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光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武侯庙碑铭 唐 · 沈回
四言诗
皇帝御极。贞元三祀。时乘盛秋。府主左仆射冯翊严氏。总帅文武将佐。洎蒙轮突蹄之旅。疆理南鄙。营军沔阳。先声驰于种落。伐谋息其狂狡。于时威武震謺。虏骑收迹。塞垣肃修。烽燧灭焰。士无保障之役。马无服辕之劳。重关弛。边毂栖野。我师惟扬。则有馀力。乃升高访古。周览原隰。敬修兹庙。式荐馨香。光灵若存。年祀浸远。虽箫鼓忻奏。邑里祈禳。而风雨飘飖。祠堂落构。土阶莫数尺之崇。庭除无袤丈之隙。登降不能成礼。牲玉不得备陈。颓墉露肩。灌木翳景。樵苏满径。麋鹿走集。冯翊曰。丞相以命世令德。功存季汉。遗风馀烈。显赫南方。邱垄南山。实在兹地。荒祠偏倚。庙貌垝裂。非所以式先贤崇祀典也。乃发泉府。徵役徒。撤编菅。芟薙丛薄。是营是葺。众工偫至。缭以高墉。隔阂刍牧。增以峻宇。昭示威神。灵英昔贤。像设如左。翼翼新庙。日至而毕。顾谓小子。扬榷前烈。铭于庙门曰。在昔君臣合德。兴造功业。有若伊尹相汤。吕望兴周。夷吾霸齐。乐毅昌燕。是数君子。皆风云相感。垂裕来世。尝以为阿衡则尊立圣主。天下乐推。尚父则上雠独夫。诸侯同举。管氏藉强齐之力。以宗周无令王。乐生因建国之资。赞燕昭为奥主。君臣同道。仅能成功。惟武侯遭时昏乱。偫雄竞起。高光之泽已竭。桓灵之虐在人。遇先主之短促。值曹魏之雄富。能以区区一州。介在山谷。驱羸卒。辅孱主。衡击中原。撑拒强敌。论时则辛癸恶稔。语地则燕齐势胜。迁夏殷者未可校功。霸桓昭者不足侔力。向使天假之年。理兵渭汭。其将席卷西邑。厎绥东周。祀汉配天。不失旧物矣。洪伐彰彰。宜冠古今。倬轶前烈。其谁曰不然。武侯名迹。存乎国志。今之偫书。姑务统论大略。叙我新意。至于备载爵位。追述史传。非作者至德也。今则不书。其铭曰。
桓灵济虐,云海横流。
偫雄猬起,毒蠚九州。
天既厌汉,人思伐刘。
沸渭交争,存亡之秋。
其谁存之,时维武侯。
伊昔武德,踠足南阳。
退藏于密,不曜其光。
有时有君,将排垢氛。
鱼脱溪泉,龙跃风云。
先主缵绪,天下三分。
馥馥德馨,悠悠清尘。
前哲后贤,心迹暗沦。
建兹新庙,式是梁岷。
荀彧饮药 南宋 · 金朋说
七言绝句
管仲尊周昔相桓,当年文若附曹瞒。
匡朝宁国言虽正,始比高光孰发端。
补衮据鼎鼐,赐履铭旂常。
流汗每浃背,孰知北窗凉。
协力诛楚新,见忌于高光
商山与富春,采钓庸何伤。
咏史(下) 其二 荀彧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
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自注:董卓乱后,群雄横裂,献帝远留长安,在贼手如孤雏。是时文若谓汉已亡,故以高光事劝操。及献帝东归,天下犹有推戴,又劝曹操挟之。此时文若非有无汉之心,然迁许之后,政在曹氏,堂陛不立。文若虽不忘大义,然始者交浅言深,驷追不及,欲遂从操,而孔文举扬袂正言于其间,故依违去就,立正邪之中,十有馀年。一日董昭发议,良心不灭,率尔而对,狼狈以死。君子不观荀文若之颠沛,安知诸葛孔明躬耕隆中,不求闻达,三顾而后委身之为贵哉。)
李予坚铭 北宋 · 孔武仲
四言诗
汉熄复炎,后荧欲灭。
顺桓之际,统纪三绝。
乾蹇坤摇,上下倒植。
惟公之才,丙、魏、萧、曹。
不生自先,乃此之遭。
又居大位,以弱戡豪。
莫私女谒,莫强宦寺。
太后主断,后兄梁冀。
更倡迭和,枭磔虎视。
以臣立君,又事最难。
公提肝胆,触战其间。
群凶侧目,掣后冲前。
而公不回,益秉仁义。
桓桓为仁,烈烈为气。
危言鲠论,如处平地。
屡挤得出,乃不息犯。
万岁之声,以惊投撼。
屹然奇表,终坠一剑。
贤者死生,系国存亡。
犹人有气,正伏邪强。
四体僵仆,内隳肺肠。
自公之殁,汉亦随绌。
高光之业,当涂所夺。
彼为不善,身毁名阏。
惟公赫赫,如日经天。
史载其光,德行有篇。
诗以嗣之,于千万年。
高光堡道中 北宋 · 张商英
五言律诗
故碾迎朝日,高光眩晚霞。
峰峦成地势,桑柘似人家。
柳叶依墙密,溪流刷石斜。
土氓尊使者,再拜馈酥茶。
神器不可为,天下乃大物。
唐尧禅虞舜,兹谓能事毕。
奈何燕之哙,智诈穷晚出。
子丕代衰汉,真情愈难诘。
切云镂丰碑,豪誇洒雄笔。
当时许昌事,埋没十六七。
那知石勒笑,正在骋欺术。
茫茫千载间,高光竟谁匹。
凤凰台 南宋 · 刘矩
凤台何亭亭,迥与雨华对。
凭高一登眺,秋事渺无际。
鹭洲赏心前,牛首秦淮外。
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
眷言簿书隙,载酒邀华旆。
翰林诗百篇,生公法三昧。
皮肤虽不似,妙趣总相类。
怀古睇平芜,可但高李辈。
忆昔耿与韩,造膝陈大计。
高光课厥成,一语不相戾。
江淮今清晏,河路尚腥秽。
蛇豕相噬吞,天已厌戎裔。
箕敛民弗堪,恶稔将自毙。
愤激闻鸡舞,慷慨中流誓。
尺棰仗皇灵,喋血笞其背。
燕然彼有石,深刻诏来世。
兵强在食足,万灶馀廪廥。
叶奏酂侯功,接武文石陛(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卷二二)
仲尼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扬子云亦曰:「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
盖赋者,古诗之流也。
其感物造端,主文而辨事,因事以陈辞,则近于史。
故子夏叙诗而系以国史,不其然乎!
虽然,文不害辞,则辞不害志,以意逆志,其要归止于礼义者,诗人之赋也。
两汉而下,词人之赋始为丽淫,竞相祖述。
至左太冲则讥之,以谓卢橘非上林所植,海若非西京所出,辞不称事,指为诟病。
然观其论魏也,举禅代则以谓虞、舜比踪,述风化则以谓羲、熊踵武,非尧誉桀,诞谩滋甚。
夫辨物或失其方,记事之小疵;
拟人不以其伦,立言之大蔽。
昔有独夫既殄,天下同归于周;
明王不作,海内莫强于秦。
然犹伯夷抗登山之志,仲连怀蹈海之义,相与耻而非之,况乎助卫君之奸国,褒吴楚之僭号?
以古揆今,壹何相去之邈也。
方且笑昔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欲使览者信之,过矣。
尝因暇日读《相台志》,盛言山川之美,宫室之富,爱其博而讥其杂,于是感《三都》,因《相台志》,又颇裁其伪体,削其醲词,略前载之已详,补后来之未备,总折衷以有宋之制,命曰《邺都赋》云尔。
赵子与客游于三台之上,以望邺都之城。
客曰:「乌虖壮哉!
豪隽所宅,市朝之区。
三启霸邑,四成帝都。
子亦尝闻旧史之传,观《相台》之志乎」?
赵子曰:「未也。
《相台志》何言哉」?
客曰:「魏之初基,厥惟冀野。
中奠邺而居相,始冠冕于诸夏。
世虎踞以龙蟠,亘千龄而高跨。
其左则浩浩洪河,奔涛涌波。
汇以清渊之聚,派为黄泽之涡。
东崮嵚岑而突兀,西陵屹嶪而陂陀。
其右则太行隆虑,玉泉天平。
擎据穹壤,蔽亏日星。
隐若叠障,巍如置屏。
斩晋脊以中断,连代襟而外萦。
其阳则宜师之沟,司马之泊。
交荡羑之浸润,互淇泉之脉络。
矗大岯以中峙,障惊澜而犹却。
猗绿竹以弥望,丰邦储而利博。
其阴则近控漳滏,远连常碣。
水东逝以委带,山西倾而坠玦。
广径方轨,平原四达。
豳扼吭以形茹,赵咋喉而气夺。
若乃厥赋上上,土厚水深。
穜稑蔽野,桑麻耀林。
顷必万秉,亩皆百金。
错轮毂于涂中,资菽粟与缣纴。
有《葛屦》之遗化,故虽富而不淫。
尔其雅俗推重,尚气矜节。
三晋之豪,四君之侠。
顾眄刃挺,喑呜眦裂。
驱市人而一战,可挞秦而系越。
故其物夥财阜,兵雄势张。
择要塞以胥宇,据膏腴而造邦。
思重闭以固国,务崇宫而浚隍。
笑前帝之阨迫,图后王之炜煌。
悭瑶台而吝琼室,讵数阿房与未央。
盖其号也,前则铜爵金虎,显扬太武;
后则凉风清都,鸳鸯鹦鹉。
斗鸡戏马之榭,赤桥紫陌之籞。
耸飞阁之千雉,联危谯于百步。
玉壁珠帘,银楹金柱。
不可亿记而指数,岂直千门与万户!
伟凤阳之特建,饰翔离之双鸟。
何帝子之怀彼,亦矜能而护巧。
物太盛以弗禁,假飞柯而匠夭。
怅灵质之难驻,忽溯波而孤矫。
伊仙都之肇造,恢华林之旧规。
倾地产于土木,殚心计于般倕。
嗟燕翼之败度,反歆羡于穷黎。
谅习侈以玩富,岂艰难之与知。
故其制创之广博,缔构之穹隆,藻饰之瑰丽,观眺之疏通。
升而瞰之,则翼翼眈眈,云储雾涵。
泰华仅形于培塿,辰极才映于楹櫩。
类竦身于天表,迷不悟于北南。
仰而瞻之,则炳炳郁郁,烟霏日出。
但闻丝竹之音,环佩之声,似蓬宫之仿佛。
于是孟德季龙之际,慕容渤海之俦,鹿既获于嬴氏,羊方絷于宗周。
则燕则誉,以遨以游。
莫不宰割区宇,分裂华夏。
邀乙发以计功,揖高光而第课。
正南面以居尊,袭冕旒而朝群下。
于时鞮女畏力,旄倪戴仁,来享来贡,或臣或宾。
彼孙马之旅拒,潜窜迹于江滨。
如黑子之廑著,亦何与于藩邻。
若乃汎览九原,周流四坰,求故老之谣咏,访先民之典型。
过羑里而太息,悲伯昌之絷囹。
圣人发愤以储思,演微言而作经。
则天人之学,所由兴也。
邦有淫祀,西门发之。
野有巨浸,史公决之。
或蟊或贼,岑君遏之。
生歌死哭,齐民悦之。
则守令之贤,有善称也。
周鼎既震,尉迟抗钺。
隋历方季,尧生挺节。
墓藏太尉之骨,衣溅侍中之血。
力殉庙社,气凌冰雪。
凛芒采以映世,虽身摧而志洁。
则忠谊之士,蔼令名也。
吐实为秋,掞华为春。
彫刻造化,炉锤鬼神。
唱则应刘徐陈,和则邢魏子升。
俨思王以独步,若众星之拱北辰。
则文章之美,擅英声也。
尔其洞穴漫汗,仙灵屈奇。
绝伎之所兴起,肥遁之所幽栖。
酒千里以噀火,丹一丸而疗饥。
孙登放浪于谲诡,佛图巧幻而瑰琦。
森逸驾与隽轨,差难得而备知。
若仆者徒捃摭于旧志,譬犹万钧之一釐。
故言其地则四境莫及,论其人则一邦有馀。
古在前以不足,今居后而岂如。
首相亶甲,起踬奋跲。
当涂继兴,遂城遂堞。
三高厉吻以旁噬,二石磨牙而外猎。
率皆裨坏补敝,披图案牒。
据之则捷,去之则怯。
得之则为妇,失之则为妾。
绵奕姓以传祚,常锐锋而不慑。
夫岂代无僻主哉,亦云形势之所挟也。
是以文命敷土,厥载惟冀。
美哉山河,武侯所伟。
远兆朕于听音,迩萌芽于望气。
故张宾慷慨以揆策,崔光恳激而纳说。
元氏弗康,卜雒之阳。
曾二帝而乃蹶,信人谋之不臧。
逮夫李唐中叶,有震且业。
彼庆绪之孤童,奋螗肱而拒辙。
由藉险以凭固,故王师之不涉。
以是观之,人无贤愚,而地有厚薄。
兵无利钝,而势有强弱。
诸葛家蜀而破,宣尼用鲁而削。
故仆以为冀不常重于天下,而钜邺独雄于河朔也,岂不谓然哉」。
于是赵子慨然而叹,有间而答曰:「异乎!
吾子者之撰。
夫登高能赋者,非以耀文,所以辨义也。
陈诗观风者,非以娱目,所以验俗也。
故陟景山者,见中兴之美;
馆雒汭者,思平成之功。
未闻商颂有固圉之谈,夏谚启崇墉之论也。
今客诵糟粕,拾腐馀,掉三寸之舌,美六尺之躯,指金汤为仁寿之域,谓干戈为礼义之涂。
长王追貊,主盟裔俘。
遂欲霸燕赵而帝齐魏,兄《二京》而父《三都》。
是犹蒙鸠豕虱择蹄而系苇,自以谓有王侯之乐,安土之娱。
曾不知风摧火燎,率齑粉而遽焦枯也。
褊居晋鄙,狭隘沮洳。
子迁姬系,灭迹失据。
虽无忌之杰黠,亦何延于天祚。
炎风不竞,典午委驭。
故使阿瞒与贺六,得鸱张而跋扈;
况值羯胡与鲜卑,岂止馀分而闰序。
当建安之考室,冀日月以齐光。
奚三马之不戒,俾一槽之遽亡。
彼季龙之侈忲,摐地陷以天崩。
曾僵胔之未腐,遂流水以飘○。
凡此皆莫绍其终,无传于始。
三光之所不纬,五行之所不纪。
危朝菌之待暮,徒倏生而忽死。
而吾子则美之,岂其惑于旧贯欤?
胡取舍之不韪也。
自昔属辞之士,缀翰之徒,不务明五典之常道,九畴之盛符,乃惟夸国炫域,度城计郛。
较广狭以诽訾,无异商廛与贾区。
盖尚东都者,以伊洛为帝王之里;
主西京者,谓崤函为天子之居。
甘泉远荫于西海,上林左引于苍梧。
将誉美而章恶,信欲近而返疏。
左生崎岖,遵迷遂诬。
拿三国以等竞,角蜗牛之所庐。
不独陵轹岷蜀,诋諆句吴而已,又将超秦越汉,污唐渍虞。
尊盗臣以拟圣,谓羲熊之可踰。
客又实之,岂不过欤?
仆病木讷,而倦于谈。
虽然,请为客粗陈其靡者。
子独不闻皇宋之光宅,清汳之规摹乎?
背澶面谯,挈郑提曹。
非宛非邺,不瀍不崤。
邦畿千里,坦然四郊。
环万国以面内,类百川之海朝。
厥初生民,缵唐之绪。
纷纶后辟,易代以五。
咸罔堪于顾天,乃眷命于艺祖。
当此之时,陵谷易处,天地否闭。
野有舆尸,室无噍类。
国靡一定之民,朝乏委质之士。
冀媮食以终夕,敢燕居而卒岁。
帝用不蠲,既薙既薅。
扫欃枪于一鼓,荡浇豷于崇朝。
援赤子而出涂炭,谒大命于旻霄。
蚩蚩遗黎,不徒去乱即治,诛蓬刈蒿;
乃复慈母游乐郊,安太平之后笑,悔既往之先咷。
既而人获更生,时有远虑。
成周饰阙以望幸,西镐清宫而请御。
臣怀良、敬之策,士献班、张之赋。
咸荣古以陋今,吻雷同而景附。
天子穆然载思,而未俞也。
乃规乾矩坤,与神合契。
灵谋睿谟,尽屈群议。
即故国以营基,懋皇图于亿祀。
盖谓洞庭梦薮,曷若以四夷为守;
未央章华,孰若以六合为家。
方且陟岱勒华,裒神翕河。
建道德以为营卫,讵论丘垤与污沱。
至于体国经野之法,宫室苑囿之制,寝不踰庙,菲不废礼。
姑以备一王之轨仪,同百姓之欲利。
固无伪采与淫泰,畴克夸诩而奢丽。
若乃风俗之纯懿,政教之缉熙,人物之磊砢,货殖之陆离,既立谈而未判,且非创业之枢机。
徒尚口以哗众,亦鄙人之不为也。
皇皇百年,显显七世。
尧父舜子,神传圣继。
无增尺帛之奉,不益十家之费。
晏然磐石而覆盂,若天维而地置。
遂使豫里辍险,雍郊弛防。
江靖建业,气清南阳。
洞外阖以不闭,咸变雍而乐康。
于维此邦,陶醇化醲。
川润岳峻,旁薄虚空。
蒸粹炳灵,降为英雄。
作我国栋,时惟魏公。
勋在社稷,行铭鼎钟。
非后牧与伊稷,畴并芳而比崇。
兹乃相之所以隆也,客遂略之。
鲸鲵陆梁,峻宇彫墙,菹醢庶类,黥灼一方。
斯乃邺之所以亡也,客顾乐之。
意者非相人之志,盛德之事,缙绅之所宜谈,国史之所可记也。
客又不闻妫氏陶渔,三年成都;
商盘五迁,邑无奠居。
安有择地而化被,简民而信孚者哉?
将吾子未之思乎」!
于是客乃词殚辩屈,不悸自栗。
泚颡却避,懵然若失。
后赵 金 · 萧贡
七言绝句
拟伦人物指高光,可笑枭雏不自量。
正使成名皆竖子,英雄也未到君行。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