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兆铨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丙戌都中与汪莘伯联句之作。迄丙申秋,乃于汉口志仲鲁前辈书中得此故纸。词虽不工,姑录存之,以志鸿爪
天末春将老。
过清明、海棠开罢,柳绵吹少(道希。)
几日子规号不住,枨触离人怀抱汪兆铨莘伯。)
看一片、黏天芳草(道希。)
绿到平芜将尽处,又斜阳、云外青山绕。
空望远,长安道莘伯。)

故人此际应西笑。
还念我、麻衣饮墨,缁尘扑帽(道希。)
十载词场供跌宕,赢得中年近了莘伯。)
况岁晚、江湖潦倒。
豪竹哀丝苍生志,尽昂头、付与苏门啸。
龙气在,鸿飞杳(道希。)
眼中缥缈此飞楼,一代英雄坐上收。
木石心肠歌小海(夏统。),神仙名姓占高州(潘茂名。)
黑头公望推王掾,青骨平生羡蒋侯。
太史能文广文冷,有诗排闷酒浇愁。
盛芰舲汪莘伯邱仙根三君同集有作(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风物清嘉土俗醇,负瓢重醉海南春。
雨中未肯抛游事,天外才能见异人。
迁客招魂翻愈轼,诗家握手屈梁陈。
自称箕子吾何敢,投老终为汐社民。
⑴ 坡诗:『天其以我为箕子,海南万古真吾乡。』
岭海故人腾达晚,于兄(晦若。)梁弟(节厂。)甫高官。
怜君尚作诸侯客,与我同歌行路难。
二十馀年才握手,几重五节各伤肝
朱颜留住真无用,拚把光阴付逝湍(丙戌年余为君题雁来红画册词云:『怕留住朱颜,也都无用,只作冷枫伴。』似成谶语矣。汪君莘伯。)
⑴ 今年重五,余在罗浮华首台,君在粤城,有诗忆余。
答杨模见赠之作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君初渡南海,脩礼谒灵光(谓东塾师。)
高第推于(式枚)(廷式),结交为辈行。
抠衣甫一岁,起起公不祥。
二子既分逝,君亦返所藏。
我时简往还,但亲讲席旁。
蠢蠢十年馀,识面在他乡。
四十尚僶俛,不遇能有常。
贶我琅玕篇,字字剜肝肠。
吾师体大雅,所学造明光。
菊坡接学海,成就难具详。
(锡燕)(齐婴)启始秀,踵起有廖(廷相)(国璲)
(宗浚)(永椿)(轸)二林(国赓、国赞),各以一诣张。
(贞榆)(葆和)最朴洁,教广陶与杨(裕芬,两湖书院经学分校)
后来富俊彦,略记温(仲和)(伯陶)兆铨
哀哉冯孝子(焌光),陈生(树镛)共悲伤。
薪火已亲执,天年竟不长
巍巍崇雅楼,肃肃传鉴堂
心知治乱故,处士不敢扬。
箸书正学术,考古定乐章。
所怀在明备,梦寐游虞唐。
发挥七篇秘,明白一世盲。
恒于侍坐时,言语闻慨慷。
惟中有束缚,同舍罕一狂。
亭林有异同,二田岂颉颃
吾友记未尽,空来泫雷塘
当年松庐侧,十三叹孤□
追随逮东塾(鼎芬年十九受业东塾。),得一每十忘。
承先词郑重,守节心惭惶
祭田二十亩,春秋以蒸尝
文孙如小同,不止解凡将
所愧一士贱,不称百鍊钢。
君才甚英迈,曾爇南丰香。
流连天人策,倘亦念畿疆。
还思无咎室,中铺六尺床。
偃仰不再见,见亦非故房。
世事如一棋,小者先莫量。
黑白苟未判,败乱岂有央。
山中头陀盦,寄林散閒芳。
凉月隔新醉,只雁忘故创。
江流日如此,旧学嗟茫茫。
⑴ 东塾师为学海堂学长数十年,至老为菊坡精舍山长。
⑵ 福祥,禺山书院院长
⑶ 师殁前数日,以遗书付陈树镛、庆笙编次。庆笙孝亲无年,死才三十耳。
⑷ 师辟夷乱,居横沙村,取诗孔疏『小雅不可不崇』之意
⑸ 东塾集有传鉴堂记,以先世读资治通鉴,故云传也。
⑹ 亭林生乱世,其言切。师生平世,其言安。日知录言治术、读书、记言、学术,古之政教,无彼此也。『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亭林举之于前,师书之于后。博约交至,融会贯通,其心一也。
⑺ 师尝语门弟子曰:『吾所学近程瑶田、王白田两家。』殆以程考订博核,王为紫阳之学耳。然瑶田无其大,白田无其精,恐是逊词也。
⑻ 庆笙欲仿雷塘庵弟子记书例,详述师一生学行。后又欲撰年谱,鼎芬均助之,未及成。尝偕拜墓门,同一哭也。
⑼ 同治十年,师编外太祖南康公诗略成。秋祭日,师亲至亲水濠故居,以初印本焚座前,鼎芬随祭。
⑽ 二伯祖覃思深微,著有守鹤庐经说。壬辰,程侍郎典试粤东,以经通郑学拔取。庚子会试,为胡文忠公所荐。师年较少,恒来问难,情谊日笃,遂与三伯祖、六叔祖为姻。于吾家至厚密责,望鼎芬亦倍于他人,可愧也。
⑾ 庚辰冬,晦若归,述鼎芬试事,后谒经席。师曰:『汝得庶常,甚好。吾粤数十科所未见也。』鼎芬自是守节之意益坚。
⑿ 鼎芬既归里,与同门集赀,得钱百万文,为师置祭田。
⒀ 师长孙庆和从游端溪、广雅三年,学有家法,品行温雅。
⒁ 师读易处在精舍东。晦若居经年,云阁尝往来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