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三多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谷贱(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谷贱伤农矣,谷贵伤民了。
汉书举是言,义却未明晓。
韦昭更别注,失以毫釐眇。
四民古所传(汉书即称四民为士农工商)三多一实少(士工商为三农不过居其一耳)
与其伤至三,毋亦伤一好。
两全岂不佳,实难得其道。
观岁以平籴,亦虑滋烦扰。
学臣奏所经,豫省两湖表。
均幸麦收丰,且无粮贱挠
是诚两全哉,额手谢苍昊。
更冀遍九州,鸿恩溥大造。
⑴ 汉书食货志谷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以农与民对举是兼以谷贱为嫌矣韦昭注乃曰民谓士民工商盖欲别农言之而于士工商之外增一民为何等民乎实觉语赘
⑵ 食货志又云善平籴者必谨视岁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价平则止此亦彼时平价之策若今之制则不然如漕粮盖自汉唐以来行之日久出小民惟正之供若逢歉岁即应蠲免至常平仓社仓所贮谷石每岁于青黄不接时减价出粜秋收后仍照市价买补归额从无似汉时视岁之孰有籴三籴二籴一之名徒滋烦扰耳
⑶ 兹据湖南学政张姚成奏赴任路经河南见各府属二麦丰收此时宿麦出售价甚平减若新麦出粜更虞价贱缘该省田庄之外兼种红花今年幸得倍收江浙贩运各商先期赍银至该处采买银钱颇为流通故虽价贱不至伤农又据称湖北各属粮价甚平湖南产米较湖北为多而未价却与湖北相仿因广东广西各省商贩络绎钱米交资米价不至太贱亦无伤农之患等语是楚豫两省谷价甚贱而农与民却得两全所冀各省秋田溥获丰收益惟上苍鸿贶是赖
诸鸣鸟,不利叫三声。
一语五声将快和(京本作「利」),若逢(京本作「过」)此数不堪听,一任彻更(《易》云:「三多凶。」故不利。)
⑴ 辛本、川本、京本作「与」
⑵ 辛本、川本、京本作「天」
佛国天南世所称,万千金碧塔棱棱。
红尘隐约袈裟影,一路相逢半是僧(仰光三多:塔多、僧多、乌鸦多。)
普天共效三多祝;大地齐呼万岁声。
救湖北生灵九县,愿先生福寿三多
大家才行早称传,方偕老林泉,争羡三多备嘉福;
故国亲姻日零散,正重阳风雪,那堪千里听悲音。
① 郑映树,诏安县人,时侨居菲律宾。长期从事军政,并热心办报,兼行医。
中菲相离海域迢,称臣入贡说明朝。
异乡异客逢佳节,怀国怀归忆古谣。
春酒介眉花竞放,流光拂鬓雪轻飘。
三多敢致华封祝,一片丹诚滚热潮。
⑴ 中菲:此指中国及菲律宾。
⑵ 介眉: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后以“介眉”为祝寿之词。
⑶ 华封祝:源出华封三祝:多福、多寿、多子。
文章在昔贵三多(文章在昔贵三多:陈师道《后山诗话》认为,作文贵三多:多看,多做,多商量。),个里苦甘亲自过。
一代经师宏作育,满庭花卉尽销磨。
瓣香石室堪垂范,树帜词坛竟倒戈。
好向漳南传丽句,抒真端不让阴何
⑴ 阴何,指阴铿,何逊。是南北朝梁陈时代两位有名的诗人,善新体诗,斟字酌句用韵亦下过苦功,诗风也较相近。杜甫有诗赞曰:“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对他们锤炼诗句的精神表示钦佩。
李纯斋封翁八十双寿并迎孙妇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羡君投笔复投戈,收拾勋名乐涧阿。
鸠杖八旬偕二老,箕畴五福庆三多
莱衣舞后羹汤进,昼锦堂中剑佩摩。
更献蟠桃歌湛露,桂轮香满旧山河。
梵宫随喜谒弥陀,身共高僧在涧阿。
慧业早能传一钵,尘缘何预祝三多
听经我亦头如石,说法公真口若河。
晚照自沈禅定后,山门闭处有禽歌。
共 4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