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播

相关人物:共 36 位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先(一○六九~一一四六),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俗姓陈。高宗绍兴十六年卒,年七十八(《释门正统》卷七)。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觉先。
四明陈氏子。
号澄炤。
七岁受经。
一读成诵。
后住奉化之宝林。
会奉旱。
邑请讲金光明。
终卷而雨三日。
因勉邑人。
建光明幢。
诵经万部。
为邑境之护。
次住延庆
道大弘。
久之复归宝林。
筑室曰妙莲。
亦诵万部。
持佛号四十八藏。
摘经疏名言。
以资观行。
目曰心要。
绍兴十六年正月。
说法安坐而逝。
塔于寝室之侧。
它日有夜闻诵经。
声迹所自。
出塔中后。
月堂居南湖谓。
师于延庆
有传持之功。
而塔在草莽。
乃令迁之祖垄。
及开土见。
拴索不朽。
骨若青铜。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穆得元,字东轩,固安人。
延庆训导,有《渐于集》。
杨钧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
杨播族弟。
举秀才,自廷尉正历长水校尉、洛阳令,除中山太守,历廷尉卿,拜恒州刺史、怀朔镇将。
官至七兵尚书、北道行台。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钧,椿族弟。历廷尉正、长水校尉中垒将军、洛阳令。出除中山太守,入为司徒左长史。又除徐州东荆州刺史,还为廷尉卿。拜恒州刺史,转安北将军、怀朔镇将。后为抚军将军、七兵尚书、北道行台。卒赠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华州刺史。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1182 【介绍】: 宋僧。华亭(今属上海)人,俗姓戚,字宜翁,号解空,别号竹庵。得法于本溪卿法师。高宗建炎初,主寿圣寺。绍兴间,移主当湖德藏寺,旋去。孝宗乾道七年,主北禅寺。后复归当湖。有《圆觉手鉴》、《竹庵集》、《山家义苑》。
全宋诗
释可观(一○八三~一一八二),字宜翁,号竹庵,俗姓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得法于车溪卿法师。高宗建炎初,主嘉禾寿圣寺。绍兴间,迁当湖德藏寺。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主吴之北禅寺,时年八十九(生年据此推算)。淳熙九年卒(《释疑年录》据《释门正统》七,亦卒于本年,然卒年九十一,则生年为一○九二,与前说异)。有《竹庵集》,已佚。《补续高僧传》卷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槜李诗系·卷三十
可观,字宜翁,号竹庵,自称法界庵主。
云间戚氏子。
十三祝发,宗天台教,历钱塘南屏车溪等山。
建炎初,住持海盐当湖镇之德藏寺。
退居竹庵。
后复住延庆祖刹。
入门适九日,因指座作诗。
寻归当湖,凿山月池,搆松风台。
淳熙九年,年九十九,端坐而化。
有《山家义苑》、《菊坡》等集。
塔在德藏西北隅,为筑城所毁。
邑令谢良弼梦一紫衣老僧曰:“我竹庵和尚也,以塔累公。
”旦日,因为缮治立石表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可观(一○八四——一一八二),字宜翁,号竹庵,俗姓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年十六受戒,受法于车溪择卿法师。建炎初主嘉禾寿圣寺,迁当湖德藏寺,撰《楞严经补注》。乾道中主姑苏北禅寺,徙延庆寺,仍归当湖。淳熙九年二月卒,年九十九(《释氏疑年录》卷八据《释门正统》云年九十一)。著有《园觉手鉴》、《竹庵草录》一卷(存)、《山家义苑》二卷(存)。见《补续高僧传》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姑苏志》卷五八,《吴中人物志》卷一二,《宋诗纪事》卷九三。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观。
字宜翁。
华亭戚氏子。
年十六具戒。
闻车溪声振江浙。
负笈从之。
一日闻举唱云。
般若寂寥。
忽有悟入。
如服一杯降气汤。
师闻而心服。
玉慧觉有横山。
命师偕行。
读指要。
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
叹曰。
语言文字。
皆糠秕耳。
建炎初。
主嘉禾寿圣。
迁当湖德藏。
居阅世堂。
为楞严补注。
霅以祥苻延阅二载。
以疾返当湖南林。
一室萧然。
人不堪之。
乃曰。
松风山月。
此我无尽衣钵也。
乾道七年。
丞相魏𣏌。
出镇姑苏。
请主北禅。
入门适当九日。
指座云。
胸中一寸灰已冷。
头上千茎雪未消。
老步只宜平地去。
不知何事又登高。
魏公击节不已。
次以皇子魏王命主延庆
时已八十九岁。
行李寂寥。
人所叹服。
不二载仍归当湖。
自题其像曰。
维摩诘不坏于身。
而随一相老竹庵。
坏与不坏。
初无欠长。
到处江山风月。
不是这个伎俩。
淳熙九年二月。
无疾而逝。
师五住当湖。
皆退隐于竹庵。
因以自号。
大慧杲尝过之。
对语终日。
叹之曰。
教海老龙也。
师见斋房安像。
即诫之曰。
汝起居无礼。
说无益语。
少时焚香之敬。
不补终日媟嫚之罪。
其谨慎微细如此。
观塔。
在德藏西北隅。
为筑城所夷。
知县谢良弼。
梦一紫衣老僧。
谓曰。
我竹庵也。
以塔累公。
谢寻访。
果得塔。
因为缮治。
复立石表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可观,字宜翁,年十六依南屏出家,复从车溪卿有省。宋建炎初,主嘉禾圣寿,选当湖德藏,补注《楞严》,一室翛然,人或不能堪,观顾而乐之,且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丞相魏杞请主吴之北禅,入门适当九日,指坐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闻之,击节称赏。尝五住当湖,皆退隐于竹庵,因号“竹庵”云。大慧尝访之,对语终日,退而叹曰:“教海老龙也。”有《竹庵集》、《山家义苑》行世。
徐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人,字元钧。徐师闵子。以父任入官。有能名,所至屏奸恶,辨疑狱,劝本业,修学校,考课常居最等。徽宗政和初,提举两浙常平,修松江堤,辟常熟水田数百顷。五年,以徽猷阁待制知杭州。
全宋文·卷三一三六
徐铸,字元钧,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师闵子。
年少入官,有能名。
政和初提举两浙常平,修松江石堤,辟常熟水田。
越四年除转运副使,直龙图阁。
又以徽猷阁待制知杭州,特除延庆殿学士。
宣和时历知广、扬二州。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四九。
释道琛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道琛(一○八六——一一五三),俗姓彭,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年十八受具戒,学于息庵。会高宗幸温州,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以道琛应诏。前后三坐道场,化缘不衰。晚主南湖,为第八代祖师。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八。谥曰圆辩。见《补续高僧传》卷三,《释门正统》卷七。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道琛。
温之乐清彭氏子。
母梦紫气萦身而生。
年十八具戒。
学教于息庵。
微言妙旨。
一闻便领。
归乡弘法。
适高宗幸永嘉。
有旨。
以林灵素故居。
为资福院。
丞相吕颐浩。
以师应诏。
凡前后三坐道场。
化缘不衰。
于禅定中。
见四明垂示。
行法华忏。
感普贤放光。
自是慧辩益进。
一日讲至六罗汉义。
学者请说。
斥之曰。
小乘法相。
说之何益。
当为说经王义。
联翩三日。
一语无重。
以绍兴二十三年示寂。
说偈曰。
唯心净土。
本无迷悟。
一念不生。
即入初住。
谥曰圆辩。
师高德硕行。
与雪窦大圆。
育王谌二禅师。
为道交。
二老深敬之。
实有以动之。
不徒辩说而已。
师居山匮粮。
尝以僧伽梨。
质米于市。
夜见流先煜煜。
送还光乃已。
苦无水。
指工凿之。
泉随凿涌。
乐清江岸。
每以颓倒为患。
咸谓鬼物所衅。
师为神授戒。
后遂凝然无恙。
其将主南湖也。
门人清顺。
延庆诸祖来谒。
侍者持位图于傍。
而缺第八。
顺指问之。
对曰。
汝师将补其处。
及后居南湖。
果第八世。
噫。
岂偶然哉。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道琛,赐号“圆辩”。姓彭氏,乐清人也。母梦紫气萦身而生,年十八具戒,初学律仪,未几,去从息庵于法明,微言妙旨,一闻便领。后至南湖依圆照,既归乡,出主广济,十二年迁广慈。宋建炎三年,车驾幸永嘉,有旨以林灵素故居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以琛应诏。尝以僧伽黎质米于市,夜见流光煜煜,旦即奉还。山居无水,指工凿井,得古砖,有天康字,泉涌其下。尝专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净土,一而已矣。良以弥陀悟我心之宝刹,我心具弥陀之乐邦。虽远而近,不逾一念。虽近而远,过十万亿。譬如青天皓月,影临万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际,自然照映。”偶于定中见一老宿,顾谓之曰:“吾四明也。”便惊,喜作礼曰:“琛于一家习气法相,未能通达,乞垂指教。”尊者首肯之。及觉,心地豁然,自是言教观者皆禀为正则。宋绍兴十二年,圆照退老,举琛以代,寺经虏寇焚荡之馀,琛诚心感格,施者自归。岁月之间,栋宇悉备。因行法华三昧,感生异光,慧辩益弘。郡大旱,请祷雨,琛以时政苛猛为言,守大感寤,出囚徒数百人,是夕大雨。有久病,为说法施食,病多愈。与雪窦大圆禅师道交最深。尝为说经王义及六即义,联翩三日,一语不重。绍兴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众讽经,昼夜不绝。众闻异香盈室,乃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一念不生,即入初住。”令讽《安乐行》,未终,嗒然坐亡。留龛弥月,颜体如生。葬于崇法塔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1325 【介绍】: 元温州路永嘉人,徙大都。
世祖赐名辇真加剌思。
陈芹弟。
善梵学。
成宗时授宣政使。
武宗尤眷遇之,以宣政使兼延庆使,领吐蕃宣慰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
杨播父。
孝文帝延兴末为广平太守。
孝文南巡,吏人颂之,征为选部给事中。
除洛州刺史,未之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738—约1815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兰墅,一字云士。乾隆六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刑科给事中。《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鹗所续。有《兰墅诗钞》、《高兰墅集》等。
维基
高鹗(1758年11月17日—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
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清代文学家、官员。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758年11月17日),出生。
高鹗的“始祖可仕,世居沈阳三台子(在今沈阳市北陵公园之北)”,为其六世孙。
祖父八十一,祖母庄氏,父存住,母孙氏。
当代研究者指其家族在高鹗中进士前,家族并无人入仕。
其自称“铁岭高鹗”、“奉天高鹗”,是为攀附铁岭高氏(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家族)。
高鹗的旗籍隶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延庆的前任是巴宁阿(内务府正白旗汉军、两淮盐政、总管内务府大臣;胞姊汪氏封乾隆帝之惇妃),巴宁阿的前任是延祺(其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文渊阁大学士英廉),延祺的前任是伍德,伍德的前任是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及堂弟继振之高祖)。
少年时喜冶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
”,“天才明敏,遇事如锥脱颖,无所不办”,工戏曲,绘画、于“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
热衷仕进,累试不第。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巴宁阿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
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
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
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
晚年家贫。
清史稿·文苑二》载其事。
高鹗的唱和诗友包括程伟元(盛京将军晋昌幕僚)、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桂龄 (道光年间侍郎)(胞兄百龄)、正红旗汉军杨书绍(族亲杨能格、杨霁)、正白旗满洲图们氏鹤算(字砚畲;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其子巡抚青麟,孙延昌之子崇雯和纳兰后裔容山之女结为姻亲)、正蓝旗满洲他塔喇氏秀坤(即秀楚翘,乃珅女婿贵庆之密友,贵庆《镜心堂七言律诗》诗集上印有秀楚翘点评)、顺天乡试同年巴蜀大诗人张问陶(清末民初曾被认定为高鹗姐夫,今学者否之,其岳父林俊为福康安世仆,由福康安、和珅弟和琳保奏,乾隆破格特旨擢为四川布政使)、杨启庭(杨书绍)、爱青运(爱山,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5—531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字延寿,本字仲考。
杨播弟。
自中散累迁冠军将军、济州刺史。
坐事降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
先后镇压氐、羌起事,入官太仆卿。
孝庄帝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
尔朱荣镇压葛荣,椿统众为后军。
北海王元颢在梁将陈庆之护送下北返,椿留不避。
孝庄帝还,乞归老。
逾年为尔朱天光所杀。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椿,字延寿。弘农华阴人。本字仲考,孝文赐改。初拜中散,典御厩曹。迁内给事,领兰台行职。改授中部曹,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出为安远将军、豫州刺史,迁冠军将军、济州刺史,免。后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寻假节冠军将军兼征虏将军。拜光禄大夫,假平西将军兼太仆卿,寻转正。加安东将军。永平中,除平北将军、朔州刺史,加抚军将军。入除都官尚书,除定州刺史。以私造佛寺除名为庶人。正光末,除辅国将军、南秦州刺史。转授岐州。复除抚将军、卫尉卿,转左卫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加卫将军。除雍州刺史,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行台。以疾解归。建义初,迁司徒。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寻致仕。普泰元年,为尔朱天光所害。太昌初,赠太师、丞相、冀州刺史。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