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浚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出陆氏。吴人也。自落发。则痛加晦藏。人无能知者。琅琊王兄弟独知之。而敬事焉。大和中。至都止瓦棺寺。从汰公受学。数年妙臻堂奥。汰有弟子昙一。亦有雅风。时呼大小一别之。简文皇帝尤所钦重。帝崩。汰化。一东还依止虎丘。学徒蚁慕而至。若耶山有帛道猷者。以诗寄之曰。连峰数千里。脩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一得书。遂东适耶溪定交林下。后太守王荟。起嘉祥寺。请一充僧首。久之还吴。止虎丘。以病卒。隆安中也。
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
竺道壹姓陆。
吴人也。
少出家贞正有学业。
而晦迹隐智。
人莫能知。
与之久处方悟其神出。
琅琊王珣兄弟深加敬事。
晋太和中出都止瓦官寺。
从汰公受学。
数年之中。
思彻渊深讲倾都邑。
汰有弟子昙一。
亦雅有风操。
时人呼昙一为大一。
道一为小壹。
名德相继为时论所宗。
晋简文皇帝深所知重。
及帝崩汰死。
壹乃还东止虎丘山。
学徒苦留不止。
乃令丹阳尹移壹还都。
壹答移曰。
盖闻大道之行嘉遁得肆其志。
唐虞之盛逸民不夺其性。
弘方由于有外。
致远待而不践。
大晋光熙德被无外。
崇礼佛法弘长弥大。
是以殊域之人不远万里。
被褐振锡洋溢天邑。
皆割爱弃欲。
洗心清玄遐期旷世。
故道深常隐志存慈救。
故游不滞方自东徂西。
唯道是务。
虽万物惑其日计。
而识者悟其岁功。
今若责其属籍同役编户。
恐游方之士望崖于圣世。
轻举之徒长往而不反。
亏盛明之风。
谬主相之旨。
且荒服之宾。
无关天台。
幽薮之人。
不书王府。
幸以时审翔而后集也。
壹于是闲居幽阜晦影穷谷。
时若耶山有帛道猷者。
本姓冯。
山阴人。
少以篇牍著称。
性率素好丘壑。
一吟一咏有濠上之风。
与道壹经有讲筵之遇。
后与壹书云。
始得优游山林之下。
纵心孔释之书。
触兴为诗陵峰采药服饵蠲痾乐有馀也。
但不与足下同日。
以此为恨耳。
因有诗曰。
连峰数千里。
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
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
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
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代下。
故有上皇民。
壹既得书有契心抱。
乃东适耶溪。
与道猷相会定于林下。
于是纵情尘外以经书自娱。
顷之郡守琅琊王荟。
于邑西起嘉祥寺。
以壹之风德高远。
请居僧首。
壹乃抽六物遗于寺。
造金牒千像。
壹既博通内外。
又律行清严。
故四远僧尼咸依附咨禀。
时人号曰九州都维那。
后暂往吴之虎丘山。
以晋隆安中遇疾而卒。
即葬于山南。
春秋七十有一矣。
孙绰为之赞曰。
驰词说言。
因缘不虚。
惟兹壹公。
绰然有馀。
譬若春圃。
载芬载誉。
条被猗蔚。
枝𠏉森疏。
壹弟子道宝。
姓张。
亦吴人。
聪慧夙成尤善席上。
彭祖王秀琰皆见推重。
并著莫逆之交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0—306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武会。好学能辩。以宗室选拜散骑常侍,累迁安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惠帝永安元年,张方率兵入洛阳,逼惠帝西迁长安。虓等推东海王司马越为盟主,领豫州刺史。击破刘乔,河间王司马颙杀张方求和。虓等迎惠帝还都,拜司徒。以暴疾卒。
全晋文·卷十五
虓字武会,宣帝弟馗之孙,咸宁五年嗣父绥为范阳王,以宗室选拜散骑常侍,累迁尚书。
惠帝时出为安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
持节镇许昌,进位征南将军。
永兴初为都督、河北诸军事、骠骑将军、持节,领豫州刺史。
王浚又表领冀州刺史。
光熙元年,以迎大驾功拜司空,寻薨。
(案:本传作「司徒」,《惠纪》作「司空」,当有一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33 【介绍】: 十六国时辽东昌黎棘城人,鲜卑族首领,字弈洛镶。晋武帝时为部众推为首领。晋怀帝永嘉初,自号鲜卑大单于。时中原大乱,廆修明刑政,招纳中原流亡士庶,重用汉人士子裴儗等,建立地方政权。然晋元帝太兴初,受晋封为辽东公、平州牧。其孙慕容俊称帝,追谥武宣皇帝。
全晋文
字奕洛环,昌黎棘城鲜卑人,武帝时袭父涉题位为鲜卑单于。
惠帝时,王浚承制以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千,悯帝以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
元帝承制以为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并不受,大兴中拜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寻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进封辽东郡公。
成帝即位,加侍中,位特进,又加开府仪同三司,不受,咸和八年卒,策赠大将军,谥曰襄,慕容廆僭号,追谥曰武宣皇帝。
裴宪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景思。
裴瓒弟。
少颖悟。
弱冠折节向学。
初侍讲东宫,历黄门吏部郎、侍中。
东海王司马越以为豫州刺史,北中郎将。
王浚承制,为尚书。
怀帝永嘉末,石勒破,嘉其廉正,以为从事中郎。
命与王波撰定朝仪,迁司徒。
石虎立,弥加礼重。
官至太傅。
封安定郡公。
历官无绩,但以德重名高称。
卒于后赵石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9—306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章度。
晋武帝子。
封成都王。
镇邺。
晋惠帝立,八王乱起,赵王司马伦篡位,颖与齐主司马囧起兵讨灭赵王伦。
长沙王乂杀齐王囧,颖又与河间王司马颙攻乂。
东海王司马越囚乂。
颖以皇太弟司马遥制朝政。
永兴初,挟帝至邺。
安北将军王浚攻颖于邺,败之。
奔长安,河间王颙专政,废颖归藩。
东海王越起兵迎帝还洛,颙复拜颖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统兵迎战东海王越,战败奔河北,被杀。
全晋文·卷十七
颖字章度,武帝第十六子。案:《世说·言语篇》注引《八王故事》作「字叔度」,世祖第十九子。太康末封成都王,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为贾谧所忌,出为平北将军、镇邺,转镇北大将军。赵王伦篡位,以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举义兵,以匡复功进位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加太子太傅。及齐王囧诛,悬执朝政,寻与河间王颙举兵内逼拜丞相,又废太子,拜皇太弟。永兴初,败王师于荡阴,寻为河间王颙所废,复拜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范阳王虓幽之,缢死。)
李洪 朝代:前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燕平阳人。
初帅流民入定陵,受王浚假署为雍州刺史。
后归慕容皝,仕为大理,历内史、右司马,以功位进司空。
前秦王猛克邺,随入长安,拜驸马都尉、奉朝请。
何攀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4—301 【介绍】: 西晋蜀郡郫县人,字惠兴。仕州为主簿。王浚辟为别驾。转荥阳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称。除廷尉平,诸葛冲始轻之,及共断疑狱,始叹服。以豫诛杨骏功,封西城侯,迁大司农。赵王司马伦篡位,遣使逼召,称疾不应,伦怒,将诛之,遂扶疾赴召。卒于洛阳。居官整肃,为梁、益二州中正,荐拔遗滞。
全晋文·卷七十八
攀字惠兴,蜀郡郫人。
泰始中历郡主簿,上计吏州从事咸宁中。
王浚辟主簿别驾,除郎中,与平吴功封关内侯。
太康初为王浚辅国司马,除荥阳令,进廷尉平,迁散骑侍郎。
惠帝时,以与诛杨骏功封西城公,韩东羌校尉,领越骑校尉,又领河南尹,迁扬州刺史假节徵拜大司农,兼三州都,迁兖州刺史,不之官。
卒赠司农,谥曰桓。
游畼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4 【介绍】: 西晋广平人。
怀帝时,王浚与石勒争夺冀州,屡以书招畼,畼欲赴之。
弟邃劝阻,畼以忍而多疑,不往将累及邃,且乱世宗族宜分,以冀遗种,竟归
后与俱被石勒所杀。
枣嵩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4 【介绍】: 西晋颍川长社人,字台产。
枣腆弟。
才艺尤美。
为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惠帝太安二年,陆机兵败,将被杀。
嵩以成都王司马颖官属与江统等上疏请核实后再诛,颖不听。
后从王浚讨石勒,督诸军。
悯帝建兴二年,王浚谋称帝,以嵩为尚书,监司冀并兖诸军事,为王浚子婿。
同年,石勒袭幽州,杀,嵩亦见害。
缪胤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9 【介绍】: 西晋东海兰陵人,字休祖。
缪播从弟。
初为尚书郎,迁太子左卫率,转魏郡太守。
王浚逼邺,投奔东海王司马越。
越使胤、播入关说河间王司马颙,令奉帝还洛。
所说得行,拜南阳太守。
晋怀帝立,为太仆卿,参预机密。
时东海王越专朝政,惧为己害,杀胤、播。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