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文昌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李昭象书堂 南宋末 · 释希坦
七言绝句
废兴生死妄安名,山水何曾改旧清。
孰谓堂空人已往,溪声还作读书声(以上清马世永康熙《池州府志》卷一二)
述先德者何?感圣恩也。何以感圣恩?嘉靖十二年癸巳七月五日叨升南京礼部尚书,八月十九日皇嗣生,沛恩海内,得封赠祖考,皆加尚书资政大夫焉,恩至渥矣,故感之。感之何以述先德?将俾子孙上不忘圣恩,下不忘先德焉。
维祖奉训初,治中肇德庆。
倦游憩增城,定卜甘泉境。
再传县簿君(讳晚丁。),民事亦簿领。
元帅出乱季,保障六乡靖。
池鱼贷断死,先期自归命
他乡绐乞囚,完保士腰颈
舟师厄苏寇,率义援乃竞。
甘泉名义乡,获免降军令
孤婴暂微弱,继世复蕃盛。
我祖樵林公,鹡鸰五呼应(兄弟五人。)
人皆好誇靡,我独乐居静。
冥栖上游庄,林塘互交映。
我师(石翁)尝卧游,题诗寄高兴。
上苏上游樵,下钓铁江泳
春至理农桑,蚕熟谷亦颖。
夫人自蚕缫,谷易丝绢并。
以兹广土业,土直宁优剩(加价买田。)
孝友动里闾,行义太丘等。
自兹重乡评,世业保终竟。
显考曰怡庵,高才乃雄逞。
直志靡款曲,正色奸回屏。
强弱以弱强,高义畏乡井。
损己忧人忧,人众天久定。
好士屡济贫,乐友侠游骋。
长洗荤血肠,日啜十瓶茗。
谥妣曰贤母,四十孀居整。
贞智与慈俭,纯诚自天性(阳明王先生题称曰湛贤母。)
高人阳明子,碑表阐幽行。
恨公不立朝,大节唾奸佞(以上俱见阳明公赵员外表志碑文。)
水也寔不肖,承德数世永
每感尹母言,且免咸父订。
妄秉圣途志,岁暮徒耿耿。
特立与群疑,独行耻孤影。
年颓志不酬,挥戈倡予猛。
远道行跛鳖,渊泉汲短绠。
二品蒙素飧,深夜愧私省。
恭逢圣主恩,褒封一朝并。
三世连八座,祖考及予姓。
维昔世田家,迈迹自今炳。
誓当报主恩,出心以为证。
⑴ 讳怀德,《增江志》云:元季为保障头目,一云时遥授元帅号。
⑵ 《增江志》云:湛公有恩及人,人有盗池鱼者,时法严,当死。头目得专生杀,公遣归,辞其父母妻子,来就刑。则依期而来,公曰:“死不复生,断不复绩。”宥之。
⑶ 公访戴元帅,见其方杀人。公怜之,绐曰:“吾乡无可杀人,人不畏,请乞归斩之。”及与俱归则密释之。
⑷ 志云:圣朝平定天下,公始安居乐业。洪武十四年,邻境苏友兴作乱,朝命南雄侯征之,舟师失利,几危。公率义勇敢死五百人赴海救援之,总兵战舟乃解,遂奏免甘泉一都降民军云。
⑸ 翁序云:民泽祖樵林上游庄,有高榜遐遁之风,山樵水鱼之乐。
⑹ 即今赠夫人祖妣梁氏也
易入亚夫营,难收四海名。
两全无可愧,独以退为荣。
萧洒霜髯古,敷腴玉色明。
神仙在平地,跬步到钧衡。
日课芳菲谱,归来手自栽。
有诗随意好,无日不花开。
鸥鹭论心事,云山入酒杯。
绮罗帘幕静,处处小蓬莱。
临风眺远夕阳开,雁阵横江一送哀。
为感千秋森棨戟,不知何处是蓬莱。
谪仙豪放空馀韵,小杜风流擅治才。
数点烟波今古思,尊前黄菊几低徊(清冯世永康熙《池州府志》卷六)
青浦县城北谒孔宅敬纪(戊戌、己亥) 清 · 祁寯藻
五言排律
浩淼三江浦,苍茫一亩宫。
地当吴会左,泽衍鲁邦东。
先圣存遗迹,初基溯寓公
避秦非效鲋,噫汉孰知鸿。
卜筑延康末,迁流大业终。
衣冠遂宰木,俎豆尚家风。
莽莽悲陵谷,萧萧想郁葱。
似闻环佩出,安仰栋梁崇。
山泽涵藏久,唐虞际会隆。
六飞春驻跸,三泖士呼嵩。
麟绂传书素,龙章捧日红(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巡幸江浙,途经青浦,贡监生员孙鋐等吁请御书匾云「圣迹遗徽」,联云「泽衍鲁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吴会,千秋世永蒸尝。」雍正十二年,诏立五代王祠。乾隆十一年,礼部题准奉祀生。四十四年,巡抚杨魁疏奏估修。五十二年,知县孙凤鸣重修。嘉庆五年,署县事卢焌请帑重修。道光三年,援案官为修理。)
练光腾马鬣,云气接龟蒙。
入室丝兼竹,升阶冠与童。
像犹吴道子,仪岂叔孙通。
竹箭人材美,林葩乐府工。
言游文学粹,季札篆碑丰。
阙里瞻斯在,南行辙讵穷。
精灵留舜禹,庙貌俨眉瞳。
一席神栖煖,千秋礼器充。
輶轩诚有幸,坊表愧无功。
仰睇规模壮,深维教泽洪。
丹题云汉表,碧藓露霜中。
贤宰来鄹邑,诸生识孔融
凤林重翙翙,鼍鼓已逢逢。
继美新堂构,留良属冶弓。
喜倾程子盖,愁铸濞王铜。
张壁光难蚀,虞戈字待砻。
况参邦彦议,定亟庶民攻
盛世覃敷教,群公正协衷。
循墙勉伛偻,冀达四门聪。
⑴ 《孔宅志》:孔子二十二代孙潜,字景微,先居梁国为汉太子少傅,避地会稽,遂为郡人。至三十四代正,为苏州长史,值隋末乱离,奉先圣衣冠宝玉,葬于大盈浦上,立家庙以祀,子孙家焉。
⑵ 宋淳熙间,慧日院僧疏庙陾渠,得宝玉六事,三璧、二环、一簪,藏县庠,或云瘗于墓侧。
⑶ 时青浦摄令孔一峰昭显,曲阜圣裔。
⑷ 奉祀生孔广心及华亭、娄县、奉贤、南汇、青浦诸生杨秉杷等叠请修葺,已捐廉为倡,并檄郡县速议矣。
刺贾平章 宋 · 咸淳士人
七言绝句
① 按:以下四题刺贾似道诗,作者非一,均亡其姓氏,统编于咸淳士人下。
鼙鼓惊天动地来,九州赤子哭哀哀。
庙堂不问平戎策,多把金钱媚秀才(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咸淳三事》 《齐东野语》:咸淳三年,贾公欲优学舍以邀誉,乃以校尉告身、钱帛等俾京庠拟试。时黄文昌方自江阃入为京尹,益增赏格,虽末缀犹获数百千,于是群四方之士试者纷然。时襄、郢已失,江、淮日以遽告,有无名子作诗,揭之试所云云。)
阅海塘再叠旧作韵(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依旧潮头近逼塘,贻谟昔日计深良(自乾隆戊寅后潮势复渐趋北亹恃鱼鳞大石塘及坦水竹络坝为巩护益仰为万皇考定制实世永赖)
成规敬守脩柴石,古语诚符变海桑
思复中亹亦过(平声)望,便由故道敢私庆。
尽人事俟神庥耳,蒿目一劳念未遑。
⑴ 先是建议者拟易柴塘为石工壬午亲临相度塘下活沙既汕涩不受桩而内徙又妨田庐因命专脩柴塘且增料值其条石各工随宜加甃俾资捍禦
⑵ 南坍北涨北坍南涨惟浙省为然盖无百年不易之事
重过包山寺 明 · 黄省曾
七言律诗
梅园新夏绿阴平,五里篮舆到化城。
地底金莲殊想像,山头石镜转分明。
桑门世永香灯换,轮殿风凉佛界清。
啼罢碧鸡僧出定,袈裟相对话三生。
世永秋捷 清初 · 释今无
七言律诗
相期真觉似能成,动地朱弦发妙声。
向去尚多云外意,从今难避世间名。
昆崙觅路天河近,象阙抡才禁月清。
我着袈裟浑欲老,伫君麟阁护文星。
共 2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