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晋哀帝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4 首
《晋书》曰:哀帝隆和初童谣曰云云。朝廷闻而恶之。改年曰兴宁。民复歌曰: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哀帝寻崩。升平五年。而穆帝崩。不满斗。不至十年也。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⑴ ○《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四十四。
三月春风满瑶水,珍丛瑞薄纷难纪。
皭若兹花四照中,扬蕤独茂千龄祉。
千龄丕应在重葩,双吐琼房彰协华。
秀跗即镂平台雪,宝艳宁争台岭霞。
球栏黼幄遥相映,姑射仙姿玉虚境。
结根已近尧蓂阶,借媚非关汉莲井。
天襟多豫玩群芳,彼美幽姿首效祥。
都缘剩沐太和润,况自频分私照光。
凭休托粹成奇质,一卉时来遂逢吉。
愿将药品志佳名,永续芝房腾茂实。
予览《东西晋纪》,益信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天道好还,积善、积不善,焉可诬也?欺孤侮寡,仲达之奸,雏羯所耻;废芳戈髦,师昭之逆,路人斯知。是以三分既一,三杨并用;五千恣乐,五胡杂居。贻谋之主,仅可及身;亡国暗夫,竟如木偶。嗟夫!酣歌入吴宫者,何人之羊车?肉袒依汉陛者,又何人之羊车?而一时当涂之士,虚无相高;势位之家,乾没不已。予悲其兔窟方营,排墙忽至;貂蝉易续,鹤唳难闻(唳,底本原作“泪”。)。虽有怀先忧者,指铜驼而致叹,思鲈脍而兴嗟,曾何救于光极之青衣、平阳之戎服?向非二三有志,鸡鸣共舞,雉血同盟;七马既终,一龙未化;建康帝座,曷繇上应列星哉!余复悲夫开基嵩雒者,既昧经国远图;而建都江左者,依然明断不足。是以武昌大逆,有待跽尸;历阳狼子,需时焚骨。六十之叟,遗臭万年;三十贵人,伤心片语。嗟夫!东晋十一主,仅肃、烈二宗差强人意;而明帝短龄,空誇日近;孝武沉湎,漫祝星长。其馀冲人,仅亦守府。乃若安帝之安,寒暑饥饱弗自安;与夫惠帝之惠,为官为私俱为惠。何异虞舜比德唐尧乎?东录西录,已坏家居。草泽英雄,从兹崛起。嗟夫!琅琊赤纸,欣然操笔,而乃卒了零陵于秣陵也。高贵乡公,亦可相视于京壤矣。
西东十五空垂册,贻厥孙谋尔胡窄。
吴伎五千供宴夕,有子何曾分菽麦。
五胡杂种群伺腋,八王首难犹相磔。
司马家儿真暗辟,七马图终牛系石。
青衣未已仍执戟,肉袒乘羊异畴昔。
化龙以后中原掷,新亭有泪江河易。
元兴明继天犹厄,王苏接踵为凶逆。
峤侃同心弥乱隙,自成及哀权外借。
遗臭何人始废奕,简文谈胜终奚益。
孝武功成迷枕席,家居虽好纤儿坼。
岂料英雄闻草泽,安恭二主归东壁。
狐媚欺人还自扼,呜呼此座安可惜。
仲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昨岁阅四库全书内大清通礼所列历代帝王庙位号有弗惬于心者敬忆皇祖实录敕议增祀谕旨凡帝王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此外尽应入庙乃命取红本阅之始知尔时廷臣不能仰体圣怀详细讨论且疏奏在壬寅十一月皇祖大事以前数日故致多遗漏因谕大学士九卿等更议增祀于乙巳年春祭入庙躬礼告虔以申馨香妥侑敬承前典之意
昨年四库阅全书,祀典于心未惬诸。
将谓圣言已遵毕(向阅旨意皇祖实录增祀遵历代帝王意谕谓彼时诸臣已奉德秩祀无遗是以乙未年躬祭帝王庙诗有但匪堕宗均入祀仁皇奕代著金科之句及昨岁阅大清通礼并检阅红本始知崇祀者尚少而于前后五代则全无反阑入后汉之桓灵甚不惬于怀因敕大学士九卿等更议增晋元帝明元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简文帝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齐武帝陈文帝宣帝元魏道武帝明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唐宪宗后唐明宗周世宗金哀宗凡二十五帝其桓灵则彻出之以昭公论用符前训),孰知廷议反成虚。
重加考订俾全入,用洁馨香侑定居。
敢以古稀谢躬祭,曰钦曰监并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