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欧阳建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通天下之志者。在大君元臣之感会而已。成天下之务者。在知人安人之教化而已。孝文御宇。贞元十九祀。统烛偫生。德侔往初。建用皇极。泽流万国。淮南节度观察使左仆射相国杜公。政成入觐。乃三月壬子朔。登拜司空。秉钧居中。閒一岁。上皇承末命。越八月。皇帝受神器。弼亮三圣。谟明九功。当冢宰总已之任。护崇陵因山之制。尽董经费。以颁地贡。乃作司徒。式和人则。进封岐土。命赐备厚。均齐天下之政。茂遂万物之宜。遵道宏化。匪躬宣力。中外之重。必归于公。初公之入辅也。制诏副节度使兵部尚书王公为左仆射。代居师帅。州壤乡部。鳏孤幼艾。蒙公之化也久。感公之惠也深。郁陶咏叹。愿刻金石。王公累章上请。公辄牢让中止。至是复以邦人不可夺之诚。达于聪明。且用季孙行父请史克故事。故德舆得类其话言。而铺其馨香云。公字君卿。京兆杜陵人。不书名。尊大臣也。清明廉直。温毅宏重。易之道。本于健顺。忠智之谋。发为事业。虑善以动。得时大行。其初筮仕。州府交辟。韦尚书元甫实为已知。始自掾吏。累为命介。盈庭斗辨。积岁疑留者。片言以听断。含冤自诬。具狱论杀者。覆视而全活。江介吏师。以为神明。由殿中侍御史转主客员外郎工部郎中。再为抚州刺史。以御史中丞领容州刺史经略使。入为金部度支二郎中。复兼中丞。超拜户部侍郎。出为苏州刺史。属受代者以忧阕换饶州刺史。明年以御史大夫领广州刺史岭南节度观察使。徵为尚书左丞。复以御史大夫领陕府长史陕虢都防禦观察使。岁在庚午。以礼部尚书至于是邦。禹贡淮海之域。职方东南之奥。产金三品。射利万室。控荆衡以沿泛。通夷越之货贿。四会五达。此为咽颐。初公之至也。岁丁骄阳。人有菜色。于是息浮费以悦之。蠲杂征以利之。夫家之税有冒没者。免其罪以购之。废居之豪有委积者。盈其直以出之。濒海弃地。茭刍填淤。一夫之勤。百亩可穫。终古遗利。沛然嘉生。成于指顾。得以蕃殖。先是营部未葺。囷仓未完。介夫半寓于仁祠。公聚或委于支郡。公乃虑材用。量事期。辑中权。规大壮。百堵皆作。三军宁宇。辕门言言。夏屋耽耽。可以张射侯。可以容宴豆。爰居爰处。而武备修矣。巨廪崇构。翚飞云矗。缩以板干。积如京坻。得盖藏之宜。协出入之制。多黍多稌。而礼节行矣。连营三十二。积谷五十万。工以悦使。人以乐成。又潴雷陂。以溉穑地。酾引新渠。汇于河流。皆省工费。而宏利泽。俄授左揆。竟参大政。加徐泗濠等州节度使。先皇帝在宥天下。推恩彭城。顾怀旧劳。复命其嗣。使得以州师建节。而公以二郡进律。惟公镇定一方。心平德和。言仁必及人。言智必及事。生聚教训。勤身急病。视阖境如枨闑之内。抚编人有父母之爱。因其习俗而均安之。识其惨舒而导利之。仕六朝而时推元老。踰二纪而再掌邦赋。扬美化于方志。流淑声于命书。其牧临川也。地参闽蜑。人本轻惰。化彼游手。敏于农功。坚旧防而时其蓄泄。当大旱而我有云雨。每岁徵令。归诸有司。克变输将之勤。不亏公上之入。因获赢利。悉赒困穷。其总司计也。权重轻以平物力。受比要以均财征。厚生而不匮。量入而有节。当一人注意之重。尽三接沃心之言。宰司沮伤。不得久处。其镇南海也。服岭阻深。族类猜害。涂巷狭陋。熛埃接连。忿懥相因。郁攸斯作。公乃修伍列。辟康庄。礼俗以阜。火灾自息。南金象齿。航海贸迁。悍将反覆。远夷愁扰。吏困沓贪。商久阻绝。公乃导其善利。推以信诚。万船继至。百货错出。邕部绝徼。裔人自擅。诱掖招徕。以威以怀。朱崖黎氏。保险三代。种落盘互。数犯吏禁。公麾偏师。一举而平。犷俗率化。原人得职。其登左辖也。纪律修明。清万事之本。其理分陕也。惠绥浃洽。宏二南之化。必宿其业。而修其方。崇庸大绩。其昭昭如是。而又博极书术。详观古今。谋王体。断国论。其言有章。听者皆竦。作为通典。以究理道。上下数千百年閒。损益讨论而折衷之。佐王之业。尽在是矣。公之先。在汉则建平敬侯。有立宣之功。在晋则当阳成侯。决平吴之策。忠力隽贤。寖明而昌。以至曾祖讳行敏。皇银青光禄大夫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南阳郡公。王父讳悫。尚书右司员外郎丽正殿学士。烈考讳希望。历鸿胪卿御史中丞。再为恒州剌史代鄯二州都督西河郡太守襄阳县男。赠尚书左仆射。惟南阳德化。茂于列藩。惟右司文雅。重于中台。惟仆射有文武器任。克扬风绩。其督鄯州总节制留府。数与虏确。奋其威谋。夺盐泉。吞河曲。城便地。置新军。剖符惠人。理行第一。以先大夫代德丕烈之若是。公能聿修而宏大之。凭厚贻庆。为不诬矣。居镇十三年。愿修觐谒。拜章十上。西向涕泪。上难其继。慰勉而已。公以述职在于庇人。纳忠在于荐贤。密疏请以王公为代。诏为之贰。暨公之至也。由大司寇为大司马。以副车戎装。伏谒和门。礼容渥命。宠耀藩服。介圭得请。丹毂载驰。勋籍裨校。乞留遮道。初谕以温颜。终肃以军法。既告令尹之政。卒获子牟之心。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又曰。神之听之。式谷以汝。则岐公永享鲐耋。如冈如陵。不待瞽史而前知矣。惟王公师长论道。如公之位。阜俗抚封。如公之心。且以斯人向慕。三岁愈甚。大惧公之功德。寝而不章。初抚人广人。皆镂坚石。以摅盛烈。及兹而追琢者三矣。古所谓信让以莅百姓。则人之报礼重。其在是乎。铭曰。
惟天惠人,惟辟奉天。
利建元侯,于藩于宣。
文武杜公,端诚絜矩。
化洽陕服,聿来兹土。
辟我舄卤,长我禾黍。
乃建营部,乃新廪庾。
成师足食,比屋安堵。
里闾熙熙,衍沃膴膴。
十有三年,慰安斯人。
雪泣抗章,血诚上陈。
结恋明庭,不私其身。
树善交代,如公之仁。
考祥视履,宜锡蕃祉。
寅亮三朝,是毗是倚。
密勿中枢,矢其谋谟。
乃升司空,亦作司徒。
九赋既平,五教式敷。
中外之重,惟公是图。
彼都人士,饮公之德。
彼土乐康,繄公之力。
永言介福,祝我岐国。
稽合声诗,于胥篆刻。
彼泉而实,彼石而泐。
公之德耀,永永无极。
君讳傪。字公佐。吴郡人。曾祖某。某官。考某。某官。君早孤。与兄隐居于越。有佳山水。率子弟耕汲于其中。日修桑门之法。摈落人事。贞元初。兄既殁。始为宗姻士友所强。慨然有应知己之心。繇试左环卫。历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里行佐黔中。又以殿中侍御史内供奉佐浙东。凡四居宪职。介二方伯。皆有直声休利。邦人宜之。十二年。所从既罢。继之者再至。率以重礼礼君。终不能屈。非所乐而不苟合故也。朝廷宗公贤大夫多悦其风。十六年徵拜祠部员外郎。居二年。执事者上言其才。请为剧曹。会东方守臣表二千石之缺。天子方加恩元元。循责吏理。面命执事曰。诚如是。姑使为郡。须其报政。縻以好爵。遂拜歙州刺史。在途发疡。夏四月二十日。卒于洛师。享年五十五。夫人河东柳氏。殿中侍御史并之息女。才淑有贤行。长子某。年在羁贯。嗣子某。未离褓抱。夫人既得卜吉。且以孤藐之词。请表墓于父友。故鄙夫泣书于寝门之外而不让云。君峻而通。直而和。偫而不党。至若流俗之龌龊。细人之姑息。屑屑汲汲之态。不萌于胸中。器度夷远。英华发外。居常无怵迫。临事有风节。同心定交。造次以文。评议鉴裁。精明不惑。从善亲仁。发于肺肝。文章宏朗。有作者风格。学不为人。与古为徒。向使登其年。充其量。束带公朝。其骨鲠魁垒之士欤。常与故虔州刺史陇西李公受故右补阙安定梁宽中今礼部郎中京兆韦德符右补阙广平刘茂宏秘书郎赵郡李叔翰方外士右谕德博陵崔公颖暨予友善。嚱夫。相视莫逆。行二十年。洪范之攸好德。儒行之远相致。今则已矣。可胜恸也耶。时贞元十八年岁直鹑首秋七月甲子。镂坚石而铭曰。
皦皦陆生。
中和粹清。
直如朱弦。
洁如白珩。
或默或语。
不将不迎。
如何斯人。
晻忽冥冥。
蚩蚩下辈。
戬谷或丁。
煜煜芳兰。
严霜飘零。
命不可问。
死不可作。
呜呼陆生。
惟南川郡王讳昌。字公明。贞师于安定。十六岁。岁直鹑火夏五月甲子。寝疾病。考终命。制诏襚以司空印绶。而吊祠法赙称焉。于是内子诸孤。宗姻家老。尽诚信于内。从事大吏。伦侯亚旅。展匍匐于外。叶志会事。拂龟露蓍。象数皆得以条陈。纤微必蒙于可报。以冬十月丁酉。返真宅于京师某原。礼也。公之先彭城人。楚元王交之后。夔国公宏基之族孙也。大王父全庆。皇汴州别驾。王父达。徐州长史。父庭玉。试太常卿。赠徐州刺史。三代醇静。不跻丰禄。故天爵覆露。发祥于公。公角犀燕颔。魁岸硕大。思谟泉深。盛气扬休。清明以虚受。庄重而强立。禀于端诚之谓义。发于虑宪之谓仁。扬天声之谓武节。修方任之谓文事。再居陪卿。三佐列藩。以宫尹中执法。以骑省亚丞相。冬官宗伯。比践六职。再受钺而一抚封。列王爵而食真赋。终于端右。饰以论道。其初守商邱。援彭城。下濮阳。壁宁陵。释陈围。复梁野。皆急病肆力。威功自著。起沮伤以奋击。化怪骇为休宁。其守不可拔。其功不可遏。投难而智勇俱殖。酣战而奇正合发。兵法曰有必胜之将。书曰存亡在所用。其信然乎。始从河南节度使张介然东讨林胡。杀略居多。次从宋州刺史李岑捍城半岁。剧贼遁去。又从临淮王光弼汧国公勉。每用上效。扬于军锋。洎刘司徒元佐始拥节旄。锡宣武之号。以族属勋力。贾馀勇无前。凡希烈之自宁陵走汴。自汴走蔡。以至于死。皆公之为。贞元三年。以偏师八千承诏护塞。亦既旋旆。俾营甸圻。有尤违者。连斩以徇。天子壮其忠概。未几徵还。沃心前席。飨醴命宥。建行师之节制。自禀新书。分上相之赋舆。留屯便地。明年正月。进律作藩。彤弓元甲。物采备厚。因六郡之气俗。用十连之教理。入觐宣室。请城平凉。屹为巨防。乃拓故地。而又险走集以禦寇。徙邑居以便人。夷硗埆而制井疆。斩荆以列逵市。货力具举。农战交修。边关弃地。宴然富殖。长幼养老。沛然生聚。邻有坠师者济之。弃甲者纳之。凡泾人之所未习者。皆优为之。泾土之所未产者。皆茂遂之。昆夷慑詟。爟火讫息。彼西土轨道。繄吾谋实然。理命不忘于信赏。遗章备见其忠悃。年止于六十五。未极寿宠。皇帝之所以恤然加等。良有以焉。夫人吴国夫人陆氏。柔嘉绸直。妇道明备。长子殿中侍御史赠颍州刺史均。教忠能仕。不幸蚤夭。嗣子右威卫骑曹参军士泾。悫善有训行。与支子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士傪洎士良及士和等。以德舆尝受面命。类泾人声诗。馨香始终。其传信也熟。将篆乐石。载徵菲词。中郎二碑。窃善颂于无愧。春秋五例。冀终义于后经。铭曰。
亹亹南川,得时经武。
大君有命,式是西土。
西土濯征,众心成城。
寿甲雕戈,泾师以贞。
隼旗鷩冕,泾俗以宁。
肆厥忠力,秉兹义程。
凡在五符,至于白徒。
制为田庐,亦有贾区。
实墉实亩,交赞令图。
嘉生油油,比屋愉愉。
昔誓偏师,士皆致果。
如使臂指,可蹈水火。
孰云危事,决胜在我。
狂猰内讧,恶氛濛濛。
浊河而南,或守或攻。
陈壁既捷,夷门乃通。
时惟南川,实冠偫公。
乃分兵符,乃镂彝器。
服物昭庸,天休滋至。
劳勤心力,宏大功利。
师则严终,公惟尽瘁。
智气冥冥,发扬昭明。
下平水土,上助神灵。
辂葆参差,邱封峥嵘。
立此坚石,于昭厥声。
叙曰。法所务善。示仪生念。物莫坚石。留形则多。伊童丱之增沙。彼丰家之岩宝。不孟不季。非泰非约。兹浮图于门右者。郑氏字元泰。今范阳人也。崇中宜。利用广。盖所以兼仰正法。惠浃多生。俾臧与嘉。不溃惟永。乃竭产充贾。罄工剬奇。璞散良效。形都信美。素玙鲜色。皓琼级之峨峨。黄金明辉。烂宝层之擢擢。东旭衔珠而更净。南风动铃而不喧。神仪护门。而雄雄威如。圣象端室。以穆穆允若。庶几乎上帝万寿。先人百福。夫蠢之类。凡生之俦。莫不覃兹。利有如是。木易烬灭。土亦尘散。惟石之永。瞻其有恒。繄法之坚。念兹无替。铭曰。
高塔峨峨,示延遐瞩。
多生攘攘,动善偫触。
兹设兹刹,无碍无疆。
其福丰衍,其资广长。
彼石惟坚,我性亦定。
永永不灭,视以知正。
惟砺也。有克刚之美。
惟金也。有利用之功。
利久斯剋。犹或失其铦锐。
刚固不磷。是用假于磨砻。
不然。何以兴喻殷监。
譬后之圣。金将有缺。
必假石以磨颖耀芒。后若有遗。
必资贤而砺节砥行。使藐锋无白圭之玷。
令德有黄轩之盛。取譬于攻金之工。
方期于政罔不正。且夫利器久翳。
铦锋不全。参差冰缺。
掩冉苔联。价减千金之直。
文灭七星之躔。非夫坚石之锻乃砺乃。
巧匠之藏焉修焉。又安得而昭宣。
若乃君上初临。德声未溥。
令不尽一。名不咸五。
筮微子牙之兆。衮阙仲山之补。
非夫忠臣之扶危持颠。英俊之左弼右辅。
又安得而稽古。乃知君与臣兮相符。
金与砺兮相须。离之而道斯远。
全之而德不孤。故为金也光乎九牧。
为君也配彼三无。是以工必利其器。
君先择其佐。佐明则有融。
器锐则不挫。光芒乎拟之必断。
恬澹乎立于无过。亦何必俾钝质不可砺。
俟昏德以将衰。如铦刀罔能敛其锷。
如朽索无或纽其维。然后乃知利重乎磨。
损之又损为贵。君宜乎谏。
善人不善之资。况今圣上钦明。
英髦迭出。恭默思道。
曷高宗之可侔。辅弼纳忠。
岂傅岩之攸匹。宜乎哉。
超羲而越夔。勖而自必。
挽陈其美联 近现代 · 陈天君
对联
余孽未清目未瞑;坚石为破天为惊。
翰林气英发,博学起徒步。
初射东堂策,巳称济时具。
出入三千岁,差池千一遇。
青云得自致,白眼与俗迕。
劲节凌秋旻,玄文匿深雾。
尺璧可令毁,坚石难使铸。
董生胶西相,贾子长沙傅。
终疑希世才,良用制作误。
衔悲去修门,觖望动行路。
落落长松姿,岁晏悴霜露。
平生慕高名,邂逅隔清晤。
心许千金剑,无由挂君墓。
节妇茅氏女,嫁为朱虎妻。
主馈事尊嫜,婉娩年方笄。
夫官水衡守,舅长大农司。
饟馈转渤澥,功与酂侯齐。
厮养纡青紫,第宅切云霓。
天道恶盈满,谗言致勃溪。
舅既瘦囹圄,夫亦为孤累。
节妇没入官,诏赐提点师。
衣袂结两儿,昼夜呱呱啼。
义不负所天,矢死心弗移。
抗志厉节操,师亦兴嗟咨。
漕侯卯金刀,拙庵比丘尼。
仗义出金帛,以赎节妇归。
幸脱虎狼口,寄食居招提。
仰望浮云驰,目送孤鸿飞。
俯视龆龄子,良人渺何之。
百感集衷肠,形与神俱疲。
为妇当死节,为将当死绥。
一病竟不起,孤魂遂无依。
槥椟自京邑,归葬娄江涯。
孝哉犹子谦,具词陈有司。
移文上台省,进奏对丹墀。
譬比曹令女,夫死家诛夷。
勇烈虽少异,操行岂相违。
请录付史馆,敦俗淑民彝。
制可出鸿恩,甄表发潜辉。
荏苒三十年,荒坟草离离。
落日下牛羊,芜没少人知。
契侯古循吏,为善日孳孳。
大书刻坚石,华表双巍巍。
朽骨怀深恩,岂独邦人思。
感嘅成五咏,纪实匪干私。
断碑 北宋 · 强至
五言律诗
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
文章谁黑白,首尾自参商。
琬琰那沦翠,尘沙渐变黄。
人生异坚石,抚汝重苍茫。
魏公席卷弁山来,赤龙船烧心胆灰。
飞炮忽碎丞相首,荥阳左丞何为哉。
七姬自是良家子,仓皇兵入姑苏里。
君受国恩应自理,妾受君恩尚何俟。
一者先行余尽起,徘徊揽帨今生已。
此时贵主知安在,此际焚骸泪如水。
西门掩袭又潜奔,东城藁葬谁重徙。
巾帼由来愧丈夫,终随降将掷戈殳。
齐云楼下通天火,玉殒兰摧恨不殊。
钟繇之书埋百年(宋克书仿钟繇。),摩挲一再重惘然。
吁嗟乎,庙无觚棱冢无突,上虞孝,溧阳贞,后先永永铭坚石
共 3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