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衡恪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7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游人屈伏屋庐底,高阁滕王不敢瞻。
苦忆中原就涂炭,喜闻后辈有沈潜。
鲸吞鼍作君无异,虎啸龙吟气正严。
要识吾人真猥獕,甫能即事下针砭。
文章韵事终无让,何况昌黎与子瞻。
却有一番釐订在,不教万智此中潜。
明明丝粟童而习,赫赫尊彝性所严。
要与穷观百年后,儒生剧病始能砭。
我之徒曰李刚己,颇揖梅曾拜韩李。
我有两子罕最佳,泛滥周秦汉诸子。
亦若我婿陈师曾,丱角声名挂人齿。
兹皆足以娱吾年,老死蓬蒿弗恨矣。
何哉访旧来汝门,见汝兄弟竟如此。
诗有不烦绳削成,胸襟所怀益奇诡。
莫我岁晚穷途间,昊天哀怜用相侈。
百夫之特千人英,看我从头下鞭箠。
汝宾生是秾华才,屈宋班张惟汝使。
弗于郡国擅风流,要向明堂歌喜起。
汝寯得气滋益多,已有清言发如水。
此宜拓地成河江,眼底一泓乌足喜。
噫乎得师良独难,古有高才化为俚。
我之得汝鱼水论,汝亦应将风虎比。
记取人间又一时,不信吾门仅三士。
呜呼父,儿今上路,谁与守父墓。
图墓门,寄虚慕。
慕亦有穷时,哀来亦有住。
人间逢欢场,毋然弃此而不顾。
何郎二十已勃窣,能写山容凿山骨。
时为阿翁添老树,独溯西江问津筏。
槐堂之年半缶庐,子入虎穴捋虎须。
我今赠诗媵以斧,出一头地让宗武。
柳丝花影后先来,纸上秋姿黯淡开。
恸汝芳形乘物化,嗟吾世味入寒灰。
晓风和泪吹残梦,夜雨增愁诉断哀。
多病亦知颜鬓改,馀情无奈几萦回(范伯子有《大桥遗照》绘柳。)
步春绮和师曾悼亡原韵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律诗
有子峥嵘汝不亡,惊心家国我堪伤。
眼前但觉情投合,身后何妨论短长。
乱世谋生惭黠慧,残年未死学愚狂。
海隅一角幽栖地,羡尔寒梅独擅芳(春绮名梅未。)
师曾夫妇合画梅幅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七言绝句
且为癯仙聊苦吟,十年旧梦不堪寻。
清贫梁孟成真隐,合写冰姿托素心。
二月春郊风似剪。
晴日苍茫,光罩苔痕浅。
嫩柳初舒烟尚敛。
差差碧水纹如篆。

隐约青山明黛巘。
草没长堤,漫踏芳尘软。
冰艳梅开香满苑。
清辉斜映春云展。
哭吴师 近现代 · 宋词
七言律诗
痛哭无声泪已乾,死生不复见师颜。
乱时战地多壮志,盛世华街有奇冤。
千里同归江水冷,百年共穴雨花寒。
感恩知遇平生少,愿掷头颅斥暴蛮。
注:一无锡知青自南京探亲归,带来噩耗,恩师吴天石与夫人李敬仪,被学生拖去游街示众,头戴高帽,面涂墨水,百般折磨凌辱。吴老夫妇不堪凌辱,游街回家后,双双含冤而亡!此为盛夏间事,曾轰动南京。余得悉后,悲愤欲绝,闭门痛哭。今春在南京,吴师曾约余一见,语多鼓励,情甚殷切,许以相助。音容犹在,竟成永诀!吴师投身革命,献身于教育事业,为人敦厚和善,一生俭朴,道德文章为世所推重,堪称一代师表,竟遭此厄难,蒙此奇冤,死于学生之手!一九六六年底。
共 7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