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楷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8 首
记得香城缔搆端,銮舆曾此拥千官(寺是宝育之古家。舍以为寺。仁宗重刱。尝幸于此。命立碑。)
苔侵篆额碑文暗,雨染红泥壁画残。
宝育台含孤月冷(北有宝育台。),摩诃岬触断云寒(五冠山。此其一也。名摩诃岬。)
岩僧见惯慵回首,付与闲人自在看。
三朝游赏处(睿庙仁庙毅宗),玉立山一色。
画栋拿龙蛇,重楼绚金碧。
如今付闲人,几蜡阮孚屐。
銮舆杳何许,吊古为悲慄。
篆石卧苍苔,雨染日炙赤。
朅来穷冥搜,必有灵圣宅。
清债足可偿,往事何烦诘。
一樽犹未倾,规燬已西侧。
佳会亦无多,归侵晚云黑。
君主则太祖仁宗明宗皆工书。然至尊非评品所到。皆略之。其馀士大夫桑门逸士之工书者。有若学士洪灌,宰相文公裕,宗室僧统冲㬢,首座道休,侍郎朴孝文,宰相柳公权,邵城侯金居实,宰相奇洪寿,学士张自牧,山人悟生了然等。亦可以妙品绝品次序焉。然以予有未见其书者。故今不得优劣之。迨总集而观。然后备论。不尔。俟后之达识有以明白甄别耳。(神品四贤各赞)
其一金生。
忆君无日不沾衣,政似春山蜀子规。
为是为非人莫问,只应残月晓星知。
高丽史:郑瓜亭,内侍郎中郑叙所作也。叙自号瓜亭,联昏外戚,有宠于仁宗。及毅宗即位,放归其乡东莱,曰:「今日之行,迫于朝议也。不久当召还。」叙在东莱日久,召命不至,乃抚琴而歌之,词极悽惋。齐贤作诗解之。
郑瓜亭。岭外词曲名。高丽毅宗时郑叙。以恭睿太后妹婿。因有宠于仁宗。被谗放归田里。将行。王谓曰。行当召还。久之因无召命。乃筑亭种瓜。抚琴作歌。以寓恋君之意。词极悽惋。自号瓜亭乐府。亭在东莱府城南十里。遗址至今宛然。李益斋齐贤。尝作诗解之曰。忆君无日不沾衣。正似春山蜀子𨾚。为是为非人莫问。祗应残月晓星知。又柳淑诗。它乡作客头浑白。到处逢人眼遍青。清夜沈沈满窗月。琵琶一曲郑瓜亭。
蓬莱馆外两冥冥,威凤楼前绝使星。
何处最堪论客恨,琵琶一曲郑瓜亭。
平壤怀古 其九 (己亥) 清 · 申锡愚
七言绝句
三史文章独数君,西京月捷策奇勋。
不闻鹤唳鸣金革,犹见蛟涎吐瑞云(高丽仁宗时。妙清造反。命金富轼往讨之。其献捷表曰。云旝雷车。直斩鲸鲵之鬣。风声鹤唳。浑为金华之音。仁宗尝幸西京。妙清作大饼。穿孔盛油沉于江。油浮水面。望若五云。以为神龙吐涎。请百官表贺嘉瑞。富轼尝撰三国史。)
扑蝶观毬戏御衢,盘珠朵翠出东都。
万春节届迩英阁,六六规箴事以图(开元间。妃嫔扑蝶观毬以为戏。祐圣观。东岳行宫。二圣生辰。游女盘珠朵翠以为戏。旧史。以三月一日为万春节。元祐间。御迩英殿。吕大防奏仁宗所书三十六事。请图写座隅。)
大同江 晚清 · 韩章锡
七言绝句
风尘百劫洗干戈,繁丽千年照绮罗。
天作长江清一带,至今犹似见黄河(高句丽东川王。自丸都城移都平壤。烽上王五年。慕容廆来侵。故国原王四十一年。百济王率兵三万攻平壤城。王为流矢所中薨。广开土王二年。与百济战于浿水上大败之。婴阳王二十四年。乙支文德破隋兵三十万。宝藏王二十年。唐将苏定方大破我军于浿江。遂围平壤城。至二十七年。唐将李绩契苾何力大破我军。高句丽遂亡。高丽仁宗十三年。妙清赵匡叛于西京。金富轼征讨。三年乃灭。明宗时有赵位宠之乱。杜景升破之。高宗时有契丹蒙古之侵。元宗时有崔坦之难。平壤内属于元。恭悯八年。为红头贼毛居献所陷。金缙击破之。入我朝有壬辰倭寇入据城中。天将李如松火攻克之。又有丁卯丙子虏难。平壤先受其锋。盖天险用武之地。而大江为之捍蔽也。今升平屡百年。漠然见山高水清。笙歌繁丽则自古然矣。○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以兴礼乐。朝野无事。人民欢悦。以大同江比黄河。永明岭比嵩山。作歌颂祷其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