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田敬仲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4 首
《史记》曰: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齐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
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诗纪前集》一。○《诗纪》云。刘知几史通曰:田常见在而遽呼以谥。此之不实。昭然可见。○逯案。此歌自是后世所传。故有成子之说。然亦仍为周末之作。观下歌可知。)
桐花(810年) 中唐 · 元稹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可惜(一作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凤归丹穴岑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
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嵚岑
满院青苔地,一树莲花簪。
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
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安问宫徵角,先辨(一作辩)雅郑淫
宫弦春以君,君若春日临。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人安角声畅,人困斗不任。
羽以类万物,祆(一作祅)物神不歆。
徵以节百事,奉事罔不钦(“宫弦”以下十句:《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懑之音矣。”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驺忌子见齐威王鼓琴,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祅,通妖。《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怒,谓胜为祅言,缚以属吏。”胡三省注:“祅,与妖同。”歆,保祐。)
五者苟不乱,天命乃可忱。
君若问孝理,弹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
君若不好谏,愿献触疏箴。
君若不罢猎,请听荒于禽。
君若侈台殿,雍门可沾襟
君若傲贤隽,鹿鸣有食芩
君闻祈招什,车马勿骎骎
君若欲败度,中有式如金
君闻薰风操,志气在愔愔
中有阜财,勿受来献琛
北里当绝听,祸莫大于淫。
南风苟不竞,无往遗之擒
奸声不入耳,巧言宁孔壬(21)
枭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
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剑士农野丝人织纴
丹凤巢阿阁(22),文鱼游碧浔(23)
和气浃寰海,易若溉蹄涔(24)
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
非琴独能尔,事有谕因针(25)
感尔桐花意,闲怨杳难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为大琛(26)
⑴ 紫桐:桐树之一种。《本草·桐》集解:“颂曰:‘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糖煮以啖。’”
⑵ “舜没”句:《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
⑶ “凤归”句:《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炼食不食,故言梧桐而及凤凰。
⑷ 嵚岑:高峻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嵚岑埼礒兮,硱磳磈硊。”洪兴祖补注:“嵚岑,山高险也。”
⑸ “我愿”句:梧桐为制琴之良材。晋郭璞《梧桐赞》:“桐实嘉木,凤凰所栖。爰伐琴瑟,八音克谐。歌以永言,噰噰喈喈。”
⑹ 宫徵角:古代五音中之三个音,此泛指五音。
⑺ 雅郑:古代儒家以郑声为淫邪之音,以雅声为雅正之声。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⑻ 《梁山吟》:古乐曲名,传说曾子雪天思亲,乃作《梁山吟》以寄意焉。
⑼ 拊:轻轻敲击。《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蔡沈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和:以声相应。球琳:皆美玉名,此泛指美玉。《尚书·禹贡》:“(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球琳,皆玉名。”
⑽ “雍门”:汉刘向《说苑·善说》:战国齐人雍门子周善鼓琴,以悲声耸动人听。访孟尝君,先以言词,后“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曲成。孟尝君涕浪污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⑾ “《鹿鸣》”句:《诗·小雅》篇名,为君主宴群臣之什,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⑿ “君闻”二句:《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诗·逸诗·祈招》今仅存六句,馀已亡佚。骎骎,马疾驰貌。《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毛传:“骎骎,骤也。”
⒀ 败度:败坏法度。《尚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孔传:“言己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以召罪于其身。”
⒁ 式:准则,指言行所依据之法则。《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
⒂ 《薰风操》:相传舜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因以“薰风”指《南风歌》。见《孔子家语·辨乐》。
⒃ 愔愔: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⒄ “中有”句:《南风歌》之歌辞有“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语。阜财,积聚财物。
⒅ 琛:通琛,珍宝。《集韵·侵韵》:“琛,《尔雅》:‘宝也。’或从贝。”
⒆ 北里:古乐舞名。《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⒇ “南风”二句:《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师旷唯歌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21) 孔壬:大奸佞。《后汉书·郅恽传》:“昔虞舜辅尧,四罪咸服,谗言弗庸,孔壬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李贤注:“孔,甚也;壬,佞也。”
(22) “丹凤”句:阿阁,四面均有檐溜之楼阁。《文选·〈西北有高楼〉》:“阿阁三重阶”,李善注:“《尚书中候》曰:‘昔黄帝轩辕,凤凰巢阿阁。’《周书》曰:‘明堂咸有四阿。’然则阁有四阿,谓之阿阁。郑玄《周礼》注:‘四阿,若今四注者也。’”
(23) 文鱼:有斑彩之鱼。《山海经·中山经》:“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郭璞注:“有斑彩也。”浔:水边。《说文·水部》:“浔,旁深也。”段玉裁注:“今人用此字,取义于‘旁’而已。”
(24) 蹄涔:《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
(25) 谕因针: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
(26) 琛:珍宝。《尔雅·释言》:“琛,宝也。”邢炳疏:“谓珍宝也。”。
谕宝二首 其二 (814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卞和 秦镜 镆铘
冰置白玉壶,始见清皎洁。
珠穿殷红缕,始见明洞彻。
镆铘无人淬,两刃幽壤铁。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骥跼环堵中,骨附筋入节。
虬蟠尺泽内,鱼贯(一作众)蛙同穴。
艅艎无巨海,浮浮矜瀎潏
栋梁无广厦,颠倒卧霜雪。
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羁绁
豫樟无厚地,危柢真卼臲
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
舜禹无陶尧,名随腐草灭。
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别。
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绝。
神物岂徒然,用之乃(一作有)施设。
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悦。
璧充传国玺(一作璧用充传玺),圭用祈太折
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
栋梁庇生民,艅艎济来哲。
虬腾旱天雨,骥骋流电掣。
镜悬奸胆露,剑拂妖蛇裂。
珠生(一作玉)照乘光(“珠生”句:相传古代有照乘珠,能照亮车乘前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王曰:‘若寡人之小国,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冰莹环坐热。
此物比在泥,斯言为谁发。
于今尽凡耳(于:蜀本、卢本、杨本作“凡”。),不为君不(一作陈)
⑴ 镆铘:亦作莫邪,春秋时吴国名匠干将所铸宝剑之一,以其妻莫邪之名为名。此泛指宝剑。淬:见卷1《箭镞》注。
⑵ 秦镜:传说秦始皇有镜,能照见人心之善恶。《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⑶ 环堵:四周环着每面一丈见方之土墙,形容空间极其狭小。《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郑玄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
⑷ 艅艎:船名,此泛指大型船只。《广雅·释水》:“艅艎,舟也。”
⑸ 瀎潏:水流迅疾貌。《文选·张衡〈南都赋〉》:“潜㕎洞出,没滑瀎潏。”刘良注:“没滑瀎潏,疾流之貌。”
⑹ 羁绁:羁束犬马之具。马曰羁,犬曰绁。比喻行动受束缚、牵制。
⑺ 豫樟:亦作豫章,枕木与樟木之并称。此比喻栋梁之材。《南史·王俭传》:“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
⑻ 危柢:扎根不牢。卼臲:动摇不安貌。
⑼ “圭璧”二句:相传春秋楚国人卞和得玉璞,先后献于楚厉王与楚武王,以欺诈罪论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使人琢璞,得美玉,名为和氏璧。事详《韩非子·和氏》等。
⑽ 神人:蜀本、杨本、类苑作“人神”。
⑾ 祈太折:谓供封禅泰山所用。折,封土为祭之处。《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郑玄注:“坛、折,封土为祭处也。坛之言坦也,坦明貌也。折,照晢也。必为照明之名,尊神也。”
⑿ “九万”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⒀ 不说:原作“陈说”,据蜀本、卢本、全诗及文意改。
稷下昌言,早推物望;
洛中高会,宜冠耆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金鉴(1903——1989),字明诚,河南安阳人。毕生从事行政学教学与研究,成绩卓著,被誉为“中国行政学之父”。张金鉴一生出版专著40余部,撰写文章300余篇,代表作有《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行政学典范》、《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官制度史》、《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概论》、《人事行政学》、《当代美国左翼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在他80岁生日时成立“张明诚先生行政学术基金会”,募集新台币120余万元,奖励台湾各大学研究行政学的优秀学生。1989年10月22日,为行政学教育与研究奉献了一生的张金鉴病逝于台湾。
稷下:稷古地名。也作“棘下”。指战国齐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于稷门设馆,招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赐第,为上大夫,不治事而议论。有稷下学士之称。参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水经注·淄水》。
昌言:直言无隐。
物望:众望,人望。《晋书·王羲之传》与会稽王笺:“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
洛中高会:同“洛社耆英”。
笺:清代张亭嘉贺张百熙60寿联:
一时物望归司马;
万里储胥仗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