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阳裕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法护。其先月氏人。姓支氏。后家燉煌。八岁弃家师事沙门竺高座。日诵万言。性纯粹苦行笃学。武帝时。京师寺像虽崇丽。而方等深经未至。护慨然随师游历西域诸国。凡三十六种。异言异书。皆精研无遗。遂东归。自燉煌至长安。随轩译写。为晋文。如贤劫法华光赞等百六十五部。以行世。法被中华。护力也。护山居每漱涧中。樵者秽涧侧。涧为涸。护叹曰。人之无德。致清泉不流。苟无以给。正当移去耳。俄泉流如故。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声称甚远。众常千人。惠帝西奔开中扰乱。护与弟子东下。至渑池而殁。寿八十八。世号燉煌菩萨。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竺昙摩罗刹。
此云法护。
其先月支人。
本姓支氏。
世居燉煌郡。
年八岁出家。
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
诵经日万言。
过目则能。
天性纯懿操行精苦。
笃志好学。
万里寻师。
是以博览六经游心七籍。
虽世务毁誉。
未尝介抱。
是时晋武之世。
寺庙图像虽崇京邑。
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
护乃慨然发愤。
志弘大道。
遂随师至西域。
游历诸国。
外国异言三十六种。
书亦如之。
护皆遍学。
贯综诂训。
音义字体。
无不备识。
遂大赍梵经。
还归中夏。
自燉煌至长安。
沿路传译写为晋文。
所获览即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
孜孜所务。
唯以弘通为业。
终身写译劳不告勌。
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
护之力也。
护以晋武之末。
隐居深山。
山有清涧。
恒取澡漱。
后有采薪者。
秽其水侧俄顷而燥。
护乃徘徊叹曰。
人之无德。
遂使清泉辍流。
水若永竭。
真无以自给。
正当移去耳。
言讫而泉涌满涧。
其幽诚所感如此。
故支遁为之像赞云。
护公澄寂。
道德渊美。
微吟穷谷。
枯泉漱水。
邈矣护公。
天挺弘懿。
濯足流沙。
领拔玄致。
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
精勤行道。
于是德化遐布。
声盖四远。
僧徒数千咸所宗事。
及晋惠西奔关中扰乱百姓流移。
护与门徒避地。
东下至渑池。
遘疾而卒。
春秋七十有八。
后孙绰制道贤论。
以天竺七僧。
方竹林七贤。
以护匹山巨源。
论云。
护公德居物宗。
巨源位登论道。
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
其见美后代如此。
时有清信士聂承远。
明解有才笃志务法。
护公出经多参正文句。
超日明经初译。
颇多烦重。
承远删正得今行二卷。
其所详定类皆如此。
承远有子道真。
亦善梵学。
此君父子比辞雅便。
无累于古。
又有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
皆共承护旨执笔详校。
安公云。
护公所出。
若审得此公手目。
纲领必正。
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
而宏达欣畅。
特善无生。
依慧不文。
朴则近本。
其见称若此。
护世居燉煌。
而化道周给。
时人咸谓燉煌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