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聚南粤,杯酒助清谈。
最好情初始,将圆月十三。
野心惟唱和,天道自包涵。
明日秋山角,林花任我簪。
把酒金门闹市街,隔年重晤慰离怀。
行观还赖扶持力,吟咏常钦拟絮才。
游兴重,雅情谐。
心花万朵一齐开。
颓龄不负来千里,块垒龙钟倏尽排。
柔风曳柳舞蛮腰,经岁残寒逐日消。
一点阳和茸绿嫩,千般春意纵花娇。
纸鸢牵梦游空阔,庭雀衔云破寂寥。
乍抚丝桐弦指涩,零音碎韵挹香潮。
【晦窗评】温飞卿亦有《春日偶作》诗云:“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五十六字,写尽仕与隐之矛盾心理,而辞藻又如此之美,转折竟如此自然。海鹰此诗首联写枯寂之情随冬寒而去,“柳舞蛮腰”见出春来之欢欣;颔联风华绮丽,“茸绿嫩”、“纵花娇”真有“这花花草草由人恋”之韵味,境界颇似《牡丹亭》;颈联最佳,“纸鸢牵梦游空阔,庭雀衔云破寂寥”,遣词对仗、炼字锤声,均臻完美。而所表达之情愫,则似乎与《燕子笺》、《风筝误》若合一契。尾联“乍抚丝桐弦指涩”极富远韵,殆慨叹空怀绝技,难觅知音乎?“涩”字将此心态曲曲传出,叙难状之情,如此自然娴熟,可见才气之高。结句“零音碎韵”惨不忍读,见出“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乃古今同慨,第不过于今为烈尔!此诗由孤苦转入希冀,再从希望坠入悲慨,最后以绝望收束,立意虽不同于飞卿,而风格则庶几近似。
相差一日诞非迟,俱是新春月满时。
恩怨丛中思进德,江山劫后助裁诗。
片云独解琴窗梦,双鹤同参贝叶辞。
暗遣垂杨催寿酒,千城舞醉软腰支。
按:【注】晦窗、蛰堪二先生生辰为己丑年正月十五及十六。
【晦窗评】首联平平道来,意却新奇,紧扣我与蛰兄初度之日,移赠他人不得。常人用此手法,不过开门见山而已;君则旧法翻新,直如荆公所言,乃“两山排闼送青来”也。颔联出句“进德”本题中应有之义,未见奇警,但前置“恩怨丛中”四字,则寻常语顿成醒魂汤矣;“江山”一句,气势恢弘,女子而能为此,诚不易也。“腰联”(此乃海鹰自造之语,即颈联或曰腹联)乃一篇之警策,淡雅飘逸,意挚情秾,至于遣辞之工,对仗之稳,尚在其次也。尾联“支”韵最难工稳,诸友和作,牵强者多;君则以“垂杨”先作铺垫,然后接以“软腰支”,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矣。
明波蜕影碧参差,又是春光欲尽时。
柳尚沈迷甘堕絮,花方彻悟拚离枝。
耽禅孤阁餐霞早,爱月连宵入梦迟。
廿载情丝今已竭,冰心只付片云知。
按:【晦窗评】大作《暮春杂咏》寓情高洁,以义山之笔调,写遁世之孤怀。颔、尾二联,最见工力与才情,其馀二联,亦迥不犹人;读罢钦佩无已。爰步韵奉和一首,自知鄙陋,难入青眼,聊博一哂云尔:《次韵和海鹰》“漫言造化爱无差,兰菊同馨却异时。泽畔独留纫佩愿,篱边谁倚傲霜枝。窥窗皓月幽幽冷,出岫閒云故故迟。便欲携琴坐空谷,广陵绝调几人知。”首句“爱无差”之“差”,意为等级,语出《孟子· 滕文公上》:“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指墨者夷之,此夷之自称)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赵歧注:“差,楚宜切,谓制等级也。”次句化用义山“知有宓妃无限意,春兰(”兰“一作”松“)秋菊可同时”(用曹子建《洛神赋》“荣耀秋菊,华茂春松”);鲁迅诗云:“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三、四分承兰菊。由此看来,君诗妙得自然之趣,而我则用典以济词穷,才之高下,不问可知矣。
浮沤片霎渺难参,乍饯韶光玉玦惭。
花欲辞枝香始觉,蝶将收翼梦犹酣。
陇头消息萦空轸,麈尾行藏付断蟫。
閒泛江湖无一事,烟波尽处水如蓝。
按:
【梅云评】此诗妙极,最喜“花欲辞枝香始觉,蝶将收翼梦犹酣”,禅悦诗心融为一体,诚片言居要,一篇警策也。“陇头消息萦空轸,麈尾行藏付断蟫”亦佳,“轸”,琴轴也,暗用《列女传》“有琴无轸”之典,慨叹“梅花三弄”无从弹奏;“断蟫”语出《新唐书· 儒学传》“文籍盈幔,皆炱朽蟫断”,足见博雅。海鹰似颇喜用“韶光”、“玉玦”字样,如“当年未解韶光促”、“红尘底事韶光急”、“玉玦悬断连环,天心寓玄奥”。盖“韶光”代指美好年华与绚丽理想,汤若士所谓“锦屏人忒看的韶光贱”是也;“玉玦”虽亦信物,如《情史》“剖赠半规苍玉玦,分将百合紫罗囊”,然常表决断,语出《史记· 项羽本纪》。次句“乍饯韶光玉玦惭”意谓拟送别韶光,又难决断,故觉心惭,曲曲传出低徊往复心理,笔致甚为婉曲。
【是务斋主评】此篇气格蕴乎内,著乎外,秉性情,出风致。恰若佳人巧施粉黛,淑姿气质相得益彰。妄言一二还望见谅。“断蟫”似不与“蟫断”意同,于全句亦似未谐。作“与断蟫”如何?“与”作“使”用,(《晏子春秋》:“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字面上亦有“付”之给与意。)句意为:使断于蟫。另:”蟫“ 字虽在”覃“韵中,未见实例 。(恳请提示)“付退庵”如何(前人多有以此为字型大小者)?
【晦窗评】黄仲则《除夕述怀》“亦有幼读书,尘封饱鱼蟫。一仆穷相随,肤皱鬓毛毵。作字遣之卖,易菜日半篮。缩颈向炉火,暖意偷春酣。忽讶岁云尽,泪下衿衫渰”中“蟫”,即属“覃”韵也。
谁识玲珑太古心,等閒无语鉴机深。
欲知扰扰千般相,但向涓涓一滴寻。
举世膏肓忧国手,回眸方寸现灵针。
九天轻洒丁冬玉,似舞南风响舜琴。
按:
【金水评】诗甚妙,犹喜三联。
【梅云评】老子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子华子·执中》篇曰“观流水者,与水俱流,其目运而心逝者欤”,故孔子有“水哉水哉”之赞叹也(见《孟子·离娄章》)。东瀛江本胜先生以实验證明“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答案”,以为当水看到“爱与感谢”时,所呈现之结晶近乎完美,盖“爱”与“感谢”本宇宙存在与人际关系之基本原则也。此诗由此生发感慨,以“玲珑太古”之水就我之性情,又以“无语鉴机”阐释氏玄谛;谓水自有其心,只待吾心为之映发也。“欲知扰扰千般相,但向涓涓一滴寻”,探本之言也(“相”与“寻”虽对仗略欠工稳,然流水对原不忌此);“举世膏肓忧国手,回眸方寸现灵针”,警世之钟也;“九天轻洒丁冬玉,似舞南风响舜琴”,暗用王广陵“古风寥落欲何寻,常记南风素意深。闻说五弦弦不断,欲于何处借人琴”之意,盖虞舜始作五弦之琴,奏“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曲也。全诗不著“水”字,而得水之神。孟子云:“原泉混混,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海鹰深心,其在斯乎?
野老行踪半隐藏,平生最爱土泥香。
曾饶西席充佳对,又代人参入妙方。
百味堪调无染著,一心恒顺任欺诳。
清寒谁识原仙品,淡酿辛甘涤俗肠。
按:【注】古医籍有萝卜九蒸九制代人参法。
【江南雨评】才说此诗似有中药气味,呵呵。唤云师姐感慨颇深。
【晦窗评】海鹰此律似与往昔所作风格迥异,初读只觉其妙切所咏之物,细细品味,始知此实乃恬淡人格之写照也。“百味堪调无染著,一心恒顺任欺诳”一联,质朴无华,清醇有味,淡定之心,孤高之性,曲曲传出,此等佳句,并不显眼,放翁所谓“诗到无人爱处工”是也。又,“曾饶西席充佳对”,语出古人笑话,偶忘出处,懒于寻索,略谓某东家悭吝,供西席塾师三餐下菜物均萝卜耳。一日,东家出联试西席之才。东家曰“芫荽”, 西席对曰:“萝卜”;东家又曰“管弦”, 西席对曰“锣钹”;东家再曰“绮绫”, 西席复对曰“罗帛”,盖以谐音嘲讽东家也。唤云翻用此典,谓西席与东家均不能免俗,故不解此实“仙品”也。
【仰斋评】幼年曾读一书,书名似为《笑林广记》,此中有关萝卜的对联与梅云先生所说的一样。但东家不是考西席先生之才,而是考先生在自己小孩身上教出的效果。先生知道今天午餐时东家要出对,便对小孩说:“待会儿你爸要你对对联,你看我指什么,就对什么。”吃饭时,桌上只有一碗菜,当然还是萝卜。席上,东家问先生近来的教学内容,先生说“教他对两字的对联。”于是东家便先后出了“芫荽、管弦、绮绫”三次上联,先生每次都用筷子指一下桌上唯一的菜,小孩就连用三次“萝卜”来应对。因为是语音回答,东家也不知小孩吐的是什么字。后来先生代为一一详述,分别说成是“萝卜、锣钹、罗帛”,对仗很工整。这里,他也暗示了东家:你只让我吃萝卜,太刻薄了,还想我把你的儿子教得很好吗?诳,今读阳平,旧读居况切,去声,二十三漾。
【晦窗评】关于诳字读音,仰翁所说颇有见地。《唐韵》:居况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况切。《说文》:欺也。《玉篇》:惑也。《礼·曲礼》:幼子常视无诳。《释文》:欺也。《集韵》或作迋。《诗·国风》: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传》:迋,与诳同。按:迋,《集韵》、《韵会》:古况切,音诳。《正韵》:去王切,音匡。《集韵》:渠王切,音狂。又,《韵会》亦作诓。《史记·郑世家》:晋使解扬诓楚。按:《字汇》谓“诓”曰:“今律为诓骗,字读平声。”可知诳、诓二字,在欺骗义项中可相通,有平仄二读也。
一般经雨复经霜,富贵人间岂久长。
举世凡花争绝色,便教倾国亦寻常。
按:
【仰斋评】 颇似悟道之言。
【金水评】以诗写禅胜过以禅写诗。
【颖卢评】诵君此章,倒记起陈无己的《放歌行》来;“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捲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陈诗偏激,才女诗简淡耳。
【梅云评】余素喜清人吴巽《绿牡丹和韵》“平台冉冉黛初匀,不逐邻园斗丽春。金谷荒凉成底事,风前犹想坠楼人”一诗,今读海鹰“举世凡花争绝色,便教倾国亦寻常”,觉立意更高一筹矣。颖兄大是解人,所引后山诗诚佳,惟自炫太甚耳。
【是务斋主评】此绝句已得唐人神韵。
万点飞花幻亦真,欹风枕雨暂同尘。
馀香散尽随缘化,依旧乾坤自在身。
按:
【仰斋评】灵性慧根,多妙悟亦多佳句。
【无稽斋主评】灵心禅意,佳句多多。
【皎月评】首首欲破虚空,直逼心地。
【梅云评】世出世间,渺邈难期。欲离苦海,端坐莲池。读海鹰《无题十首》,于我心有戚戚焉。坡翁诗云“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聊与一身归”,觉翁词云“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均绝妙好句,而于悟道则未达一间;海鹰虽亦不免尘世之累,然有“馀香散尽随缘化,依旧乾坤自在身”之信念,殊难能也。想准提法会归后,定当道心弥坚、法喜充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