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东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5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减字浣溪沙 清末民国初 · 况周颐
彩笔能扶大雅轮。
周情柳思更无伦。
偶于疏处见苏辛。

结习尽同成二我,多情不薄到今人。
软红门外亦珠尘。
注:以上四阕辑录自《纗华词》题词。《纗华词》为黄侃所著。卷末有作者“壬子六月编成自记”,谓“右词一卷一百六十五首,起丁未讫辛亥五岁间所得”。卷首题词页前,分别有东湖王邕撰于壬子七月七日及吴县汪东撰于壬子九月的序文。集名亦由汪东所书。可以推断此集应印行于壬子(1912)九月左右。这四首词的创作时间,必在《纗华词》印行日期之前。
忆别梅冈旧酒垆,怜君行脚海天孤。
性难合处原知僻,迹太奇时渐近愚。
为客久无颖士仆,随身惟有孝陵图(顾摹有孝陵图。)
白门相念癯禅外(谓旭初。),更见南陔老病夫(顾宁人。)
新亭冈转一茅孤,破衲栖山老更癯。
持戒自知嗔性在,授经屡辨字音诬。
蒲团夜雨谈图识,麦饭春风哭鼎湖。
最是别来常挂忆,佛前摩顶小僧雏旭初。)
题贯华阁图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无锡贯华阁,尝为纳兰容若与顾梁汾去梯深谈之地。邑人杨味云葺之,绘图乞章行严丈赋诗,未及为,而味云下世久矣。今其子复求行丈补为之,沈尹默、瞿兑之、汪旭初诸君皆有题咏。兑之属余赓作。
公子尝升眺,堪为小阁辉。
云襟秋露涤,玄箸玉尘飞。
云构唯图在,风裁何处归。
丈人题秀句,屡诵识音希。
身若孤僧寄荒寺,结习未空戏文字。
偶缘碎雨破狂禅,灯下廋词聊诡异。
孰为夔耶孰为岷,望中云物秋訚訚。
汪伦情重诗更重,读之万里心难驯。
蕙带荷衣非一载,芳菲菲兮微尚在。
世间儿女岂得知,以管窥天蠡测海。
长门作赋愁马卿,此事悽恻古所惊。
今古虽殊事多类,愿公博辨毋拘名。
沈汪二公皆有诗来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秋明理致深弥妍,寄庵锋颖谁敢先。
困于腹背战无策,介乎齐楚事亦难。
精骛八极思蓬山,琼楼负手哦高寒。
尘世苦无丹换骨,手挥目送输公闲。
至清山水音,丝竹不能过。
诗人发谣吟,如水鸣其和。
长沙(章行丈。)涌奔泉,万壑千崖多。
沈汪旭初。)渑与淄,映带霜台柯。
乔翁(大壮。)越溪洁,西施出苧萝。
海角见曾子(履川。),往往珠纷罗。
(禺生。)(元龙。)扬秋涛,墨舞亦傞傞。
美哉黄(苗子。)与许(伯建。),鉴湖月新磨。
公子(蒋峻斋。)抱芳恨,秋水摇芰荷。
(曼略。)(仲陶。)劲风骨,寒溜穿高坡。
我才若杯水,浮芥坳堂阿。
远朱(守一。)与近谢(稚柳。),一勺尝之俄。
东川诗友合,赖公为咏歌。
安能转相告,共和如羊何。
汪君旭初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馀杭弟子馀几人,清词妙画犹汪伦。
昔尝病骨仰天卧,举手书字如有神。
别来闻子近不豫,岂期遽化风中尘。
兵戈庸蜀滞十载,评诗久断意不伸。
吴市从容慨相语,曾却币帛甘居贫。
丈夫堂堂有不朽,声名官职何关身。
雅谈逸调遂绝响,凄然思旧为沾巾。
夜半乐 清末至现当代 · 陈匪石
吴兴张石铭富藏弆,精校雠,刊适园丛书,雨嘉业堂并称善本。石铭逝后,园燬与倭寇,改七芗画为园所自出,汪旭初为石铭犹子秉三模之,曰适园依旧图。
酿春点点梅绽,山亭一角,残梦红罗谱。
认醉墨盈笺,玉壶曾赋。
傍林小筑,餐霞旧隐,鹧鸪声里归来,半村烟雨。
惯笑摘、青黄荐芳醑。

秘文检校在手,隔叶芸香,涴衣微露。
东壁近、藜光深宵明处。
逝波愁竭,危烽惨照,画中晼晚楼台,可怜焦土。
漾寒绿、苕溪自终古。

向此休问,剩迹苔莎,未灰缃素。
换短劫、华鬘乱尘步。
倚斜阳、谁见岸柳参差舞。
商调引、小阮哀弦诉。
雁飞无轸孤云暮。
半窗雨歇。
料几枝缀粉,临风堪折。
暗忆芳盟,笛语悤悤换时节。
休道江南信早,空赢得、经年抛别。
想见那、一捻幽香,千里冷云叠。

谁说。
路悽绝。
正梦绕夜寒,秀靥凝怯。
玉尘自洁。
寥落孤山写明月。
但愿枝枝倚遍,聊慰我、相思情切。
又甚处携素手,举觞对雪。
共 5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