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许宗之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
身骑黄鹄去来远,缟素飘落流尘缁
颍川公子欣得之,手持示我请赋诗。
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
池生碧莲花,千叶光陆离。
服食可腾化,游空驾云螭
奈何灵迹久遁藏,荒竹满野啼猩狸。
寻真羽客不肯一相顾,却借释子营茅茨。
我昔来游早春时,雪残众壑销寒姿。
磴滑不敢骑马上,青鞋自策桃筇枝。
上有烟萝披拂之翠壁,下有沙石荡漾之清漪。
晴天倒影落明镜,正似玉女晓沐高鬟垂。
饮猿忽下藤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
匡庐有池我未到,未省与此谁当奇。
扫石坐其涯,沿洄引流卮
醉来自照影,俯笑知为谁。
落梅扑香满接綍,暮出东涧钟鸣迟。
归来城郭中,复受尘土欺。
十年胜赏难再得,恍若清梦一断无由追。
朝来观此图,恻怆使我悲。
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
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已老司马树,岘首已仆羊公碑。
惟应学道悟真诀,不与陵谷同迁移
仙岩洞府孰最好,东有地府西峨嵋。
高崖铁锁不可攀援以径上,仰望白云楼观空峨巍。
此山易上何乃遗,便与猿鹤秋相欺。
欲借太乙舟,夜卧浩荡随风吹。
洞箫呼起千古月,照我白发凉丝丝。
倾玉醪,荐瑶芝,招君来游慎勿辞,无为漫对图画日夕遥相思。
次韵送别曾英发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士元来访颍川公,桑(傅校作竹)下清谈有素风。
不扣洪钟安识响,更闻妙句岂宜蒙(原作家,据四库本、傅校改)
如君晚节犹堪奋,期我高名莫大穹(傅校作穷)
此别应难问消息,寄书无惜到山中。
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本集五。文苑英华百五十八。庾开府诗集下作晚秋和颍川公秋夜。《诗纪》百十七。)
处世如大梦,悟者能有几。
钟鸣漏已尽,耽著不知止。
贤哉颍川公,才老即谢事。
悬车筑园池,归作隐君子。
大块方逸我,顺之聊复尔。
燕居二十年,坐进端为此。
委形虽物化,妙湛本无死。
我来恨不及,犹喜识其嗣。
鬓眉皓已霜,眸子炯如水。
头著白纶巾,萧散真晋士。
传家有高风,何必拾青紫。
衡门久不开,荒径为我洗。
相携步方塘,春渌涨清泚。
修篁间苍松,新槐杂嘉卉。
断桥堆露箨,危架引烟蕊。
荫庭桂团团,叠涧石齿齿。
萧森无俗姿,旷远含古意。
慰我放逐情,翛然百忧弭。
缅怀前人风,安得九原起。
相过不厌频,追随从此始。
道无形相。心离文字。非言无以导引。故诸法生于假名。非智无以调伏。故大音传于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根识相缘。生灭相随。世王有为之牢狱。二乘求慧而著空。十地见性而弗了。微我智印侯谁司南。故如来以大悲自定之慧力。示总持无畏之秘藏。云覆世界。雷震偫有。净除我垢。令入法性。设字根本。假文以筌意也。足声齿舌。因音以见法也。以十四音。摄一切智。虽入无漏。而不舍有为。即色以證空也。奉之者。恶趣固可使关闭。黑业必为之清净。况胜缘乎。初太保韩国苗公以两朝秉钧。所积廪赐。顾命宗子家老曰。丧祭之馀。以庀功德。于是我相国颍川公将演成公宏誓之果也。是以树因此幢。韩公生代天工。德本植焉。殁无鬼责。惠牙滋焉。而颍川公犹兴哀于绝弦之地。将乞灵于无我之法。庶俾法雨。雨公身田。故琢真石。以刊微言。仰之赞之。如揭日月。呜呼。墨点之界有极。铁围之山有坏。惟梵音与法印。等空虚而无穷。则公之前际。畴可弥度。其辞曰。
六趣轮转,根尘相刃。
死生变化,如响如瞬。
何用拯溺,总持秘印。
道罔不在,宏之者人。
乃经灵幢,公子之因。
赞持大力,启迪迷津。
天魔遁形,地狱开门。
拔箭解缚,如日破昏。
韩公善根,与石长存。
高言不止众人心,折杨皇荂易为音。
我见斯人每有得,可知语上资堪任。
眼中时贤愿识少,于水譬见潇清深。
先生伟节风天下,求匹于古非于今。
寒泉旧井不自恻,汲引后进犹钩沈。
窥公性情实至厚,忧时念友恒钦钦。
去年苏州诔循吏(王忍庵丈),高台流水朱弦喑。
我今师丧重茧赴,服勤一念空差参。
感我远行忘新岁,招上湖楼邀客吟。
骋妍抽秘盈众态,游心窜句费几斟。
北海酒尊谁擎举,颍川公子相追寻(陈伯严丈)
明朝辞去船下水,回看大别春阴阴。
武昌三度食鱼美,宿留桑下惭精谌。
微韽回衍声病澈,撞钟试可绳题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