十万人齐改宗,百年圣战太从容。
喀什葛尔夺还与,花剌子模兵若缕。
高甘唇齿两回鹘,归义将军先士卒。
叶护国书礼足誇,东方阿舅大官家。
汉唐开土亦劳人,碧血黄沙已枉然。
城破群雄犹死战,驼蹄奋鼓鼠惊弦。
妇孺金帛竟非乐,略地攻心有后先。
天下异端皆可杀,杀盈城野曝郊原。
未须灭种止亡国,在绝仪文与雅言。
易暴知非天不见,杀人以理道焉存。
殉身争颂舍依德,宣教普传达失蛮。
妄杀岂称伊玛目,遗民孰是卡非伦。
庄严悉毁弃,罥索观音空有臂。
托塔老金刚,毗沙怒目不如盲。
如来身血出谁问,便溺佛头真著粪。
王化千年成太息,天山南路天山北。
可怜与虎尚谋皮,不道引狼终入室。
为政者哉慎友于,于阗于阗虽可哀,三十六国幸毋为残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