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燮清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暝色赴柴门,斜阳急归鸟。
残蓂傍户移,孤树笼烟倒。
念我同心人,苦为愁怀搅。
贫贱褫意气,哀乐杂怀抱。
人生非枌榆,焉能百年保。
努力事无图,荣名以为宝。
玉箫声慢倚。
写阻风中酒,江湖滋味。
天涯莽迢递。
恁閒情都付,衍波笺纸。
华年似水。
禁几度、吹花嚼蕊。
镇无憀、伤别伤春,误了浩歌沉醉。

留殢。
皖公山色,滕阁烟霞,助吟多丽。
京尘染袂。
樊川鬓、渐丝矣。
尽檀痕细搯,流珠一串,谱入愁罗恨绮。
看淡妆、舞上猩毹,绣帘隙底。
夜读雪压轩词 当代 · 陈忠平
七言律诗
露萤乱湿小窗秋,暗把酸风度到眸。
芦叶随拈揉梦写,鲛珠自咽背人流。
百般苦楚生难尽,一点灵光死未休。
岂是卿卿偏命薄,更多薄命不工愁。
注:贺双卿(1713-1736年)清代常州金坛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存词十四首,后人辑为《雪压轩词》。
[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双卿生夙慧,闻书声即喜笑。十馀岁习女红,异巧……以女红易诗词颂习之。学小楷,点画端妍,能于一桂叶写《心经》……嫁村夫,贫陋颇极,舅姑又劳苦之,不相恤。”“双卿夙有疟疾,体弱性柔能忍事。即甚闷,色常怡然。一日,双卿舂谷喘,抱杵而立。夫疑其惰,推之仆臼傍,杵压于腰,忍痛复舂。炊粥半而疟作,火烈粥溢,沃之以水。姑大诟,掣其耳环曰:出。耳裂环脱,血流及肩。乃拭血毕炊,于是抒臼俯地而叹曰:天乎,愿双卿一身,代天下绝世佳人受无量苦。千秋万世后,为佳人者无如我双卿为也。至是为苦疟词,以芦叶书之。叹曰:诚不如化作才云飞也。”“邻女韩西,新嫁而归,性颇慧,见双卿独舂汲,恒助之。疟时,坐于床为双卿泣。不识字,然爱双卿书。乞双卿写心经,且教之诵。是时将返其夫家,父母饯之。召双卿,疟弗能往,韩西亦弗食。乃分其所食自裹之遗双卿。双卿泣为此词(摸鱼儿),以澹墨细书芦叶。又以竹叶题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阕。”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来,都成异䌽。”赞其望江南、二郎神·咏菊花二阕云“此类皆忠厚缠绵,幽冷欲绝。而措语则既非温、韦,亦不类周、秦、姜、史,是仙是鬼,莫能名其境矣。”赞惜黄花慢·孤雁云:“此词悲怨而忠厚,读竟令人泣数行下。”又赞其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阕云:“其情哀,其词苦。用双字至二十馀叠,亦可谓广大神通矣。易安见之,亦当避席。”
[清]黄燮清:“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
永康吴绛雪,名宗爱,国初才女也。工诗昼,兼有国色。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于闽中,其部将徐尚朝犯永康,宣言曰以绛雪献者免。邑人凶惧,谋行之,以纾难。绛雪遂行,至三十里坑,投崖而死。事越百五、六十年,志乘无徵。吴康甫大令为永康丞,始表章其事,属黄孝廉谱此曲。
曾向秦台泣凤皇,红颜碧葬更悽凉。
春风写入黄荃笔,卅里坑边土尚香。
绮年才调女相如,翰墨留题遍国初。
一掷危崖千古事,眉楼羞杀老尚书。
记昔看山到永嘉,永康城外屡停车。
来迟未遇哦松客,谁与城西访杏花。
离合悲欢任意编,传奇体例想当然。
我今更定瑶华谱,续得佳人命一年。
放花桡、晓峰横黛,晴波摇曳烟柳。
南湖未抵西湖好。
况是采莼时候。
杯在手。
叹曲谱,轮袍空把才名绣。
萍游倦否。
惯京国垂鞭,沧江洗砚,词恨老黄九。

山阳路,戎幕悲凉感旧。
高歌频击铜斗。
杂花满树裙莺乱,归梦已浓于酒。
春渐瘦。
料送得、春归早是人归后。
离亭话久。
问夜火沙河,残阳鱼市,此去几回首。
埽花甃古,扶柳亭欹,销减吟兴。
杏煖饧香,都付玉箫吹冷。
尘幕已迷归燕梦,绿波不照惊鸿影。
怕凭栏,又蹉跎过了,艳阳芳景。

念十载、吴霜点鬓,侧帽闻歌,前时重省。
醉倚金鞭,零落翠钿谁剩。
门外莺声如报客,乱红堆满来时径。
莫句留,渐沙堤、月明人静。
廿四芙蓉明镜展。
怅盈盈、袜罗尘软。
铢衣蹙露,瑶弦汎月,写红兰幽怨。
一抹洞庭波,又惊起、楚天新雁。
桂枝秋老,萍花夜凉,刚人与、碧云远。

北渚遥,南浦晚。
寄瑶华、鲤鱼谁倩。
明珰翠羽,相思那处,是黄陵祠畔。
斑竹锁秋烟,怕难寄、啼红一剪。
跨鸾人去,愁边空剩,数峰青断。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