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子路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3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送郧乡尉黄通(1046年) 北宋 · 范仲淹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歔。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早发温泉庐,夕宿宣阳城。
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
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
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
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
隋珠岂不曜,雕莹启光荣
与子犹兰石,坚芳互相成。
庶几行古道,伐檀俟河清。
不谓中离别,飘飘然远征。
临舆执手诀,良诲一何精。
佳言盈我耳,援带以自铭。
唐虞旷千载,三代不可并。
洙泗久已往,微言谁共听。
曾参易箦毙,仲由结其缨。
晋楚安足慕,屡空守以贞。
潜龙尚泥蟠,神龟隐其灵。
庶保吾子言,养真以全生。
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
幸子无损思,逍遥以自宁。
先民垂大训,孝思当永言。
叔世人心讹,此道犹歌传。
君子崇令德,至性能独全。
披图见君心,爱慕宜终天。
恨不及禄养,涕泪挥松泉。
趋庭失音问,入室怜杯棬。
仲由列鼎悲,君心所同然。
缅怀劬劳恩,废彼蓼莪篇。
我昔闻大孝,所赖有后贤。
厥考爰堂构,丹雘畴勤勌。
羡君善继述,显扬光于前。
奏绩被恩命,龙翰飞云笺。
宰木发华滋,遂路生苍烟。
锡类刑家邦,庶几慰百年。
城南读书地,杖履往来通。
菽水初心遂(礼记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斯之谓孝),糟糠晚节同。
役车行业业,眠鼓听逢逢(韩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
踰七又望八,痴顽笑此翁。
⑴ 诗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业壮盛也
巷北巷南四十年,卜居朱紫此辉联
世途如许谁三让,吾道非邪竟九迁(史记孔子围于陈蔡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予离群索居已九迁矣)
老屋苟安何陋有,稚孙虽晚亦欣然。
问天但乞身强健,馀事都拈在一边(俦孙辛卯二月初六日己时生)
⑴ 杜诗我居街南子巷北十日不一见颜色
① 一章言其涉世而知止足二章言其处困而亨三章言其守约而贵自养四章言其守道不污世衰道微四维不立士君子犹改其度焉嗟乎予不及见白华之未废也
凿方不受圆,非固事高洁。
举世我求蒙,吾道竟迂阔。
追曲竞周容,仁义岂苟活。
近者两年间,户外无立雪。
东家书币至,醯瓮覆谁发。
既无十二经,未易语优劣。
千钧与蝉翼,轻重正漫灭。
西施保厥美,𡠜母亦可悦。
假儒孰敢非,死罪终不脱。
所以省事佳,不用求饕餮(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而往因焉夫子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赞周易此六经也又加六纬合为十二经老聃中其说许其有理也)
伟颜子之贤哉,亚圣人之上才。
既知过以无贰,益闲邪之不回。
秉先觉以观身,几微必显;
敦至诚而适道,悔吝何来?
原夫处陋巷以屡空,冠孔门而博雅。
能尽去于贰过,将动由于纯嘏。
事有未善,但见乎必先知之;
改而后行,孰云乎不早辨也?
然则过不可显,贵乎内迁;
贰不可长,防乎外宣。
可离则且非乎道,有开则必辨其先。
极深而研,在方寸欲萌之际;
造形则悟,当细瑕未兆之前。
守尔中庸,敦乎诚悫。
去邪惟务于得善,达节更闻于好学。
稽仲尼之无大,所谓前知;
子路之喜闻,诚为后觉。
莫不慎乎幽独,戒在防虞。
既度思而不乱,谅忧患以终无。
自同乎禹稷之道,岂比夫师商之徒!
茍知耻以方回,是谓过矣;
既表微而克正,其殆几乎?
则知善乃贵乎则迁,过实重乎勿贰。
自存渊默之境,不在彰闻之地。
复为德本,我则体复以终诚;
几者动微,我则研几而绎志。
故得改兮勿惮,去以无疑。
盖慎乎乱之生也,且殊乎人必知之。
茍洗心而奉若,在涤览以宜其。
未尝复行,谅无忧于祇悔;
不可则止,岂有患于小疵?
彼视履考祥,退思补过,皆已成而是改,非未朕而能破。
所以保中道之诚明,为至圣之翼佐。
李孟畇大卿母氏挽词 元末明初 · 成石璘
五言律诗
百岁戒无违,丁宁嘱结缡。
云胡从子日,还是择邻时。
无复思怀橘,曾闻为废诗。
仲由千载恨,空有寸心知。
孝思赋 南梁 · 萧衍
想缘情生,情缘想起,物类相感,故其然也。每读《孝子传》,未尝不终轴辍书悲恨,拊心鸣咽,年未髫龀,内失所恃,馀喘《立令》《立屏》,奶媪相长,齿过弱冠,外失所怙,限职荆蛮,致阙晨昏,江途辽夐,家无指信,仿佛行路,先君体有不安,昼则辍食,夜则废寝,方寸烦乱,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于时齐隋郡王子隆镇抚陕西,频烦信命,令停一夕,明当早出。江津送别,心虑迫切,不获承命,止得小船,望星就路,夜冒风浪,不遑宁处,途次定陵,船又损坏。于时门宾周仲连为鹊头戍主,借得一舸,奔波兼行,屡经危险,仅而获济、及至戾止,已无逮及,五内屠裂,肝心破碎,便欲归身山下,毕志坟陵,长兄哀悯,未说独行。续有北问,狡虏寇边,朝廷以先君遗爱结民,咸思在昔,故旧部曲,犹有数千,武庆宗将领留防彼镇,时便有旨,使捍寿春,王事靡盐,辞不获免。刺史崔慧景,志怀翻覆,远招逋逃,多聚奸侠,大猾凶丑,莫不云集,至如彭盆韩元孙等,不可称数。倍道电迈,奄至淮淝,凶徒疑骇,相引离散,台军主徐玄庆房伯玉等,欲袭取慧景,乃固禁之,方得止息。是岁齐明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征慧景,折简而召,必不违拒,即重遣还,以安其心,奸渠既出,缘边无虞,旬朔之间,慧景反镇,即便解甲,以归京师,因尔驱驰,不获停息,数钟百六,时会云雷,拨乱反正,遂膺四海,念子路见于孔丘曰,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复得。每感斯言,虽存若亡,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今日为天下主,而不及供养,譬犹荒年而有七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永慕长号,何解悲思。乃于钟山下建大爱敬寺,于青溪侧造大智度寺,以表罔极之情,达追远之心,不能遗蓼莪之哀,复于宫内起至敬殿,竭工匠之巧,尽世俗之奇,水石周流,芳树杂沓,限以国事,亦复不能得朝夕侍食,唯有朔望亲奉馈奠,虽复荐珍羞,而无所瞻仰,内心崩溃,如焚如灼,情切于衷,事形于言,乃作孝思赋云尔。
感四气之变易,见万物之化成。
受天和而异命,禀地德而齐荣。
察蟭螟于蚊睫,观鹍鹏于北溟。
彼含识而异见,同有色而殊形。
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礼义别于飞走,言语异于鹦猩
念过隙之倏忽,悲逝川之不停。
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谷而涕零。
掩此哀而不去,亦靡日而弗思。
仲由念枯鱼而永慕,吾丘感风树而长悲。
虽一志而舍生,奉二亲而何期。
思因情生,情因思起。
导情源以流澍,引思心而无已。
既怀忧以终身,亦衔恤而没齿。
当间居以永念,独拊膺而自伤。
徒升岵而靡瞻,空陟屺其何望。
涕纵横以交流,血沸涌而沾裳。
览地义以自咎,惧灭性之乖方。
仰太极以长怀,乃告哀于昊苍。
冀皇天之有感,何报施之茫茫,晓百碎于魏阙,夜万断于中肠。
心与心而相续,思与思而未央。
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气塞哀其似噎,念积心其若狂。
至如献岁发晖,春日载阳。
木散百华,草列众芳。
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
朱明启节,白日朝临。
木低甘果,树接清阴。
不娱悦于怀抱,但罔极而缠心。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凉气入衣,凄风动裳。
心无迫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
若乃寒冰已结,寒条已折。
林飞黄落,山积白雪。
旅雁呜而哀哀,朔风鼓而《风列》》。
目触事而破碎,心随感而断绝。
无一息而缓念,与四时而长切,年挥忽而莫反,时瞬睒其如电。
想慈颜之在昔,哀不可而重见。
痛生育之靡答,顾报复而无片。
悲与恨其俱兴,涕杂血其如霰。
燕青春而差池,鸿素秋而翱翔。
去来候于节物,飞鸣应于阴阳。
何在我而不尔,与二气而乖张。
常茹酷而轮回,历日夜而不忘。
既视丹而成绿,亦见白而为黄。
扰性情以翻覆,汨神虑而迷荒。
想鸣鹤而魂断,听孤雏而心死。
恸终天而无怙,号毕世而靡恃。
观休屠之日磾,岂教义之所及。
见甘泉之画像,每下拜而垂泣。
忽心动而不安,遽入侍于帝室。
值何罗之作难,乃舍之以投瑟。
超王臣之称首,冠诚勇而无匹。
士行己之多方,见石他之有权。
身虽死而名扬,乃忠孝而两全。
顾丁兰其何人,家河内之野王。
时舞象而方及,始成童而亲亡。
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
刘镇就养而不暇,常远汲而力寡。
苦节感于幽灵,醴泉生于灶下。
顾长沙之临湘,有古初之道始。
时父殁而末葬,遇邻火之卒起。
乃伏棺而长号,雨暴至而火死。
又何琦其亦然,独柩屋而全止。
至如王祥黄雀入帐,隗通横石特起。
盛彦之开母目,邢渠之生父齿。
览斯事而众多,亦难得而具纪。
灵蛇衔珠以酬德,慈鸟反哺以报亲。
虫鸟其尚尔,况三才之令人。
治本归于三大,生民穷于五孝。
置天地而德盈,横四海不挠。
履斯道而不行,吁孔门其何教
⑴ 《释藏》策七,《广弘明集》二十九上,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初学记》十七。
二月春风无著处。
弄色牵条匀碧雾。
可怜吹得绿成阴,湘水渡。
遮难住。
细雨轻烟游子路

欲绾飞花花不顾。
也自纷纷飘落絮。
赤栏桥外几斜晖,时已暮。
春光去。
别绪依依空满树。
共 3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