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瓛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5 首
鹿苑赋 北魏 · 高允
启重基于朔土,系轩辕之洪裔。
武承天以作主,熙大明以御世。
洒灵液以滂沱,扇仁风以遐被。
踵姬文而筑苑,包山泽以开制。
植群物以充务,蠲四民之常税。
暨我皇之继统,诞天纵之明睿。
追鹿野之在昔,兴三转之高义。
振幽宗于已永,旷千载而可寄。
于是命匠选工,刊兹西岭。
注诚端思,仰模神影
庶真容之仿佛,耀金晖之焕炳。
即灵崖以构宇,竦百寻而直正。
䊺飞梁于浮柱,列荷华于绮井。
图之以万形,缀之以清永。
若祇洹之瞪对,孰道场之涂回,嗟神功之所建,超终古而秀出,实灵祇之协赞,故存贞而保吉。
凿仙窟以居禅,辟重阶以通术。
澄清气于高轩,伫流芳于王室。
茂花树以芬敷,涌澧泉之洋溢。
祈龙宫以降雨,侔膏液于星毕。
若乃研道之伦,行业贞简,慕德怀风,校策来践。
守应贞之重禁,味三藏之渊典。
或步林以经行,或寂坐而端宴。
会众善以并臻,排五难而俱遣。
道欲隐而弥彰,名欲毁而逾显。
伊皇舆之所幸,每垂心于华囿。
乐在兹之闲敞,作离宫以荣筑。
固爽垲以崇居,枕平原之高陆。
恬仁智之所怀,眷山水以肆目。
玩藻林以游思,绝鹰犬之驰逐。
眷耆年以广德,纵生生以延福。
慧爱内隆,金声外发。
功济普天,善不自伐。
尚咨贤以问道,询刍尧以补阙。
尽敬恭于灵寺,遵晦望而致谒。
奉请戒以毕日,兼六时而宵月。
何精诚之至到,良九劫之可越。
资圣王之远图,岂循常以明教。
希缙云之上升,羡顶生之高蹈。
思离尘以迈俗,涉玄门之幽奥。
禅储宫以正位,受太上之尊号。
既存无而御有,亦执静以镇躁。
睹天规于今日,寻先哲之遗诰。
悟二乾之重荫,审明离之并照。
下宁济于兆民,上克光于七庙。
一万国以从风,总群生而为导。
正南面以无为,永措心于冲妙。
夫道化之难期,幸微躬之遭遇。
逢扶桑之初开,遘长夜之始曙。
顾衰年以怀伤,惟负忝以危惧。
敢布心以陈诚,效鄙言以自著
⑴ 《释藏》策七、《广弘明集》二十九上。
① 并序○一作同随王经刘先生墓下作。
沛国刘子圭。学优未仕。迹迩心遐。履信体仁。古之遗德。潜舟迅景。灭赏沦辉。言念芳猷。式怀嗟述。属舍弟随郡。有示来篇。弥缜久要之情。益深宿草之叹。升望西山。率尔为答。虽因事雷生。实申悲刘子云尔。
汉陵淹馆芜,晋殄洙风缺。
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义绝。
兴礼迈前英,谈玄逾往哲。
明情日夜深,徽音岁时灭。
垣井总已平,烟云从容裔。
尔叹牛山悲,我悼惊川逝
⑴ ○谢宣城诗集四。《诗纪》五十六。又《类聚》四十作同随王经刘先生墓诗。引缺、绝、哲、裔、逝五韵。
乡党吾庐会,高堂学圃图
承颜犹宿昔,过眼特须臾。
贱日双青鬓,归休两白须。
得儿虽校晚,投老倍堪娱(弟生三子皆在五十六十以后)
渐爱随肩侍,长听隔壁呼(用南齐刘瓛兄弟事)
推先让梨栗,交替饮屠苏。
树是三珠茁,庭非一鲤趋。
自嗤牛舐犊,人羡凤将雏。
膝下添文度(去冬新得一孙亦入画),毫端识长儒(见北史文苑传)
閒依髹几坐,健却瘿藤扶。
唤出从花下,排行绕屋隅。
起居方递进,左右亦时须。
偶作分巢燕,均为反哺乌。
行看孙丱角,勿忘(去)父勤劬。
笑问多男子,何如五丈夫。
更烦名画手,貌尔比商瞿
⑴ 学圃图先大夫甲寅春画像也余兄弟四人及大儿克建咸侍列图中今五十一年矣
⑵ 商瞿老年生五丈夫子窃为弟留眼望之
阃中早著贤声,比往代敬姜,习劳习俭;
泉下应无遗憾,有多情元相,营奠营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贾景德(1880-1960),字煜加,号韬园,山西省沁水县人。曾就读于明道书院后,又入山西大学堂,故通中西之学。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宣统元年任黑龙江巡抚署民政吏治幕僚长。辛亥革命后,返太原任山西都督府秘书监政务厅长。北洋政府建立后,任山西北路观察使兼晋北执法处处长。民国3年又往山东任岱南观察使、济南道尹。山西省督军阎锡山兼山西省长后,复任政务厅长。三十年中,虽调动频繁,但以在山西公署任秘书长为最久,并终生辅佐阎锡山,有阎锡山“永远的秘书长”之称。1949年阎锡山任行政院院长,贾任副院长和秘书长。而后赴台,1952年4月13日至1954年8月16日,代理考试院院长;1952年10月10日,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1958年前后,台湾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成员(晋系之惟一),与阎锡山同为总统府资政。1960年10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贾景德与于右任为当时台湾诗坛两大佬,主持坫坛。
成氏有骈文《韬园续集序》《台湾诗坛为贾韬园八秩生日展览书画启》。《藏山阁诗》有贾景德亲笔所赠绝句。成惕轩有诗《紫金山天文台登高赋呈三原沁水二公并示同座》《煜公典试委员长闱中有诗敬次韵》《次韵贾煜老基隆泛舟》《癸巳新兰亭禊集用韬园院长韵》等。贾景德有诗《奉题惕轩<瀛洲校士记>》。
阃:内室,借指妇女。
敬姜:齐侯之女,姜姓,谥曰敬,是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与孔子同时。世称贤母敬姜的《论劳逸》是春秋战国时期家训的代表之作。其事迹散见于《国语》、《列女传》、《韩诗外传》、《礼记·檀弓》。
元相: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府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
营奠营斋:元稹《遣悲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营奠:设祭。唐元稹《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营斋: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南齐书·刘瓛传》:“子良遣从学者彭城刘绘、顺阳范缜将厨于宅营斋。”
笺:清代莫涛域挽吴恭亨妾李氏联:
问奇字长女门生,我忝称强园开幕人物;
惊盲风折仙眷属,天教费元相营斋俸钱。
泥水不难学者助,正为世无苏子故。
求饱无时更求安,匪直也愚亦太固。
我生行事老益见,天不我巢留一柱。
借人破塾苟生全,朽漏暇作岩墙虑。
妻孥惧我增感念,绝口不及午山树。
那识妙明清静心,久已无还亦无住。
贤尹能从擐甲馀,广业谋开学士路。
废头立宅岂吾堪,厩舍开除原不误。
眼中突兀见此屋,木石丁丁几朝暮。
百年委废一旦举,自此横经无蹙步。
旁人谓我盍就新,迁置遗烧脱昏污。
岂知山长在今日,憎爱从人等佣雇。
况兹久假会有归,又可主铛而客釜。
风帏雨面诚足羞,吾亦何能改恒度。
人生栖迹宁有定,好恶止为阁身处。
观察自是陈少游,远媲回轩闳巷户。
我意窃跂刘子圭,幸作讲堂差免惧。
早晚书声压金革,三馀庶足宽董遇。
胸中广厦语徒然,天地一身谁暇顾。
举杯醉和遗山翁,新月西林一钩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